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在四川省扶贫移民局的指导下,四川大学商学院、封面新闻、蚂蚁金服研究院11日发布了国内首份《数字经济如何助力整体扶贫工作》研究报告,以汶川灾区卓有成效的扶贫工作为研究样本。
这份名为《数字经济红利下的脱贫攻坚》的研究报告,首次梳理了数字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研究表明,贫困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已进入普惠阶段。规模越大,当地贫困发生率越低,数字红利正在为脱贫做出重要贡献。
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第三阶段
统计显示,汶川、青川、北川地震灾区平均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25.24%下降到2017年底的3.42%,接近全国3.1%的平均水平。灾区扶贫工作摆脱了5·12地震的影响,十年来成效显著。
这一成绩与数字经济带来的巨大红利密不可分。在汶川灾区,随着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等互联网公司的进入,包括电子商务、非现金支付、数字理财、数字小额信贷在内的数字经济产业应运而生,手机成为基础设施,互联网成为脱贫方式。
汶川灾区的这种变化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报告显示,随着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从2008年的15.2%上升到2017年底的32.9%,全国贫困发生率从18.65%下降到3.1%。
调查组组长、四川省扶贫第三方评估专家梁认为,从汶川灾区样本来看,很多贫困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涵盖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随着互联网普惠的加速,农村信息和物质基础设施逐步建成,电子商务开始出现;二是电子商务的上升阶段,其主要特征包括农村电子商务爆发,各地开始形成一批农村电子商务产业港;三是数字经济的普惠阶段,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开始参与精准扶贫,数字普惠金融开始进入发展期。
电子商务使贫困率下降,非现金提高获得感,数字理财增加财产性收入
报告显示,在数字经济的各种产业模式中,电子商务在各地扶贫过程中发展最为充分,成为贫困地区脱贫的中坚力量。
1988年出生的赵海玲在地震后回到了家乡青川,并将目光投向了农村电子商务。2009年9月,她在赵海玲的淘宝上开了一家网店。几年来,她的小网店逐渐发展成为年销售额千万元的“全球十大网商”,并带领100多名山民走出大山创业致富。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电子商务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弱势群体创业就业、产业扶贫等方面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北川县为例,当地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从2015年的55.01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30亿元,贫困发生率从12.3%下降到4.66%,电子商务对精准扶贫的牵引作用明显。
除了电子商务,正在普及的非现金支付也受到穷人的欢迎。据梁介绍,据研究,非现金交易率每提高10%,可以拉动GDP增长0.5%-0.8%。除了拉动经济增长,非现金支付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带来了便利性的大幅提升。汶川县雁门乡李越村村委会主任说,目前,全村约四分之一的家庭选择支付宝交电费,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满意度和获得感。
数字理财,降低了金融准入门槛,直接让贫困群体分散的资金用于投资,增加财产性收入。以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余额宝为例。该产品为农民增收2840万元。
基于数据和技术的全新信用体系,以及数字小额信贷的出现,为贫困群体脱贫提供了新的金融基础设施,缓解了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一份在灾区进行的调查报告显示,60%的受访者表示曾想过利用数字小额信贷创业或发展产业。
蚂蚁金服董事长井贤栋表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面脱贫的重要推手。据预测,未来三年,随着数字化与人民生活的紧密交织,剩余贫困人口将摆脱贫困,人人都能享受到数字化红利。
梁认为,数字经济革命消除了地区之间的空 margin,让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再偏远,每个地区都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这是贫困地区奋起直追的历史机遇。为了让数字经济更好地帮助脱贫,今后需要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数字经济的认识,重视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震区首份数字经济报告显示:八成受访震区百姓期待小额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468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