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绿电概念,绿电etf

绿电概念,绿电etf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第一重低估:新能源项目层面roe前低后高,当前报表roe低估了绿电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项目运营初期,需要偿还银行贷款,净资产刚开始折旧,净资产基数较大。因此ROE偏低。在后期贷款还清之后,同时净资产不断折旧,分子变大,分母变小,项目层面ROE不断变大。

第二重低估:实际使用年限大于20年,低估了绿电企业的长远盈利能力

当前风光新能源项目都是假设使用年限20年,实际当前N型电池在20年后的衰减仅有10%,而风机在20年后的发电效率一点也不会下降。只要多用一年就是多赚一年的利润。实际使用25~30年都是有可能的。

第三重低估:新项目滚动开发,企业实际盈利能力大于项目层面EIRR盈利假设。

这一重低估比较绕。

当前项目层面公告的EIRR都是基于杠杆水平不断下降假设前提的。

我们假设某企业就开发了一个项目,1GW。项目贷款15年,使用年限20年。假设当年净利润全部分红。假设项目EIRR10%。在第15年还完贷款之后,企业的报表净资产因为折旧的缘故,已经所剩无几。但是企业的盈利能力一点也没下降。这个时候该企业是一家有息负债为0的现金牛企业。试想实际经营过程中,管理层应该不会傻到,此时不去加杠杆开发其它项目吧?一旦继续加杠杆经营开发其它项目,此时股东的回报必然大于初始的EIRR回报10%。

因此通过新项目的滚动开发,在企业经营层面可以获得大于项目层面的EIRR。此为第三重低估。

关于新能源发电企业度电净利润的思考

1、理论上,一二类地区(三北地区)风光资源好(风光利用小时数高),发电量高,但上网电价低;三四类地区(东部沿海)风光资源差(风光利用小时数低),发电量低,但上网电价高;

在不考虑机型差异、管理差异的情况下,同等IRR的项目,一二类地区的度电净利润低;三四类地区的度电净利润高;

2、同一地区,同等发电量,同等机型;IRR相同的两个项目;如果项目杠杆越高,净利润越高,度电净利润也会越高;

3、同一地区,新机型单瓦造价低,利用小时数高,发电量高,平价或竞价上网;老机型单瓦造价高,利用小时数低,发电量低,补贴电价上网;

新旧机型不同,IRR相同的两个项目;新机型度电净利润低,老机型度电净利润高;

4、其它都相同,IRR越高的项目,度电净利润越高;

结论:

度电净利润与“利用小时数”成反比,与“新机型”占比成反比;

度电净利润与“杠杆水平”成正比,与“项目IRR”成正比;

风力发电依然是暴利的

风力发电站运营为重资产商业模式,电站投资建设需要初始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周期1~2年不等。目前(2022年)一个1GW的风电场,初始投资大约为50亿元人民币。好的风电项目,目前1GW装机一年可以产生税后净利润大概3亿元。如果采用20%的资本金,那么10亿元资本金产生的ROE高达30%,回报惊人。

风电资产在未来20年持续折旧,平时运营维护成本低。下游电网公司结算电费极少拖欠。电站开发一般采用高杠杆融资模式,单一电站的融资比例在70%~80%之间。贷款期限一般在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在投资成本锁定,运维简单,结算及时,电价(基本)锁定的情况下,风力发电回报率非常适合用现金流折现模型来测算。

因为考虑融资后的回报率模型测算较为复杂。我们不妨先来做一个不加杠杆的投资回报模型(假设项目不贷款,全部资金来自股东自有净资产)。

模型假设:风电年利用小时数2200小时;电价0.38元/度;建造成本5000元/千瓦;资本金比例100%;运维费用100元/千瓦·年;折旧期限20年;

(注:图片仅展示10年,实际运营20年)

通过自由现金流折现,可以看到项目全投资的IRR回报率高达10.6%。这是在没有任何融资杠杆的情况下实现的。在加杠杆之后,项目的ROE可以做到30%以上。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会分析项目当前数据假设的合理性,以及如何一个看似不到11%回报的项目,为何国营资本趋之若鹜,以及它背后隐含的暴利基因

