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唐堪东通讯员热合曼·哈木赛报道)11月13日,在霍城县汇源镇新城村“易慧”蔬菜合作社里,身着工作服的哈西提·亚生江正忙着用气动工具清除泥土、树根、树叶,给大葱装袋。哈斯还提到,他每天可以加工六七百斤大葱,收入在300元左右。
马(左)在田间传授种植知识。霍祖轩供图
蔬菜合作社大葱种植和销售负责人姜告诉记者:“每天都有10多名当地村民在合作社工作。合作社种植的近300亩大葱今年有望达到2000多吨。今天,七八吨大葱将被运到伊宁市的批发市场,带到各县市居民的餐桌上。”
合作社的负责人是新城村的村民马。在村党组织的指导下,马几年前放弃了在乌市收入颇丰的工作,选择回村创业。凭借积累的蔬菜经营经验,在村党组织的帮助下,马成立了“易慧”蔬菜合作社,通过大规模种植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盘活村级闲置土地,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15万元增加到200万元。
近年来,霍城县大力实施“燕归巢”回引计划。通过整合部门资源,建立了政策背导“礼包”,动员引导农民工、企业负责人、文化名人等。反哺家乡建设,促进乡村振兴。马就是这个计划带回来的人才之一。
据霍城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介绍,该县精准选派158名乡镇干部成立10个调查小组,以产业发展和个人意愿为重点,按照专业特长、年龄、外出务工(经商)年限等信息,建立了212名“产业带动型”和567名“创业发展型”人才信息库。
工作人员表示,对于“产业带动”的能人,以村为单位建立了79个“能人服务站”,通过实践培训、技能培训等方式,定期对纳入库管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政治素养和丰富回归能人理念。成立了水果技术、畜牧业、经济作物、农业机械化技术等5个专家服务工作组,匹配53名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指导300余次,不断提高致富技能。针对“创业型、发展型”人才,推行“人才+产业”和“人才+合作社”模式,搭建人才用武平台;积极落实返乡创业人员一次性创业补贴、自主创业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创业“全流程”政策,累计发放扶持资金256.54万元,惠及352人。
四工村一家民宿的一角。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唐堪东摄
王海鹏是霍城县芦草沟镇悠悠B&B的负责人。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的他,看到了旅游带来的乡村振兴前景,于2019年回到家乡芦草沟镇四工村。在村党组织的支持下,王海鹏用自己的院落投资300万元,打造了一个以亲子为主题的高档民宿。目前年收入已超过100万元。王海鹏结合自己建设和经营民宿的经验,借助薰衣草的发展优势,帮助周边4个村民建设民宿,带动22个村民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多元。
“燕归潮”引退计划实施以来,霍城县79个行政村共引退各类人才900余人,其中107名“产业带动型”人才回村,带动群众增收2000多万元,“创业发展型”人才300余人通过“项目引进”、“岗位招聘”等方式,在文化创意旅游、生态农业、教育培训等领域自主创业,打造农村新业态。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霍城县重点项目开工视频,霍城县2021干部任免":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013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