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切发生之前,洪波过着体面的生活。他学历不高,高中辍学去深圳打工。几年后,他回到家乡,经人介绍找了一份运动品牌导购的工作。后来,他被提升为地区主管。洪波的妻子在老家的一家三级医院做护士,他们两个人的月总收入最多也就9000元,在当地算是平均水平。
转折点发生在2019年。洪波的妻子要分娩了。常规检查时,医生发现她前置胎盘,需要剖腹产,这对洪波来说是一笔突如其来的额外费用。
可惜因为结婚,夫妻俩几乎把积蓄都用光了,手头只有不到4000块钱。洪波是个孤儿,岳父岳母住在农村,条件有限,也无能为力。洪波直到在手机浏览器下看到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广告,才知道钱从哪里来。
洪波决定相信新事物。联系上对方工作人员后,洪波花了一个小时,从居住地赶到海口的金融公司线下门店,完成了自己在互联网平台的第一笔贷款——2万元,分18期还款,每期还款1672元。
第13个月,洪波的公司业绩下滑,妻子哺乳期无法上夜班,导致全家收入减少。此外,他们还有一个孩子要抚养。看到家庭支出余额难以支付分期还款,洪波也很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不想让它有污点,于是又开始找钱。
这次在他的微信朋友圈,洪波看到有人转发了一个现金贷平台的广告,让他动了心。
什么是现金贷平台?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有一个暂定概念:平台以“信用贷”、“消费贷”的形式直接向借款人发放现金,放款时间短,放款期限在半年以内。现金贷平台最大的优势是无抵押、无担保、无消费场景、不指定借款用途。
洪波立刻被现金贷吸引。这个操作就简单多了。他只在App上填写了自己的身份信息和紧急联系方式。注册一小时后,平台会放款。他借了1000元,14天去了850元。但是14天过去了,洪波的月工资还没有发。平台催收人员提醒:“找资金周转。”
洪波通过手机的应用商城搜索贷款平台。这些平台几乎没有门槛,只要填写资料就会放款。为了还钱,洪波当天从1000元申请了两笔贷款,拿到了1700元。他在某平台贷款的1000元里投进去后,手里只剩下700元。
其实现金贷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从2014年开始,国外的发薪日贷款模式(一至两周的短期贷款,借款人承诺在支付工资后偿还)被带到了中国。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大数据风控的应用,现金贷在国内开始野蛮生长。《中国现金贷发展报告》也指出,预计有近200万现金贷借款人长期借款,其中一个月内有近50万借款人在10个以上平台借款。
对于借款人来说,命门就是平台手中的“通讯录”。通讯录是借款人注册借款平台时授权的平台读取的。用户在注册很多现金贷平台时,需要提供父母的手机号码、紧急联系人的手机号码和手机通讯录的半年明细,以及自己的手机服务秘密。“这是用隐私换配额。”
网贷行业第三方机构网贷田燕副总裁潘表示,“现金贷平台往往打着无需征信、秒批、秒贷的口号,没有风控或者外包风控,这也使得平台的坏账率非常高。在高坏账率之前,现金贷平台要想生存,一是靠高利率覆盖高坏账,二是靠贷后催收。”
而当借款催款单收到最后一步——爆通讯录时,就意味着债务人欠款的秘密将无所遁形。洪波的通讯录自然被爆了。
因为洪波公司的疯狂骚扰,他被开除了。洪波找了两份新工作,做了三份兼职。就这样,洪波的心情平静了:他怕被亲友知道,亲友也知道:他怕丢了工作,工作真的丢了。他觉得无所谓。现在,他最受不了的是催收人员对亲友的辱骂和咒骂。
所有借款人都梦想还清债务,网贷圈称之为“上岸”。但是,成功“落地”并不容易。
为了给债务人找个说话的地方,投资人陈愉率先成立了一个名为“网贷债务对账”的微信群。他觉得:“因为这钱毁了一个人的一生,太不值了。”在小组中,陈愉和一些企业家和志愿者将向债务人提供建议,并在必要时给予他们经济帮助。
入群的新人经常会问“怎么办”“我坚持不下去了”。群友们一边咒骂平台的收藏,一边互相欢呼。痛苦和愤怒,绝望和希望,没有出路的迷茫和最终找到出路的决心,在群体中诡异地交织在一起。有时候气氛变得很高。
有一天,一群朋友分享了一张图片,上面写着“23日召开清理整顿网络小额贷款会议”。很多人预计,多头借款人和现金贷平台角力的最后时刻即将到来,大部分现金贷平台可能会倒闭。第二天,确实召开了相关会议,但没有公布明确的政策。
几天后,银监会相关人士首次解释了现金贷整治的原则:目前各地已禁止新设互联网小贷机构,对现有的现金贷机构和业务进行集中规范整治。之后,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新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正式发布,指出各类机构以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向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当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禁止发放或撮合违反法律有关利率规定的贷款。这一新规特别强调,各类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不得以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手段催收贷款。
短暂的欣快过后,“网贷债务结算”组的债务人发现,事情并没有马上好转。后来有人在群里说,催收人员该怎么冲,或者怎么冲。
现在,洪波唯一的想法就是打工,还钱,上岸。他列出的时间表是“三年”,先还金融机构的钱,再还人情债,最后还现金贷平台。这次摔倒后,洪波意识到自己可以同时做五份工作。他还想以后按揭买房,给一岁半的儿子做个榜样——爸爸摔倒了,还能站起来。如果能“上岸”,洪波发誓:“我再也不借钱了,不管有多难。”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网贷害苦了我,网贷坑害了一代年轻人":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732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