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记者、通讯员彭少雄、张报道:庄(男,31岁,广东潮州市人)原是一家自营小额贷款中介公司的老板。他曾经被电信诈骗骗走了有限的资金,但后来他选择用同样的方式把损失的钱赚回来...
近日,广州黄埔警方打掉一个以贷款为名从事电信诈骗的团伙,刑事拘留庄某泽、庄(男,18岁)、陆某成(男,20岁,均为广东省潮州市人)等3名犯罪嫌疑人,缴获一批用于作案的电话卡、银行卡,并对20余起类似案件进行了审理。
被骗开中介公司
2015年初,庄自筹资金成立了小额贷款中介公司,主要是向各类贷款公司介绍潜在客户,成功后从中收取一定的代理费。创业初期,公司业绩一般。庄某泽想用贷款扩大公司规模。
后来,他开始在所谓的商业“圈子”里寻找贷款公司。他注意到一个经常在微信朋友圈“推销贷款广告”的人。对方表示可以帮他小额贷款1-15万,但需要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手机号等信息进行核实,并支付中介费。
他迅速向对方提供了上述信息。过了一会儿,对方说可以申请贷款,但要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取中介费和过账资金,需要告知对方庄手机收到的验证码。他没有想太多,直接发了验证码。
没过多久,庄不仅没有收到所谓的贷款资金,反而收到一条短信,称自己银行卡里的几万元被转走了。他马上给对方打电话,对方已经关机了。
欺骗他人以回到根本
被骗后,庄某泽想到公司一启动就面临倒闭,连续几个晚上失眠。他想报警,但犹豫了:为什么不用同样的方法把钱赚回来?
他先在网上买了一张电话卡,用新的电话号码注册了一个微信号,然后在微信上发布了大量的贷款广告。
3月中旬,黄浦警方接到市民徐的报警。他在微信上看到一个贷款广告,联系了对方。交谈中,对方表示可以帮他做15万以内的小额贷款。之后,徐将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等资料交给对方。因对方称要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资金转账给他,并收取代理费,不明就里的徐也按要求将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发给了对方。不久后,徐某银行卡内6800余元被转走,徐某发现被骗,立即报警。
案发后,黄浦警方成立专案组调查发现,该市多个区已出现数起同类型电信诈骗案件。
这时,庄看到自己靠说话“赚”到了钱,就想扩大自己的“生意”。正好,他的老乡庄和陆某成来找他玩。他们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外面打工。他们没有任何正当的工作,有空经常聚在一起吃喝玩乐。
庄某泽考虑了一会儿,马上把“赚钱”的计划告诉了两人,并拉他们入伙。
三人一拍即合,达成协议:每做一笔“生意”,庄和陆某成各拿20%的利润,归庄某泽所有,此外还要支付必要的费用。
欺骗了全国各地的顾客
随后,三人以庄某泽住处为据点,庄某泽主要负责幕后指挥,庄、陆某成负责诈骗。
人员扩充后,公司的“业务量”也增加了,一次成功可获得2000元至8000元不等的利润。
警方在该公司发现,该公司有几个“账本”,上面有所有“客户”的详细信息。民警对比“账本”,发现被骗的受害人来自全国各地,北京、天津、广东、陕西、江西都有。
经过半年多的专案经营和缜密侦查,警方逐渐锁定了以庄某泽为首的诈骗团伙,并查明该团伙的藏匿地点位于天河区龙洞西街一出租屋内。
11月23日23时许,警方出动大量警力对目标进行包围,将庄、庄、卢某成等3人抓获,缴获作案用手机、电话卡、银行卡等一批。
3人交代以贷款为名多次实施电信诈骗,共非法获利10余万元。
他们交代,他们抓住了一些人急于贷款或者对第三方支付平台不了解的弱点。在获得对方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等重要信息后,以受害人身份为幌子,在网上开通了第三方支付功能。他们一旦拿到受害人的手机验证码,就可以随意转移受害人银行账户里的资金或者用于消费。
警方提醒市民,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任何个人信息,更不要透露个人手机验证码。如果需要申请贷款,可以去正规银行咨询。不要相信网上贴的牛皮广告。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被骗怎么办,贷款被骗亲身经历":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391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