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厦门9月11日电题:中国市场魅力与“中国机遇”不变——从厦门投洽会看外商投资新趋势。
新华社记者李惠英、傅敏、张易之
丝绸之路的开放格局,国内市场复苏的活力,新经济创新驱动的潜力...在2020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这些话题成为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投资促进机构、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中国市场和“中国机遇”仍然具有吸引力,吸引着全球资本的目光。
丝绸之路交汇联通国际国内
为期4天的厦门投洽会11日落幕。在厦门投洽会上,随着格但斯克港务局、汉班托塔国际港务集团等最新成员的加入,“丝绸之路航运”联盟成员已达183家,“丝绸之路航运”命名航线增至62条。
福建经营的“丝路航运”是面向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的品牌和平台,以航运业务为主,促进中国港口与“海斯”沿线港口的贸易往来。自2018年12月下水以来,已运营超过3400航次。
全球知名航运公司马士基的多条航线已被纳入“丝绸之路航运”平台。马士基(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严慈表示,在“海斯”沿线构建无缝国际物流供应链,有助于降低航运成本,增加进出口贸易额,促进经济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正在形成完善的开放联通网络。在海斯核心区福建,有近400条“丝路飞”空华航线路,中欧、中亚(厦)国际货运班列形成6条常态化线路,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在此交汇、连接。
互利共赢、不断开放的格局,连接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吸引了更多的外资流入。已经连续15年参会的查都(厦门)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数控机床的日资企业。今年11月,公司位于厦门的工厂二期将开工,投产后产能有望提升50%。
“厦门工厂是整个集团效率最高、运营最好的工厂。”公司副总经理迪达清明认为,这得益于丝路物流的高效便捷,尤其是今年,对工厂复产和完成生产进度起到了关键作用。
复苏和恢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的中等收入人口正在增长,年轻人对时尚和配饰感兴趣。”英国手表制造商西蒙·莱利带来了产品参加会议。他的公司总部位于伦敦,他创立的手表品牌于去年年底进入中国市场。他告诉记者,公司正计划在中国设立实体店,以开拓市场。这次除了展示产品,希望寻找合作伙伴。
投资领域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外国政要和国际组织代表都认为,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仍具有无可比拟的综合竞争优势:提前复工复产的活力、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迅速崛起的庞大消费群体、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和便利的基础设施条件,都使中国经济保持韧性,凸显潜力。
“我们一直对中国市场非常乐观。”菲律宾贸易投资中心特别贸易代表尹富荣表示,中国是菲律宾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特别是看到中国政府抗击疫情的能力和成就、中国人民团结的精神以及中国经济复苏的强劲势头,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中国经济复苏强于预期。他说:“我在中国工作了22年。我对中国经济的韧性、活力和发展势头感到惊讶。不能排除中国市场,我们会在这里继续耕耘。”
新经济和新产业蕴含“中国机遇”
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是厦门投洽会上的投资热点。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表示,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规模可能减少40%,但信息技术、计算机和软件、媒体和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利润却呈指数级增长。“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数字化进程,数字化领域的新技术创新和投资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参与到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大潮中。“新项目的投资主要是基于对中国市场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前景的长期看好。”施耐德电气中国区总裁安德鲁告诉记者,中国是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该公司最近增加了投资,并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扩大研发,以建设先进的生产线,生产新一代数字化绿色电气产品,这将优化产业链向数字化的转型。
“让更多的外资企业分享中国市场和中国的机遇。”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8日在投洽会启动仪式上透露,商务部正在加快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大幅增加鼓励类项目,支持更多外资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我们将加大力度促进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坚决稳定外贸和外资的基本盘。”他说。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中国市场和“中国机遇”魅力依旧——从厦门投洽会看外资新动向":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990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