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民营银行贴现金额快速增长,达到3141.53亿元,成为票据贴现市场的新兴力量。本文将从民营银行的历史沿革入手,分析民营银行为什么选择进入票据贴现市场,采取什么样的业务模式进入。
首先,年轻的私人银行
(一)民营银行的建立
自2014年12月首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开业以来,中国已有19家民营银行。相关信息如下:
(二)民营银行的特征
1.民营银行的重要定位是服务中小企业。
2015年,银监会发布《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民营银行要明确差异化发展战略,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与现有商业银行的互补发展和错位竞争。民营银行要创新发展方式,提高金融市场竞争力,加强对中小企业、“三农”和社区的金融支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不过话说回来,服务中小企业怎么会这么容易?零售客户、大企业客户、中小企业客户三类客户中,性价比最低的是中小企业客户。在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如果没有完善的风控体系,很有可能放出来就不好了。
2.风控系统依赖股东数据资源。
按照股东性质,民营银行主要分为互联网银行和传统银行两大类。互联网银行以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为代表,股东为腾讯和阿里。传统银行的股东是国内优秀的传统行业,如三湘银行、苏宁银行,对应的股东是三一集团、苏宁集团。互联网银行和传统银行都依赖于股东带来的客户流量,他们的风险控制也依赖于股东流量相关的数据。
互联网银行不仅可以利用股东带来大量互联网流量,还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智能风控技术进行放贷。传统银行分为供应链金融和特定区域银行。前者侧重于服务股东所在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群体,后者侧重于服务特定区域的特定客户群体,获取这些特定客户群体的相关数据和信息流,构建风险控制模型。
3.民营银行两极分化
从民营银行的资金来源来看,存款是民营银行成长的最大制约因素。因为“一行一店”的监管政策,只有一个物理网点的民营银行只能靠线上操作和同业负债拉存款。由于监管要求同业负债不得超过总负债的1/3,传统银行资金来源有限,而互联网银行有自己的优势,线上拉存款更容易。
无论从资金来源还是信贷投放的角度,互联网银行的经营优势都明显优于传统银行,从实际情况来看也是如此。2019年民营银行营业收入前三名均为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以148.7亿元的营业收入远超其他民营银行。
二,民营银行进入贴现市场的原因
(一)虽然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但有心无力。
如前所述,民营银行的重要定位是服务中小企业,但现实情况是,民营银行通常是新成立的,缺乏客户积累。现有客户资源主要来自股东。私人银行线下网点较少,因此线上获客和业务拓展是其主要发展方向,这就要求私人银行具备完善的风控体系和充足的企业数据资源,而这是大多数私人银行所不具备的。在经济下行时期,民营银行在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上升和政府要求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这两座大山下,对小微企业贷款确实无能为力,而且民营银行的资金成本也不低。
微众银行近年来营收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微贷”个人贷款的增长。反观主要服务小微企业的浙商银行,即使可以利用阿里巴巴庞大的信息资源,2019年虽然贷款规模大幅增长,但收入几乎没有增长。民营银行的产品其实是参照传统商业银行设计的,特色不强,缺乏竞争力。
(二)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票据贴现是“划算的”。
但是,民营银行毕竟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因此,民营银行选择为中小企业提供票据贴现融资服务。
第一,票据贴现风险极低。因为票据贴现主要是银票,风控程序非常简单,背后的信用是银行信用,贷款不良率极低。
第二,与其他银行相比,私人银行在票据贴现方面有一定优势。私人银行的票据贴现不受地域限制,不需要开户,方式更加灵活。
第三,符合政策导向。2019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加大对小微企业再贴现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小微企业贴现500万元及以下小额票据。
三、私人银行的票据业务模式:“极速贴现”+高周转
那么民营银行应该如何开展票据业务,既服务中小企业,又能给自己带来可观的利润呢?答案是:“快速打折”+高周转。
目前开展“快速贴现”的民营银行有很多,包括富民银行、微众银行、网商银行、蓝海银行、三湘银行等。富民银行是第一家进行“极限折扣”的民营银行,据说也是目前“极限折扣”最大的银行。下面将以富民银行为例,分析私人银行的票据业务模式。
2020年7月9日,富民银行发行一年期同业存单的成本为3.35%(虽然一年期个人存款挂牌利率为2.1%),同期一年期国有银行票据贴现利率为2.67%。如果富民银行以3.27%的成本贴现票据,并在到期时持有,企业就会亏损。同期一年期国有银行票据贴现利率为2.53%。富民银行可以以2.67%的成本贴现票据,再以2.53%的利率贴现,赚取14BP的利差。只要有足够的周转次数,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私人银行真的可以无限周转吗?不是,票据贴现是贷款的一种,需要计提风险资产。3个月以上期限的银票贴现,计提25%风险资产(3个月以内20%)。即使贴了,只要银票还没到期,就要计提风险资产。目前监管对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是不低于10.5%。如果民营银行提供1亿元自有资金,这1亿元自有资金对应的可贴现余额约为40亿元(1/10.5%/25%),也就是说一年可以周转40次,可用收益率为2.67%+40*0.14% ≈ 8.3%。
既然模式可行,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民营银行从哪里拿票?恰好市场上各种票据平台都有,银行和企业,企业和供应链,这些平台都缺银行资金。双方一拍即合,票据平台为私人银行引流提供票源,私人银行向票据平台支付一定比例的佣金。通过以上分析,私人银行“快速贴现”的完整业务模式如下:
第四,私人银行“极速贴现”的本质
民营银行“快贴现”的本质是实现闲置风险资产额度。民营银行由于成立时间不长,手里有一定的资金,但没有足够多的优质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微众、网商、王新等股东资源雄厚的银行除外),导致民营银行要么将资金存放在央行或同业,要么发放一些短期低收益的安全贷款,进一步导致大部分民营银行净资产收益率极低。私人银行有大量闲置的风险资产,“快贴现”利用了这些闲置的风险资产,甚至产生了不低于部分贷款的收益(考虑到不良贷款的可能性)。
富民银行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17%、0.36%、1.73%、6.86%。富民银行的“快速贴现”始于2018年,贴现规模在2019年爆发。票据贴现金额超过1000亿元,约占全部民营银行贴现金额的三分之一;同时,2019年富民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大幅增长,基本可以肯定“极速贴现”对富民银行利润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再现性强+有一定壁垒
在私人银行中,“快速贴现”模式是非常具有可复制性的。任何想做“快速贴现”的私人银行,都可以直接找到市场上已经上线的票据平台。这些平台会很乐意民营银行接入他们的平台,然后民营银行就可以照葫芦画瓢做生意了。
民营银行的“快速贴现”模式存在一些壁垒。什么意思,私人银行可以做,其他银行做不到或者做不到。受限于不能跨地区贴现票据,大部分银行只能在本地区贴现票据,而民营银行由于其互联网属性,则不受此限制。另外,由于“快速贴现”需要和各种票据平台(大部分是票据中介建立的)合作,大银行不屑于和票据中介合作。
第六,未来展望
整体来看,未来采取“极限折扣”的私人银行数量将继续增加,私人银行的折扣金额将进一步扩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着私人银行客户的积累,风控体系的不断完善,私人银行一般贷款业务趋于好转后,贴现额度会有所回落,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民营银行名录,民营银行汇总":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290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