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北阳原县农民王艳辉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被当地一家信用社以假名贷款几十万元后,被列入不良信用记录黑名单,对他的生意和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无独有偶,该县另一位农民李也遇到了这样的经历。他被当地一家信用社冒名顶替了几十万元。可笑的是,在这笔“贷款”的申请材料中,李还莫名其妙地加了一个“媳妇”。类似的情况还存在于一家公司的贷款中。贷款材料中的审批日期实际上晚于贷款发放时间,材料中的签字也充满疑点。
膨润土公司的贷款程序受到质疑。
阳原市石岔沟膨润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岔沟膨润土公司)成立于2008年,经营范围为膨润土开采、生产、加工。公司法为杨,出资40万元,股东郭出资10万元。
2015年6月,石岔沟膨润土公司以采矿权为抵押,向襄垣县信用联社贷款800万元购买新设备。
今年10月,阳原膨润土公司股东郭某发现,石岔沟膨润土公司向信用社提交的所有贷款材料,包括董事会(股东大会)决定同意抵押的意见,均由法定代表人杨某签字,而企业主要人员名单及签字样本中只有杨某的签字样本,股东(董事)签字样本一栏为空 white。郭从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官网查询到,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申请贷款时需要提交的基本材料包括公司董事会(股东)成员名单、主要负责人名单、财务负责人名单、身份证件、签字样本等。他认为,当地信用社在审核公司贷款时,应审核借款公司股东的意见或通知股东。
10月24日,阳原县信用联社发函解释,虽然借款人未出具股东会决议,但在没有明确法律规定和公司章程特别规定的情况下,不影响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
郭还发现,石岔沟膨润土公司向信用社业务部门提交的贷款材料中,“信贷业务调查、审批单”中客户部调查意见的签署日期为6月19日,审查部审查意见的签署日期为6月24日,贷款审批单中信贷审批部意见的签署日期也为6月24日。 但信用社与膨润土公司签订《企业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的日期是6月19日,表明贷款业务也是在6月19日。
阳原县信用联社解释,6月30日放款,因为该笔贷款是追加贷款,采矿权有一周时间登记。双方事前已协商沟通,6月18日按规定收到申请后,中途可履行相关手续,符合要求。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官网央行指引中明确规定,在提交贷款申请和贷前调查程序并“同意办理业务”后,方可签订借款合同、质押合同和借款回执。审批和质押实施后,进入贷款发放流程。
一位金融系统的专业人士指出,严谨的贷款审批流程不是闹着玩的,在审批签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
给了这个人50万的假贷款。
最近,阳原县的王艳辉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在银行办业务时,被工作人员告知名字叫贷款逾期,被列入不良信用记录。王艳辉想知道,他明明没有贷款,怎么会被列入黑名单。
年近40岁的王艳辉是阳原县的一位农民。近年来,他经营过餐馆、二手车交易等小生意,但从未贷过款。
2016年冬天,王艳辉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得知自己不仅有贷款,而且有不良信用记录。王艳辉通过查询发现,自己早在2008年就在当地信用社借了别人50万元,而且已经逾期,把王艳辉吓出一身冷汗。
随后,这笔借款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延续至今。在向记者提供的借款材料中,2012年8月和2016年10月的借条显示,借款人借款50万元,为农户贷款,借款单位为阳原县信用合作联社马泉堡信用社,信贷主管为刘。贷款借据上有借款人和贷款单位的签名、指纹和公章。
贷款申请书显示,王艳辉自1998年开始从事毛皮加工,从事该行业已有12年,总资产105.43万元。由于经营规模扩大,流动资金周转困难,我向信用社申请贷款50万元。
借款审批表明确显示“经查,同意发放皮草借款50万元”,调查人为李、刘,日期为2008年12月。
王艳辉的“贷款”是基于位于该县的一处房产。贷款资料中委托的房屋估价报告显示,该房产的委托单位王艳辉估价为804290元,估价单位为阳原XX房地产价格评估有限公司,估价日期为2008年11月25日。本估价报告中的估价依据为“阳房权证Xi字第002516号房屋所有权证”和“阳(2004)字第09-13号国有土地使用证”。估价报告还显示,估价对象位于阳原县西城镇龙泉东路6号,建筑面积338.75平方米,面积233.75平方米。经实地勘察,该建筑基础牢固,地理位置优越。
2017年10月下旬,王艳辉向记者表示,自己从未做过皮毛加工生意,也没有对报道中提到的房产进行过评估,也没有接受过信用社的贷款调查。王艳辉说,这些贷款材料都是严重造假,鉴定报告中的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证也是他人伪造的。
更可笑的是,2014年“借款”申请的共有人金与没有共同财产,且已离婚多年。
“这些借款手续没有一个是我签的,手印也没有一个是我的,也没有房子、皮褥子等资产,都是伪造的。”贷款有严格的审查、调查、审批等程序。真正的贷款人是如何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拿到钱的?王艳辉希望真相能尽快浮出水面。
截止日前,王艳辉名下的这笔贷款本息仍欠约11万元。王艳辉因为假贷款和逾期仍在不良信用记录黑名单中,给他的生意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10月24日,阳原县信用联社回复记者称,事件正在实施取证,待结果明确后予以答复。
被冒名贷款,莫名其妙多个媳妇
前不久,阳原县村民李也遭遇多年假贷款。令人惊讶的是,在贷款申请和调查报告中,一名陌生女子莫名其妙地成了他的“妻子”。
李也没有向信用社借款,但他在当地信用社有两笔借款记录,已逾期,已被列入黑名单。
据媒体报道,李在2006年12月有一笔9万元的借款记录,出借人为“阳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东城信用社”。这笔借款的类型为“短期用户”,借款用途为“皮毛”。
2007年12月,李的借款再次变为12万元,借款类型仍为“农户借款”,用途仍为“皮毛”。贷款人也是阳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东城信用社。
出人意料的是,不仅被冒名贷款,在贷款申请书等材料上,李也是一头雾水,一个叫王的陌生女子莫名其妙成了他的“妻子”。
上述两份申请书及贷款调查报告中,分别有李的签名、指印及“李的印鉴”,但这些材料上的签名并非李的签名,李在材料上也无此手印。李还发现,其冒名贷款事件中,不仅贷款申请书等材料涉嫌造假,而且信用社贷款调查等相关文件,均存在较大疑点。
针对李骗贷一事,记者询问了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对涉案人员的处理情况。阳原县信用联社回复称“此事已处理完毕”。记者向该单位负责人李永刚求证,称“这是保密的,你可以向银监会了解”。
记者发现,银监会2012年发布的《农户贷款管理办法》规定,农村金融机构受理借款人贷款申请后,应当履行尽职调查职责,调查核实贷款申请内容及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评估信用状况、风险和收益,形成调查评估意见。
调查要深入了解借款人的收支、经营情况,以及性格、信用等软信息。严格执行实地调查制度,对借款人及其家庭成员进行访谈,并保留访谈记录,包括文字、图片或视频。
针对上述贷款事项中存在的问题,北京市裴华德泉律师事务所魏亮律师分析,如果假贷款是真的或涉嫌贷款诈骗;伪造身份证、结婚证的,涉嫌伪造身份证、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如果编造资金用途等贷款情况,则涉嫌贷款诈骗。信用社工作人员与上述犯罪嫌疑人相互勾结,或者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或者贷款分散后私自发放贷款,根据不同情况涉嫌相应犯罪。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阳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河北阳原县信用社贷款乱象调查结果":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485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