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银行工作人员在机场等公共场所为台胞提供金融服务。
2020年7月,健林家居在上交所上市。(资料图片)
TPV生产车间的一角
东南网7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陈梦洁)海峡两岸一家亲,闽台是近亲。福建与台湾省一江之隔,数以万计的台资企业在八闽发展。2018年2月,大陆颁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31条措施”),努力为台企台胞提供与大陆企业和大陆同胞同等待遇。
五年来,一系列惠台惠民政策措施陆续出台,日臻完善。所得税减免、R&D设备费用补贴、技术改造项目设备投资补贴、支持符合条件的台企上市...台商形容这些政策措施是“真金白银”,台企享受同等待遇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获得感和融入感更强。五年来,福建还出台了一系列金融领域对台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有效缓解了台企融资难题,为台湾同胞提供了便捷、专业的金融服务,促进了两岸金融业融合发展。去年福建利用台资逆势增长,全省新设台资企业1448家,占大陆新设台资企业近四分之一。合同利用台资44.32亿美元,同比增长44%。福建作为台胞台企第一家园的磁吸效应进一步凸显。
赋能台企高质量发展
近日,第七届中国工业奖获奖名单揭晓。TPV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捷科技”)荣获中国工业奖。20世纪90年代初,“冠捷科技”落户福清乔蓉经济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显示器和电视机智能制造商。中国工业奖是中国大陆工业领域的最高奖项,今年也是中国大陆的台企首次参与申请评审。该奖项标志着冠捷科技在自主创新转型升级中发挥了突出的导向作用。
在今年2月国台办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朱凤莲表示,在支持台企发展方面,积极支持台企参与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项目。TPV是其中之一。
“31条措施”出台5年来,台企在参与重大行动计划和R&D项目、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获得了许多机遇和实实在在的利益。冠捷科技等多家台企设立国家级或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2019年,厦门和泉州设立了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
2022年,知名女装企业厦门信和股份有限公司R&D设计中心大楼竣工投入使用。R&D设计中心整合了公司总部和R&D设计的管理,它的投产为公司实现新的跨越提供了重要支撑。
“31条措施”提出支持台商在大陆投资设立地区总部和R&D、设计中心,并相应享受税收、投资等相关扶持政策。作为受益者,信和股份副总经理朱晓峰表示,R&D和设计中心大楼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为公司持续引进高端人才预留了空空间。近年来,新河股份不断推进数字化应用和信息化改革,智能切割机、现代化模板机、顶升机器人相继投入使用,不断以科技实力赋能品牌,实现了科技与时尚的深度融合。
中华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吴家英表示,“31条措施”为台企发展带来了实惠和帮助。现在大陆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台资企业迎来新机遇,为闽台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
帮助台企登陆资本市场
近年来,福建大力支持闽台企业积极登陆资本市场。截至目前,已有华映科技、华茂科技、民灿坤B、建林家园、厦银、信和、陈展光电、东亚机械等8家台湾企业在a股上市。此外,福建继续推进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台资板”建设。截至今年6月,已有4487家台企在“台资板”挂牌,实现融资23.08亿元。在大陆资本市场上市正成为台湾企业的新趋势。“台胞和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大陆投融资环境越来越好。”全国台企联会长李说。
厦门建林健康家居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建林家居总裁陈代华告诉记者,改革开放40年来,内地资本市场日益完善。建林家居通过a股上市增强了企业的资本实力,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商用智能互动显示设备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陈展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上市后,公司在业务产品布局、技术研发创新、客户开发维护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拓展产品终端应用领域。
厦门台商协会会长韩英焕于1991年创办厦门东亚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成立空空气压缩机专业制造商。产品畅销国内外,已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2021年,东亚机械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韩英焕表示,上市使公司的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今年,公司在厦门桐乡高辛工业园投资32万平方米,资金投入15亿元。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后,公司年收入可翻倍至30亿元。
韩英焕非常看好内地市场。「内地经济整体向好的趋势继续巩固。随着大陆资本市场的完善,许多台湾公司渴望在大陆上市。我们对在内地发展充满信心。”韩英焕说。
两岸金融融合正当其时
作为台胞台企落地的第一个家,福建5年来在金融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立了中国大陆首家两岸合资消费金融公司金美辛消费金融公司、中国大陆首家两岸合资证券公司金元统一证券;在福建重要金融基础设施“金富云”平台上开设“对台金融服务专区”,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将在福建工作创业的台湾同胞纳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范围;设立大陆首个省级涉台金融纠纷解决服务中心...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缓解了台企融资难问题,为台湾同胞提供了便捷、专业的金融服务,促进了两岸金融业的融合发展。
2019年3月,杨哲安等16名台胞从台商手中接过金融信用证书。他告诉记者,由于信用信息不对称,台商和台胞只能享受银行的小额贷款。凭此信用证,他们将享受到提高信用额度、简化业务手续等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已实现全省覆盖。共有435名台湾同胞和266家台湾企业获得信用证书,获得信贷174亿元。
台胞异地业务办理一直是台胞的难题。如今,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小程序等渠道,闽台台胞可享受网上预约申请银行开户、网上直接办理专属信用卡等诸多便捷服务。厦门银行实现了为台湾客户更新预留证件有效期、验证法人意愿等远程服务,极大提升了台湾客户异地办理业务的体验。厦门银行还推出了中国大陆首个网上工资汇款产品“工资快汇”;金元统一证券在中国大陆率先实现台港澳自然人网上开户,让台港澳同胞足不出户就能办理网上开户业务。
福建还在中国大陆率先推出台湾省信用查询服务,引导金融机构通过福建尚品征信有限公司查询台湾同胞和企业的信用信息..尚品征信副总裁罗志超表示,通过与台湾省中华征信所的全面合作,尚品征信不仅为台湾同胞和企业提供征信产品和服务,还有助于深化两岸信用大数据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完善双方的产品体系和服务模式。截至6月底,我省累计提供台胞信用查询服务3.75万次,台企信用查询服务1.27万次。
目前,我省有26家台资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机构,在中国大陆位居前列。许多台资银行与福建同行合作,通过银团贷款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去年,由厦门银行牵头的首笔台企银团贷款成功签约,多家台资银行共同牵头或参与贷款,贷款总额9亿元。台湾省合库银行苏州高新支行信贷部副主任姚表示,通过参与银团案例,合库银行可以快速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小微企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参与辛迪加案例,合库银行与内地同行的合作得到加强,为其提供了更多服务本地企业的机会。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磁吸产品,磁吸装置":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663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