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为什么红杉资本作为全球最大的VC(风险投资机构)之一,此时却“三分天下”?
6月6日晚间,红杉中国官微发布了《致红杉中国成员企业创始人的一封信》,宣布红杉资本将分拆美国、欧洲、中国和印度/东南亚的本土基金,进行各自完全独立的运营,并于2024年3月31日前完成。
红杉资本1972年诞生于美国。通过投资1000多家技术特色鲜明、高成长、高发展潜力的企业,成为具有行业风向标影响力的投资机构,被称为“企业家背后的企业家”。到2022年,该公司管理的资产约为8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60亿元。
在2023年胡润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榜单中,红杉资本凭借投资238家独角兽企业,再次成为全球最成功的独角兽投资机构,遥遥领先老虎全球基金、软银等知名机构。正是因为其巨大的影响力,红杉资本的分拆也在投资界引起了不小的热议。
其实这次分拆并不是突发事件,而是红杉资本酝酿已久的业务重组。正如红杉资本主要合伙人、红杉中国创始人沈南鹏对媒体所说,“现在红杉不同实体之间的相似性少了很多,关于拆分业务的讨论已经持续了两三年了。”
拆分后,红杉资本原有的三大板块不仅名称会有所调整,投资的重点也会大不相同。
其中,红杉美国和欧洲将继续使用红杉资本的品牌,红杉中国将继续使用红杉的中文品牌名称,但将使用“红山”作为其英文名称,红杉印度/东南亚将更名为“Peak XV Partners”。一位知情人士告诉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红杉中国已经将其投资战略分散到多个基金,而红杉的美国和欧洲业务已经重组,专注于红杉资本基金。红杉印度/东南亚高度专注于早期创始人的挖掘和培养。”
至于拆分的原因,红杉的解释是,各区域更深层次的本地化使得部分后台功能的全球集中运营模式逐渐成为负担。随着红杉不同区域投资企业的国际化,以及全球竞争的加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竞争,而红杉在所有区域共享同一个品牌,会给创始人和成员企业带来困扰。
至于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拆分,可能和红杉中国的快速成长有关。虽然红杉中国近年来为红杉资本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但利益分配问题日益凸显。拆分后,红杉中国将不再与红杉欧洲和美国分享利润。
红杉在信中透露,经过18年的发展,红杉中国的投资方向更加广泛和多元化。得益于中国市场的机遇,红杉中国成立了新基础设施基金,投资中国新经济产业的基础设施,并在近几年发展了M&A投资。红杉中国的这些独特业务,使其突破了传统风险投资的定义,成为一家业务多元化的投资机构。
根据《福布斯》5月份的报道,红杉中国持有字节跳动10%的股份,仅这项投资的潜在价值就高达数百亿美元。此外,前期投资美团和大众点评近200倍的浮盈,让红杉中国赚得盆满钵满。据《证券时报》报道,红杉中国管理着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投资了900多个项目。
另一方面,罗洛夫·博塔(Roelof Botha)接手红杉美国高层后,推出的“红杉基金”受到美股的重创,业绩不尽如人意。随后在今年3月,硅谷银行的突然“死亡”让作为其大客户的红杉美国也经历了一次考验。
实际上,在沈南鹏的带领下,红杉中国已经有了本土化的投资和管理模式,在商业模式和理念上形成了红杉中国独特的体系,因此需要独立运营才能发挥更大的优势。再加上国内的融资环境,国有资金正成为LP越来越重要的来源。基于中国的基本情况放弃红杉中国作为外资,也将更有利于其未来的发展。
02.沈南鹏将带领红杉走向何方?红杉中国的掌门人沈南鹏是投资界的“天才”。
沈南鹏,196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曾在花旗银行、雷曼兄弟亚洲和德意志银行中国工作。后来,他联合创办了Ctrip.com和如家快捷酒店,两家公司仅用了四年时间就登陆纳斯达克。2005年,沈南鹏创立红杉中国,续写造富传奇。
在不久前发布的《福布斯》2023年全球最佳风险投资人榜单中,沈南鹏凭借对美团、拼多多和字节跳动的投资第四次荣登榜首,这也是他第12次上榜,第四次获奖。此前,沈南鹏已经连续三年(2018-2020)成为最佳风险投资人,也是自2012年上市以来连续九年排名最高的中国投资人。
红杉中国官网显示,除了上述投资各自赛道的巨头外,还有阿里巴巴、Debon、德邦物流、诺亚财富、DJI创新、比亚迪、蔚来、高德、Aauto Quicker、货拉拉、唯品会、华大基因、聚美优品、奇虎360、ZTO运通等知名企业。
事实上,沈南鹏和红杉中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自于“早投资、小投资”的战略。通过对行业趋势的前瞻性判断,选择最有投资机会的领域,及早布局,而不是后期花大价钱进行战略投资。据统计,红杉中国在A轮之前(包括A轮)投资了所有领域的一半以上。
而且红杉中国的投资逻辑经历了整体赛道-重点赛道-重点赛道中的细分赛道三个阶段的渐变。通过更精细地划分广阔的投资领域,可以帮助其更准确地提前判断下一轮热情。此外,注重投后管理也使红杉中国能够及时发现风险,与被投企业共同成长,并给予后续战略指导,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除了科技行业,红杉中国的主要投资领域还包括医疗健康和传统消费赛道。随着新赛道的不断出现,红杉中国也开始在这些新领域发力。在此前的一次公开演讲中,沈南鹏透露,“近年来,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等硬科技项目已经超过红杉中国投资组合的80%”。
据红杉中国合伙人周奎介绍,红杉中国未来将沿着三个框架捕捉新趋势,即低碳、云/端结构演进和工业数字化。
周逵解释说,“传统能源是资源驱动,新能源是创新驱动,发电、储能、应用各个环节都在通过科技提高效率,所以我们会关注现有产业能力的释放和新能源的创新进步。关于云/端结构的演进,虽然世界上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和巨变,但通信革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步伐并没有停止。我们看到了核心软件和芯片的机会,也看到了原有信息产业机构的机会。逐步重组。”
作者|冯
编辑|韩
运营|刘山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红杉资本有多强大,红杉资本?":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766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