资本金收益率(EIRR)假象

在很多电力企业的业绩会上,管理层经常会向投资人披露一个数据:投资项目的资本金内部收益率EIRR。这是在全投资收益率(IRR)的基础上,考虑了融资杠杆之后的资本金的回报率。比如有些企业会要求EIRR大于10%,有些会要求大于7.5%,有些企业会说EIRR大于6%项目就可以做,而有些企业则会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披露该项数据。

不论如何很少有企业会向投资人披露IRR。投资人知道一家企业EIRR的概率更高。但是本小节我想给大家强调的是:不同企业间的EIRR是无法横向比较的,而IRR是可以横向比较的。但是IRR又很难获得,这不免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为什么不同企业的EIRR不可横向比较?懂得了EIRR的推导原理,自然就懂得了EIRR不可横向比较的原因。但现实中很少有投资人接触到绿电项目EIRR测算的模型,如果有兴趣学习的朋友,不妨耐心看看我的模型:

情形假设一:资本金比例20%,贷款利率3.5%,10年等额本息还款,20年折旧;

情形假设二:资本金比例25%,贷款利率4.0%,10年等额本息还款,20年折旧;

情形假设三:资本金比例33%,贷款利率5%,10年等额本息还款,20年折旧;

在上面三种假设中,我只是修改了不同的贷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在IRR不变的情况下,EIRR就出现了21.8%,21%,16.1%三种不同的情况,高低数值差了5.7个百分点。差异巨大。更何况还款年限我们还没修改(统一用了十年等额本息);折旧年限也没改(统一用了20年)。我知道有些光伏项目在达不到EIRR6%回报率底线的情况下,修改折旧年限到25年,回报率就可以轻松过关(超过6%)。

在了解了这些之后,你是否相信你听到的绿电项目内部投资收益率(EIRR)都是假象了吗?不同企业之间的EIRR无法横向比较。你听到的A项目的EIRR高于B项目的EIRR,真实的回报率不一定是A大于B。

但无论如何EIRR还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尤其在国企内部,这种可研报告通过的EIRR测算大概率是可以实现的。

既然EIRR不能横向比较,只能内部参考。那么如何才能对比不同绿电企业间优劣呢?

商业模式越迁,从“高杠杆”到“现金牛”

a.第一性原理理解绿电的商业模式越迁

由于本小结要阐述的会计内容过于复杂。不妨先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来看一看绿电单体项目的商业模式。

假设我们50亿元投资了一个风力发电场项目,股东自有资金10亿,贷款40亿。在项目初期我们加了4倍的杠杆(资产负债率80%),贷款期限十年,等额本息还款。项目每年的上网电量基本相等,营业收入也基本相等。项目初期会偿还一部分银行借款利息,所以初期的净利润会略低一些,后面随着贷款本金的逐年减少,所需要偿还的利息也会降低,所以净利润会逐年增加。在第十年末,贷款本息已经全部还清。这个时候该风电项目已经变成一个无有息负债经营的“现金奶牛项目”,且净利润在后续无负债经营的十年中稳定释放,并不会衰减。

从初期资产负债率80%的高杠杆生意,到后期摇身一变成为无负债经营的现金牛生意,企业的负债率越来越低,抵御风险的能力越来越强,安全性越来越高。这种乌鸡变凤凰,鲤鱼跃龙门式的商业模式越迁是大部分投资人所忽略的。

b.观察项目净资产和ROE的变化

在这种商业模式越迁过程中,项目的资产、负债、净利润以及ROE发生了怎么的变化,我们从模型来直观观察一下:

项目基本假设:项目造价5000元/千瓦;资本金比例20%;贷款利率3.5%;十年等额本息还款;含税销售电价0.38元/度;年利用小时数2200小时;项目当年净利润100%分红。

