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哈哈,兄弟姐妹们,我又来了,我想你们了!”在见到他之前,我听到了他的声音。这是淮南市红十字会老志愿者曾家英的口头禅,也是该会工作人员熟悉的场景。
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说话做事都像个年轻人。在淮南红十字会志愿者中,大家都叫今年78岁的曾佳莹“曾大姐”,她总是乐呵呵地说,“这让我最开心,我永远不会老。”虽然她不想出名,但淮南市红十字会“逼”她获得了安徽省感动江淮志愿服务优秀个人模范、淮南好人、淮南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提名奖、淮南市十大模范红十字志愿者、五星志愿者等荣誉。
喜欢做慈善工作
20多年前,当曾佳莹得知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学时,她开始了关爱学生的道路。
在淮南,她长期资助潘集区夹河镇齐王庙小学的贫困学生。帮助丰台、潘集、谢家集区等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市外,他资助安庆、六安、合肥的贫困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在省外,她20多年来坚持资助四川、青海、西藏的贫困学生。
2005年和2006年,她不顾长途跋涉和高原反应,到海拔4000多米的学校看望自己资助的孩子,并捐款4万元。此后,她资助了玉树、西藏等偏远地区的6名儿童。每个月20号养老金到账的时候,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邮局,把捐款、衣服等需要寄出去的物品一一寄出,剩下的捐给红十字会,这样她才能安心,只给自己留500元生活费。
到目前为止,她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向全国各地捐赠了一百多万元。但曾佳莹一直不想告诉任何人,她不想让他们知道她是谁。
到处跑
曾佳莹是一个不安分,躁动不安的人。她比年轻人跑得更开心。她经常与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去一个村庄,将她的爱奉献给数百英里外的王家玉孤儿院、农村养老院和农村小学。
有一年夏天,气温高达38度,淮南市红十字会准备去潘集区夹河镇看望留守儿童。曾佳莹一大早就过来了,忙着搬东西。到了镇上,曾家英像小伙子一样满头大汗,忙着搬货卸货,给孩子们分发物品,和留守儿童交谈。
这些年来,曾佳莹总是出现在现场送幸福送温暖。别人劝她休息一下,她总是笑:“别把我当老人,我还是个年轻人。去看看那些需要的老人和姐妹。”于是,淮南的很多贫困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总能看到曾家英亲切的笑容。
永不衰老
她不能参加任何公益活动。“别担心我,我不累。我70多岁了,心30岁了,快80岁了。我活到100岁才算老。我的爱情还远着呢!”
的确,曾姐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七八十岁的老人。她聋哑,腿脚灵活,反应快,说话快,行动快。是她开朗的乐观,慈善,不断的奔波,给了她良好的身心。
但2022年初,她像一阵风一样走着,没注意踩到空,摔倒了。当时她左半边疼痛难忍。怕家人担心,没说去医院检查。虽然没有骨折,但是关节扭伤和软组织损伤需要休息。她一般都是抬脚就走,但是很着急。春节期间在红十字志愿者群里看到“红十字送爱心万家”的新闻时,她今年缺席了往年的几次活动,无法捐出自己的爱心款,心里很着急。到了2月底,她觉得腿脚都好了。她不顾家人的劝说,赶紧跑到邮局给受资助的孩子捐款,剩下的1000元钱都送到了红十字会。
看到红十字会的老朋友,曾大姐高兴地说:“虽然我的胳膊还抬不起来,但走路的时候腿脚还是疼,我不能再等了。完了我又开心了!”(金鑫)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淮南大妈,淮南老表个人资料":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992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