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校园贷触及的法律,校园贷的经典案例

校园贷触及的法律,校园贷的经典案例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亿达债权管理ID:realize361

亿达债权管理,专注债权处置,擅长非诉讼解决,合法高效低成本!投稿热线:253741844@qq.com

本文由深圳商报作者、《亿达债权管理》首席顾问叶首发。

前不久,河南郑州一大学生欠下几十万网贷,无力偿还。他给同学留下悲伤的语音留言,跳楼自杀。人们再次关注近年来在高校蔓延的校园“网贷”。

大学校园是众多商家必争之地的一个前哨。培养大学生的消费习惯,无疑有助于增强他们毕业后对特定品牌产品或特定商家的粘性。每一个电信服务商在开学的时候进入大学校园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相对于电信服务商可能会培养消费习惯,过多、不规范的校园贷产品可能会影响大学生对信贷服务的信心。长此以往,会扭曲他们对信贷产品的认识,让他们对金融行业产生不好的想法。校园贷进入校园,在大学生成长阶段过度消耗金融业的道德资本,最终会损害金融业的整体形象,无异于杀鸡取卵。

这不是危言耸听。

据统计,这两年专门针对大学生的网贷平台有上百家。这些平台专注于消费市场,每年有超过2600万大学生估值1000亿元。但这个估值太乐观了。以各大商业银行信用卡为代表的小额贷款“正规军”早在2009年就彻底退出校园。考虑到校园信用卡坏账增加,风险可能失控,银监会全面叫停了校园信用卡业务,当时的透支额度一般只有1000元。

“正规军”撤退了,但各路网贷组成的“游击队”开始抢占地盘。从几个方面考虑,“游击队”面临的风险只会更大。或者为了堵塞风险,债权成本和道德成本与收益严重不成比例。

首先是放贷程序不严格。小额贷款本身不能过多投入放贷,只能通过APP或者学生代理来办理。审计漏洞太多。上述跳楼的同学也拿到了征信空,就是假借同学的名义借钱,还在几个贷款平台里拆东墙补西墙。因为大部分都是小规模的信用平台,不可能有信用联网,风险尤其难以规避。

二是让没有还款能力的大学生贷款。很多网贷平台标榜无抵押贷款,实际上却相信大学生总会想办法还贷,学校和家长成了他们的信用担保。

最可怕的是,一些小规模的网贷平台资金成本并不低。通过低息甚至免息等噱头放贷后,变相收取管理费和高额滞纳金。出借人使用资金的实际成本堪比高利贷。一些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大学生,还款负担重的话,可能会受到贷款平台的迫害和威胁。这种催款方式直接打击了大学生对贷款业务的正常认知。

在一些海外大学,助学贷款一般仅限于学费,贷款人往往是大学。如果学生毕业后从事公益或公务,收入较低,只要服务社会,大学也可能减免贷款。这种贷款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树立了金融借贷的正面形象。

包括贷款在内的金融产品应具有特定的伦理内涵,体现社会互助精神,实现资本价值,提高消费和生产效率。像一些严重失范的校园贷,诉诸贪婪和欲望,这是赤裸裸的算计。长此以往,破坏了信贷服务在一代大学生心目中的伦理价值。无疑,得不偿失。

结束

微信官方账号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这个微信平台会尽快处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校园贷触及的法律,校园贷的经典案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205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