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孵化器的不断增多,孵化器中的企业也在不断壮大。图为5 空室一家创业公司的办公环境。刘丽琴
即使在十年前,“孵化器”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近年来,随着孵化器数量的不断增加,孵化器中的企业也越来越丰富。孵化器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从“二房东”到“创新推动者”,经历了30年探索发展的孵化器成为“创新沃土”。记者走访广州多家孵化器发现,孵化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新兴技术为孵化器内企业的未来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空。而这一切,孵化器里的企业感受最深。
1“从0到1”的蝴蝶路
“2015年来中创5号空的时候,我们在三楼,只有四个人。”莱设计的创始人第一次来到5 空房间时的情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莱迪的团队成员已经达到60多人,办公地点也从原来的卡位进入加速器。工业设计服务和产业链优化的B2B平台莱迪逐渐发展壮大,得到了业界和资本的认可。
截至2018年1月,平台共有2000多家设计公司,近80%的设计项目成功投放市场,平均客单价2.5万元。平台基于设计公司数据建立算法模型,优化匹配精度,提高交易效率。成立两年的“莱设计”已获得齐富资本、卓实投资、东海投控、海鹏资本等两轮数千万元融资。
曾供职于海尔集团的高朝从青岛来到广州,白手起家创业。现在创业公司实现了B轮融资,5号房空作为孵化器提供的服务真正发挥作用。
“来设计天使轮的投资人是在5号空之间组织的路演中对接的。”高朝告诉记者,由于是5号空在孵化器内部举行的常规路演,与投资人对接后,双方到企业的办公室进一步洽谈,加快了促进投资的效率。
“5号空定期组织的沙龙、资本路演等活动对初创项目非常重要。”高朝说,当时选择来5号房空的原因之一是5号房空可以提供“众创空房间-孵化器-加速器-青年创业社区”的全链条孵化服务。
对于“从零开始设计”这样的初创项目,在发展初期会面临人才、成本、资金甚至对政策的无知等各种问题。孵化器不仅为初创项目的发展提供合适的房间空,还通过其积累的资源促进合作机会,为处于“发展期”的初创项目提供更多养分。
有一定资本基础的孵化器甚至成为初创项目的直接投资者。专注中产资产管理的初创项目菜鸟学院的第一笔投资,来自创客学院和妈妈资本的联合注资。
“没有创客学院,就没有‘金钱鸟学院’。”“菜鸟学院”创始人杨安直言孵化器对其发展的重要性。杨安告诉记者,“财神鸟学院”在成立之初其实就进入了一些创业误区,一度面临发展危机。2015年9月进入创客学院后,不仅进一步学习了创业的方法论,享受了学院提供的孵化服务,还得到了至关重要的第一笔投资。
2“从1到10”的创新裂变
随着孵化器的发展,选择进入孵化器的不仅仅是“弱小”的初创企业。对于已经发展成为“更强马壮”的企业来说,孵化器更像是一个“创业伙伴”。
“企业和园区是共同推进的伙伴。园区成就了企业,企业在园区里再创佳绩。双方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广州松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达”)总经理刘山说。
松达自2014年成立以来,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和ISO认证,客户总数也快速增长。“这是一个专业的新材料科技园,聚集了我们服务的上下游企业和同行,供应商和客户的聚集让我们受益匪浅。”在刘珊珊看来,松大的发展离不开其所在的华南新材料创新园。除了全方位的专业服务,金发科技等龙头企业主导的完整产业链也成为他们的吸引力。
作为国内首个物联网设备自研及云服务平台,吉之云也选择进入5号房空。据吉之云创始人兼CEO黄卓介绍,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物联网开发平台和应用赋能平台,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智能硬件集群之一,并与苹果、亚马逊、微软、阿里、腾讯等创新巨头达成深度合作。到2017年,平台接入的激活智能硬件全球出货量超过1000万台,开发者超过10万人,注册企业用户超过1万人。
为什么更喜欢5号房空?“孵化器是聚集不同创新企业的基地。有了更多的资源,创新企业就会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应’。”在黄卓看来,5号空里有很多种类的企业,打通了孵化器里上下游的关系。创新型企业可以在创新方法上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甚至结合产品,可以走得更远。如今,园区内很多企业都成为了知之云的客户。
基于对园区创业生态的信任,吉之云也已安排旗下独立运营品牌奥福云落户于此。公司依托吉之云在全栈PaaS云平台的技术支持能力,成为专业的无人设备智能运营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园区的创新生态下,奥福云也健康成长,已服务全国1000多家设备用户和品牌客户。其中,在广州、佛山等地,仅娃娃机单品运营行业,奥福云平台接入量已近万台,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3孵化器平台带来创业新想象
经过多年的发展,孵化器已经从“二房东”变成了“创新推动者”和“创业合伙人”。随着新兴产业和高科技的发展,专业孵化器甚至成为推动创新创业的核心动力源。
“金奎大创谷的定位是大健康领域没有围墙的孵化器。”广州金奎大创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奎大创谷”)公共服务总监侯星梅表示,截至2017年底,生态圈已孵化近300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生物医药企业,其中仅在园区注册的就有70家左右。
