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村道两旁绿树成荫,建筑物的特色房屋错落其间。在碧波荡漾的夏紫湖里,小船悠闲自在,野鸭在水中嬉戏。小龙洞瀑布直下悬崖,带起阵阵水雾,弥漫山谷...走进花垣县城,探访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古镇,看看龙洞瀑布群、古庙河蚩尤景区等景观,常常会有一种你来了就欢喜的感觉。
在风景如画的背后,花垣县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变成了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湖南省县域经济强县。
甜果经济甜了果农的心。
走进麻栗场镇新桥村村民彭志全的幸福梨园,只见整齐的梨树郁郁葱葱。
“蜂蜜梨7月中旬卖,当天摘的基本能卖完。”2014年,彭志全流转了村里150亩土地种植蜜梨。经过几年的努力,果园提前迎来了大丰收。
「水果经济」如何挖掘新业务?除了果园里的常规生意,他还创办了“幸福家庭农场”。
“蜜梨个头大,又脆又甜,汁多,口感好,销量无忧。游客在树下看哪个摘哪个,果园边摘。”彭志全说,由于蜂蜜梨口感好,政府在朋友圈推广。有一段时间,他的梨园火了,游客都开车去他的果园。采摘季,游客络绎不绝。为此,他还特意搭建了一个遮阳棚,让游客在欣赏果园风光的同时,也能品尝到新鲜的水果。
“有些游客成了熟人,来过我们几次。”彭志权介绍。如今,他的“幸福家庭农场”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独立采摘园”。
△蜜梨个头大,脆甜,汁多,味道好,卖得好。图/由受访者提供
“麻栗场镇有水果种植和农家乐两类特色农业,以党员示范模式带动,互助共富带头人带头帮助发展村集体经济。”麻栗场镇副镇长李俊英说,“比如彭志全流转了150多亩土地种植幸福蜜梨,每年支付给群众的土地出让金就有7万多元。互助小组的联系人彭志新、彭清源等人在家庭农场(彭志全的)工作,每户平均年收入3000多元。”
李俊英介绍,根据各村的区域优势,发展集体经济,形成了多种模式。
六斗村吸收了文笔峰村、高登村、排大路村三个薄弱村集资饲养4000对乳鸽,每个村纯收入可达5万元。麻栗场社区带领文笔峰村投资140万元发展蛋鸡养殖,养殖蛋鸡1.5万只,致富期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这就是“强弱互帮”。高登、新桥、建岩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投资600万元建设了养牛基地,可放养600头牛。目前已经购买了80头牛。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80万元。这就是“抱团发展,凝聚力量”。鱼村与湖南发展集团、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等单位对接,在沙克村销售大米和菜籽油,销售额达60.8万元。澎湖村培训了5名农村经纪人,成功对接怀化、长沙等市场,为全县销售辣椒20多万斤。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超过80万元。这就是“与人才对接,共同扩大销售”。
用很大的力气跑出工业加速度
一大早,黄腊村村民马就把自己的“牛娃”放生到了地里,几十头湘西黄牛奋力跑出了黄牛产业发展的“加速度”。
三年来,马的养牛场从最初的10头发展到近百头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成立了养牛专业合作社。他的儿子儿媳也纷纷从外地返乡效仿,合作社直接收入已超过60万元。
“三年前,这很困难。今年以来,该县增加了对我们的投资。现在每户可以免费贷款200万以上300万以下。我们充满信心,所以从今年开始将规模扩大到200到250头左右。”马优香兴奋地说。马的信心来自花垣县养牛的好政策。
3年前,花垣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得知马想扩大养殖规模,主动帮他新建了粪污处理池、干粪棚、污水分流管、污水处理池等基础设施。
在花垣县麻栗场镇高淳黄牛养殖基地,村民吴青芷和他的妻子正在有条不紊地打理基地。有这样的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
村民走上致富路后,有什么措施保证接下来的路会更好更长?当地为黄牛选择保险和贷款,既让养殖户放心,又提高了养殖抗风险能力。
“花垣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还把牛场的黄牛都给了我们,每头牛给我们补贴200元,给我们提供了保障。第一期80头牛,保险公司也给每头牛上了保险,为我们解决了发展养牛业的后顾之忧。”麻栗场镇新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作金说。
潇湘晨报记者张扬伟实习生唐据
新闻线索破频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帮”话题;或者拨打晨报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一园蜜梨缘何两头赚:互助互兴齐接力,花垣县边陲村落焕新颜":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016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