整个绿电项目运营20年期间的基础数据(限于展示需要,部分数据隐藏未展示)如上面两张图(第一张图展示第1~10年数据,第二张表展示第11~20年数据)所示:

我们先来看项目资产的变化,以容量1000瓦项目为例:项目固定资产从第一年初的5000元,逐年折旧降低到第20年末的221元剩余残值(残值为不含税初始投资的5%)。项目折旧产生的现金资产(这部分不是利润,是还完贷款本息后的折旧净现金流)从第一年的-35元,逐渐增加到第20年末的779元。在扣除有息负债后可以发现企业的净资产始终保持在1000元。

再来看项目税后净利润的变化,前十年税后净利润从253元左右逐步攀升到318元,从第11年开始(已偿还完借款本息)维持在331元直到第20年。

最后再来看项目的ROE。ROE=税后净利润/净资产。我们的模型假设项目每年的净利润100%分红。因为项目的净资产始终维持在1000元不变,因此可以观察到项目的ROE从开始的25%附近,逐步攀升到第11年的33.1%,之后维持不变。

c.折旧净现金流分析

在第一段思考了绿电商业模式越迁和观察了第二段模型展示之后,我再把分析难度上升一个层次,来思考一下,这20年项目经营过程中的折旧净现金流。

还是从第一性原理出发,一个风电场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在运营第一年初已经完成。后续的少量维护运营全部计入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从第一年末开始,理论上在第20年末项目的固定资产会变成一堆废铁(假设无残值)。但是第20年末项目的净资产并不等于0,而是在这20年间将项目的初始1000元资本金固定资产,逐步转化成了1000元在手现金。因为我们假设每年的项目净利润100%全部分红,但是我们没有将折旧现金流分红,因此这部分折旧现金流在偿还完项目贷款本息后,留存在了项目公司账上,以现金的形式存在。

或者你可以理解为在第20年末,我们的风电场已经变成一个:固定资产为0,账面现金为1000元,无有息负债,一年净利润为331元的超级现金奶牛公司。(在上面的模型中,我们假设固定资产有5%的残值没有折旧,因此在模型最后一年项目公司的固定资产为221元,在手现金为779元,净资产还是1000元。)

在叠加了折旧净现金流后,我们的绿电商业模式越迁更加完美,它已经完美到用一堆账面现金,产生出了另一堆账面净利润,无任何其它账面资产和负债。而这一切在开始的时候是难以想象的。这就好比你抬头仰望星空,一开始你看到的是点点白光,当你用高倍射电望远镜去探索,你看到了美轮美奂的创生之柱

单体项目ROE也是假象

很遗憾,你看到的绿电单体项目的ROE也是假象。

第一重假象

同样的道理,因为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资本金比例的扰动,单体项目的ROE依然是处于不确定的叠加态。只有项目的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资本金比例确定之后,单体项目的ROE才能成为确定的本征态。

下面我们在其它所有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重点调整还款期限一个参数,来看一下同一个单体项目在还款期限不同情况下的ROE变化。

(上图为10年等额本息还款)

(上图为15年等额本息还款)

(上图为20年等额本息还款)

可以看到同一个单体项目,在还款期限为10年时,其平均ROE为30.5%;在还款期限为15年时,其平均ROE为28.9%;在还款期限为20年时,其平均ROE为27.3%。

同一个项目,等额本息借款期限10年延长到20年,其单体项目ROE竟然从30.5%降到27.3%。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原因有两点:

第一是因为还款期限加长后,占用银行贷款本金的时间增加。因此需要归还更多的银行贷款利息。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还款利息的增加,自然导致净利润的下降。在项目净资产始终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项目ROE自然就降低了。这是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折旧产生的现金资产”的“浪费”。

我们在第三篇章假设了单体项目每年净利润100%分红,但是净资产不能分掉。而净资产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折旧的,折旧现金流带来了账面现金。归属股东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总固定资产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后)=账面净现金的增加。账面现金不能分掉,它是躺在单体项目账上做无用功的。我们来详细观察一下三种假设下,单体项目账面净现金的变化。

