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赚取利息差额,一些私人贷款者以较低的利率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然后以较高的利率转向其他人以获取利润。这种方式可取吗?如果借款人不还钱,这笔钱会以“转贷”的形式归还吗?
从银行贷款给同事
李雷和韩梅梅是同事。由于资金短缺,李雷向韩梅梅借了15万元。韩梅梅立即以4.2%的年利率向银行借款15万元,然后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将这笔钱借给李磊。李磊给韩梅梅开了一张借条,上面写着:“今日向韩梅梅借款15万元,借款期限一年,年利率10%。”
后因李磊未按期还款,韩梅梅诉至法院,要求李磊偿还贷款本金15万元,并按约定支付贷款利息。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韩梅梅提交的银行转账明细、李磊出具的借条及双方的法庭陈述,韩梅梅借给李磊的钱不是他自己的钱,故韩梅梅与李磊之间的民间借贷无效。
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物应当返还,故李磊欠的15万元应当返还。韩梅梅将借款借给他人,违反了法律规定,韩梅梅要求李磊支付利息的请求不予支持。
向金融机构借款用于放贷。
向金融机构借入贷款用于放贷,是指借款人不按照约定的贷款用途使用贷款资金,将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资金贷给他人的行为。
金融机构是指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既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信用卡、“借”、“花”平台套现,再将贷款借给别人,都属于向金融机构放贷。
“贷款转贷款”的识别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借款人在签订借款合同时如能证明出借人仍欠银行贷款,一般可以推定出借人的出借资金属于出借资金。出借人主张其出借的款项不是取自金融机构的,必须对款项来源承担举证责任。
在实践中,应从贷款人的贷款用途、能否区分金融贷款和贷款等方面进一步考察。比如车贷、房贷等消费类、经营性贷款,通常是将贷款资金直接支付给第三方,出借人不直接回笼资金,因此不宜将出借资金认定为贷款资金。
法律风险
第一,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目的是支持生产经营。个人或企业从金融机构提取资金后再借给他人的行为,违反了民间借贷出借人必须有自有资金的标准要求,这种行为会扰乱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金融机构的借款转为贷款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因此,如果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合同中关于利息、违约金、律师费等违约责任的约定也无效。法院只支持借款人主张归还资金占用期间的贷款本息,资金占用期间的利息一般不高于贷款时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牌价(1倍LPR)。
第二,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放贷为目的,借用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高利贷给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日常生活中,亲戚朋友或同事需要借钱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切不可“打肿脸充胖子”。他们必须遵守法律,不冒险,不向别人借钱,不为一时的利益触碰法律的红线。
如果遇到借款纠纷,建议您加入法保网并委托法保网在线法律事务处理,借款前对相关文本进行审批,降低贷款风险;如果欠款收不回来,可以在专业法律事务的指导下做好诉讼前的证据准备,推动诉讼进程。
注:文中人名为化名,引用的案件信息来自中国法院网。
图片来自网络,已删除。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套取银行贷款再转贷给他人违法吗,套取银行贷款如何定性":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198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