侯兴美表示,金奎大创谷通过搭建“互联网+”服务平台,以资源共享的形式开放孵化器内部资源平台,帮助被投企业实现发展和提升,不受地域空的限制。在孵企业无论是否进入孵化园,都可以享受到产业资源带来的孵化服务。
广州天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金奎大创谷孵化的企业,目前正通过自身业务服务于生态圈内的企业。"公司最初的一些业务是通过金奎大创谷的沟通实现的."广州天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恩林表示,金奎大创谷投资的很多企业都有高度专业化的进口需求,因此天成医疗为这些企业提供专业化的进口服务,不仅节约了成本,还进一步提高了效率。同时,这些企业对进口模块的开发也很有帮助。"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杨恩林说。
“金奎大创谷已经是孵化器6.0模式。每个企业都是一个独立运作的小星球。可以共享自己的资源,与上下游行业的企业合作。”侯兴梅表示,通过共享孵化发展,金奎大创谷孵化的企业中,有13家企业进入新三板,其中5家完成股改;准备新三板或IPO的公司超过10家。
去年底,由南沙区政府、微软(中国)有限公司、香江集团共同打造的“微软云与移动技术孵化计划——广州云与移动应用孵化平台”——香江独角兽牧场落户南沙。
相比其他孵化器,有微软背书的独角兽牧场可以为创业者和创业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比如微软可以对接的专业技术导师、全球资源、研发成果等。
据介绍,独角兽牧场致力于寻找专注于“云与智慧”八大领域的优秀科技初创团队——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物联网、VR/AR。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孵化器已成功入驻近40家优秀企业。从云科技、马骁智行、科大讯飞、广汽蔚来等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相继入驻。
■观察眼
在校园孵化器里
出学生创客
体验者通过VR眼镜可以看到血管、器官等人体组织,通过数据手套可以操作和选择手术刀等设备对“病人”进行手术。目前,广州达内智谷科技有限公司正在与中山医院、中山大学合作,尝试开展“VR手术模拟”培训。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庄智勇表示:“我们希望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改善见习医生很少有的外科实践机会。”以往手术现场观摩等常规培训形式,操作机会少,效果不理想。相比之下,“VR手术模拟”的培训成本较低,可以提供足够的练习次数,让医生在进行真正的手术之前有足够的“排练”机会。
庄智勇最早想到将VR技术应用于创业,是多年前参加广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举办的一次创业大赛的启发。“现在创业首先想到的就是回母校。”
为引导大学生创业,广州大学于2015年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其三创营众创空室也成为培养“创新、创造、创业”人才、孵化创业项目的大学众创空室。“三创营众创空 room的特点是以公益为基础,提供连锁服务和渐进式的资金支持。”广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王曼思教授说。目前,三创营众创空共有26个孵化团队,其中注册公司13家;孵化团队68个,注册公司42家。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全国突破100家分校。”广州五六点教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六点教育”)CEO王浩兵对今年的发展颇有信心。公司致力于中小学生托管教育培训,目前在广州有12家分公司。
然而,在走向市场的第一步,五六分教育一度面临生存考验。公司成立于2014年,当时王浩冰还是广州大学的学生。孵化初期,公司只专注于托管,因为理念和模式已经过时,发展缓慢。
对此,三创营众创空针对五六分教育召开了两次项目优化打磨会。经过“头脑风暴”,公司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托管教育体系和教育系统集成商的建设上。发展模式优化后,终于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截至2017年10月,五六点教育已获合作企业新投资1000万元,目前正在启动A轮融资。
去年广州大学三创营的众创空规范了孵化标准,达到孵化标准的众创空将被推荐给更高一级的孵化器。五六分教育是成功“毕业”的五个创业团队之一。
如今,新一批来自校园的创新种子正在这里孵化。“我们的透水混凝土,在满足相关承重标准的同时,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透水、抑尘、降噪的功能。”生态混凝土项目组负责人黄文杰希望他们的R&D成果能够借助“三创、一创、一创/Kloc-0”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记者李丹付鹏实习生齐欣)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种子创新创业技术,创业者成长的种子阶段经历的四个环节":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742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