(上图为10年等额本息还款)

(上图为15年等额本息还款)

(上图为20年等额本息还款)

实际上在“10年等额本息还款”模式下,“折旧产生的现金资产”在大部分年份都是负数(仅在最后4年为正数)。这种情况说明,大部分年份项目公司将净利润100%分红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账面现金不足以100%分红。

而在“20年等额本息还款”模式下,“折旧产生的现金资产”在所有年份都是正数。这些现金没有分掉,一直躺在项目公司账上睡大觉。这也拉低了项目公司应有的盈利能力。

然而实际经营过程中,这两种结果都可以出现,也都可以不出现。单体项目公司层面的变化,在合并报表的总公司层面有很多种实际处理方法。如果将经营一个单体绿电项目比喻成种一棵树。而从集团公司层面看,我们就是在不断重复种树与砍树的过程。而且我们拥有的是一片森林,而不是一棵树。

奇怪的现象

在本篇的前三张图中你还可以看到EIRR和ROE的奇怪变化。

在10年等额本息假设下,项目的EIRR为21.8%,项目的ROE为30.5%;

在15年等额本息假设下,项目的EIRR为31.9%,项目的ROE为28.9%;

在20年等额本息假设下,项目的EIRR为39.0%,项目的ROE为27.3%;

也就是说:项目的EIRR跟贷款期限呈正比,项目的ROE跟贷款期限呈反比。

这是因为从EIRR角度看,贷款期限拉长后,每年需要偿还的本金和利息降低,每年还本付息后的自由现金流增加,其折现后的EIRR自然也就增大了。

而从ROE的角度看,贷款期限拉长后,每年的付贷款利息前利润是不变的,但是每年需要偿还的利息却增加了,所以每年的净利润就减少了,ROE自然也变小了。

是不是很魔幻

全投资IRR具有普遍比较意义

如果不对融资扰动因素加以限定,EIRR和ROE是无法在不同项目间相互比较的,甚至EIRR和ROE在同一个项目自身也是变化的。因此单体项目的EIRR和ROE也仅有参考意义。

那有没有什么指标是具有普遍的比较意义呢?有。在不考虑融资情况下的项目全投资IRR是具有普遍比较意义的。

影响一个项目全投资IRR的主要因素有:项目年平均利用小时、项目平均上网电价、项目总投资成本、项目年平均运维成本等。不同的绿电项目在上述四个纬度有较大的差异(这个我们后面再展开论述),而这四个纬度的优劣恰好最终反映在项目的全投资IRR上。

熟悉绿电投资的朋友应该知道,目前一个绿电项目其全投资IRR大于6%已经不错了;如果能超过8%,那就是重点争抢的目标了;如果超过10%那就属于前面四篇我们论述的暴利项目范畴了。

杠杆投资是行业的基本属性

但是对投资人来说,6%的投资回报显然是不满足的,10%的投资回报也略显单薄。绿电投资企业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借用资本的力量,通过融资加杠杆来放大投资回报成了这个行业的基本属性

我会在 公众号:海涵财经 每天更新最新的医疗新基建、一体化压铸、 汽车智能化,激光雷达,HUD,车规芯片,空气悬挂、L3级智能驾驶、PET铜箔,纳电池,800V高压,光伏HJT、TOPCON、钙钛矿、光伏XBC、BIPV、IGBT芯片、碳化硅SIC、CTP/CTC/CTB电池、4680电池、工业母机、海风柔直高压、新能源车高压快充、高镍三元、碳纤维、PET铝箔、PET铜箔、空气源热泵、新材料、中药创新药、中药配方颗粒、乡村振兴、锂矿、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抗原检测、绿电运营等最新题材热点挖掘,未来属于高预期差的结构性市场,把握核心赛道以及个股的内在价值逻辑预期差才是根本所在。

— END —

先赞后看,养成习惯

免责声明: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仅用做交流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绿电概念,绿电etf":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373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