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方都市报1月6日报道(记者王)虚假贷款诈骗看似可以解燃眉之急,实则是诈骗分子设置的连环陷阱。1月6日,海南省反诈骗中心发布了这两类高发的网贷骗局,希望市民朋友提高警惕。
案例一:谎称银行卡号填写错误需要骗取手续费。
2020年10月27日,乐东夏女士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点击链接下载‘XX借款’App,获得无抵押三年免息贷款。”急需资金周转的夏女士点击下载,安装了该软件。注册、登录、填写个人信息后,该页面显示夏女士申请的3万元贷款已经发放。但夏女士取款时,系统显示银行卡号有误,贷款金额被冻结。客服说需要交15000元的解冻钱,解冻后可以立即提现返还。夏女士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15000元后,发现仍然无法提现。她再次联系客服,对方以“支付违约金”、“购买商业保险”为由,要求夏女士陆续转账7万元。最后对方以交定金为由,让他再次转账。这时,夏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一共损失了8.5万元。
近日,儋州市民卢某收到一条信息:“【农H提醒】您已授权13.6万元无息贷款额度,点击nonge18.cn/exb领取。”陆某点击链接后,客服主动询问陆某贷款额度,陆某表示申请10万元额度。随后,陆某按照客服要求下载了App,并支付了2万元协议担保费。谁知,对方还说贷款资金被冻结,需要交3万元才能解冻。当卢某再次转账3万元时,发现被骗,共损失5万元。
案例二:谎称银行流水不足,需要付费。
2020年9月7日,海口个体户杨因生意周转急需用钱,于是在网上下载了一款名为“蜗牛金融”的App。注册后接到所谓“蜗牛金融”客服的电话,随后对方给杨发来工作证、身份证、公司营业执照、金融机构许可拍照等信息。杨在填写贷款信息时,“工作人员”报告资料已通过初审,但由于杨所在银行缺少流水,需要“刷流水”,向金融机构证明其有还款能力。和平时不同的是,你不需要杨给对方转账,而是对方先给杨转账,再让他转回来。一来二去,杨就服气了。
没过多久,杨接到“工作人员”电话,称需要两次核实身份信息,需要转账28888元,更正后自动退回。出于信任,杨将账号转给了对方。然后,对方又说自己在App上操作超时,导致贷款金额被冻结,需要再转5万元才能解冻账户。至此,杨意识到被骗,共损失28888元。
2020年9月20日,三亚市民小李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贷款短信。她看完之后,点击了消息中的链接,下载安装了“平安X贷”App,并注册成为会员。办理贷款时,客服说小李贷款信誉不够,提出帮他刷银行流水,但要交3000元手续费,小李就按要求把钱转到了对方账户。很快,客服说贷款已经通过审核,但还需要交5000元认证费,小李再次按要求转账。当客服再次让他支付工钱时,小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一共损失了8000元。
操纵分析
第一步:找到诈骗的目标。通过QQ、微信、微博、Tik Tok、短信等发送信息。,打着“无抵押、低息、高额度”的网贷平台旗号招徕“鱼儿”。
第二步:下载贷款App或者打开链接,注册信息。为了让整个贷款过程看起来正规,不法分子还会通过制作app、钓鱼网站等方式走流程,以取得群众的信任,按指示办事。此外,还有“客服”会提示事主注册成为会员,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号等内容(其实就是窃取公民个人信息)。
第三步:各种套路轮番上阵。不法分子在假贷款平台后台更改数据,伪造审批的贷款金额(一般数额较大),以交“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
警方提醒
1.“网贷诈骗”层层包装,照本宣科,一般人很难识别。破解“网贷诈骗”,首先要保护好个人信息,警惕陌生人,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2.如有资金需求,应由有资质的正规财务部门办理。
3.网贷需谨慎。在正规放贷过程中,放贷机构只会对贷款人的个人信用、还款能力或抵押物的估值进行审核,不会索要任何费用。所以,任何人在贷款到账前要求转账,都将被视为诈骗!
4.一旦发现被骗,要注意收集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据,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就近派出所报警。
一张图,让你明白“网贷诈骗”的套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海南儋州贷款网络诈骗案,海南网贷平台":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241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