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经记者张喜伟肖乐每经编辑贾云可
市场追捧的网络小贷迎来监管急刹车。11月21日,全国商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证实,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当日下发紧急文件,要求立即暂停网络小贷公司审批。据第一消费金融统计,截至2017年11月6日,市场上的网络小贷牌照已达242张。
广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宋芳对全国商报记者表示,看起来监管叫停现金贷的决心很大。目前互联网现金贷有持续蔓延的迹象,同时各省批准互联网小贷跨区域经营也一直存在争议。现在是停止的时候了。他进一步分析,现金贷业务肯定会被整治。
网络小贷牌照急刹车
记者获得的这份名为《关干立即暂停设立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显示,近年来,部分地区陆续批准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或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部分机构开展的“现金贷”业务存在较大风险。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商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办公室,从即日起,各级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不得新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禁止新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事实上,网络小贷牌照收紧的迹象已经出现。今年2月,银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俊峰指出,基于互联网发展跨区域小贷业务存在一定风险。银监会正在研究关于网络小额贷款的指导意见,建议各地在出台全国性的指导意见和办法之前,要慎重审批立项。
人人聚财CEO徐建文向《全国商报》记者指出,过去网络小贷的资质和条件没有统一标准甚至明确限制,由各地金融办监管,审批自由灵活,很可能存在监管套利。而且网络小贷其实是全国性的业务,就像P2P一样,需要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管理办法来规范网络小贷。
友发365首席经济学家李表示,进入网络小贷行业的公司,大多是本着逐利的冲动申请牌照,跨区域进行业务推广,同时收取高额利息,变相成为网络高利贷。前述通知的发布,对整个行业具有规范作用。
许多公司透露了他们建立的意图。
国家商报记者注意到,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市公司等众多市场主体都在争相进入网络小贷。10月以来,盛迅达、星期六、祥源文化、宝盈股份、康旗股份、恒顺众生、仁和药业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拟设立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撰文指出,很多机构青睐网络小贷牌照。第一,是利益驱动。随着多家互金平台的上市,现金贷的高盈利能力令人羡慕,网络小贷牌照是现金贷业务的入场券。二是转型驱动。网络小贷牌照既可以用于个人贷款,也可以用于公司信贷。对于很多想转型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工业企业来说,几乎是性价比最高的牌照。
事实上,上市公司在现金贷领域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例如,今年前三季度,2345实现营收19.65亿元,净利润7.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02%和94.38%。公司表示,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得益于报告期内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的快速增长。而其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是贷王开展的现金贷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现金贷的火热也推高了网络小贷牌照的价格。据此前媒体报道,网络小贷牌照价格低的在几千万,生意好的可能要上亿元。李表示,正如支付牌照的暂停会提升支付牌照的价值一样,网络小贷牌照的暂停也会进一步推高牌照交易的价值。
但现金贷的高息、砍头利息、暴力催收等问题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宋芳告诉全国商报记者,从暂停网贷小贷公司审批可以看出监管叫停现金贷的决心,接下来肯定会对现金贷业务进行整顿。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网络小贷暂行,国家下令停止网贷名单":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822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