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近两年的杭州互联网法院近日发布了首份《诉前行为保全》。涉案双方都不是“无名之辈”,一个是柏华,一个是企业数据服务平台“企查”。
诸多因素使得这种“诉前行为保全”备受关注,尤其是它包括“诉前禁令”,即法院基于案件的紧急性和必要性,在案件审理前责令被申请人停止某种行为的措施,还包括责令“企业调查”以澄清事实的主动行为,这在国内尚属首例。
据了解,这起案件的起因是,今年5月5日,企业搜索平台通过站内新闻、“雷达监测”服务的监测日报、邮件等方式向其订阅用户推送“蚂蚁小额贷款公司新清算小组成员应军”信息,并将该信息的风险等级列为“预警信息”。该信息误导外界以为运营花呗产品的重庆蚂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进入清算程序。
由于支付宝和花呗的用户数以亿计,错误信息引起了市场和用户的恐慌。当天,蚂蚁金服通过各种渠道紧急澄清,作为关联公司的上市公司阿里巴巴立即发布澄清公告,避免股价波动。随后,柏华以涉嫌不正当竞争将企业调查告上法庭,并提出民事诉讼和诉前行为保全申请。
杭州互联网法院受理后,组织了双方的听证会。最终,法院判决企业立即停止发送相关信息并立即澄清事实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并出具了法院成立近两年以来的第一份诉前行为保全。
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律师、数据法律专家宁认为: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大数据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类型呈现井喷式增长,成为经济的热点和活力所在。与此同时,各种新型的数据相关纠纷也不断涌现。本案涉及中国大数据行业的新兴服务类型和新型侵权行为,对未来大数据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来源:法制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花呗 企查查,花呗法诉公告":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981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