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进入转型加速期的阳光100面临销售排名下滑、负债规模上升、现金流紧张、成本等多重困境。种种迹象表明,阳光100正在进行一场自救行动。
在两次延迟发送通函后,阳光100终于在6月13日披露了两项重大交易公告,分别是13.34亿元出售重庆阳光100 70%股份(涉及重庆阳光100国际新城项目和慈云寺老街项目)和46.61亿元出售卓星集团全部已发行股本100%(涉及广东清远一个未开发项目)。
虽然阳光100近日在回应媒体提问时表示,上述交易并非低价出售项目,有利于调整公司土地储备结构,公司资金不存在压力。但上述两笔重大交易为阳光100收取的近60亿元中,有45.78亿元被公司用于偿还债务,其余部分将用于一般运营或收购优质项目。
6月28日,阳光100宣布发行2021年到期的2亿美元优先票据,用于偿还现有债务和一般企业用途,年利率高达11.5%,比主流房企海外融资成本7%-10%的水平高出1.5-4.5个百分点。
国外输血不断借出大量资金带出一个“神秘”的担保人。
《红周刊》记者注意到,阳光白一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100”)的债务规模近年来逐渐增加。去年年报显示,公司未来一年需偿还的债务为104.2亿元,净负债率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至261.6%。同时,公司目前账面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近三年最低,仅为25.89亿元。公司净资产也同比下降21.12%,至14.26亿元。
在偿债压力凸显之际,阳光100的对外应收账款规模引人关注。对应的应收账款总额和其他应收账款从2016年至今逐年增加,分别达到56.69亿元、74.19亿元和82.51亿元。截至2018年末,上述金额占公司总资产的13.4%,录得减值损失9.58亿元。阳光100尚未收回的境外资金中,其对第三方的借款余额为30.29亿元。此外,还有9.02亿元第三方借款因存在收回风险,已计入公司“其他营业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对外借款回收存在不确定性的直接原因是相关“谜团”的丢失,阳光100并未披露“神秘担保人”的身份,仅称其为“某个人”。阳光100表示,上述文章中提到的“其他营业费用”金额是从一笔10.02亿元的对外借款中计提的,借款人为“某人”间接控制的公司和“某人”担保的公司。但由于该人应中国大陆有关部门要求协助调查,公司一直无法与其取得联系,直接导致上述余额信用风险大幅上升。
起初,阳光100将这笔钱作为潜在的合作项目借出,以收购借款人。但由于该项目尚处于早期开发阶段,且项目性质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公司决定先向对方提供该笔贷款作为项目的流动资金,待项目成熟后再取得该项目,并已取得包括“有人”担保在内的担保和质押。如今“神秘担保人”的失联,可能会让担保涉及的9.02亿元贷款金额付之东流。
令人不解的是,红周刊记者梳理阳光100近一年向第三方提供贷款的公告,却发现并无金额为10.02亿元、理由为“先借后投”的短期借款。也有业内专家告诉记者,阳光100属于小规模房企,理论上不会有这样规模的对外借款。阳光100是否未尽到上述对外借款事项的信息披露义务,或者本次“其他营业费用”的计提是否有隐情,阳光100仍需说明。
除上述国外借款被列为“其他营业费用”外,阳光100还有两笔国外应收款涉及诉讼纠纷,存在还款风险。
阳光100曾向新城灿投资有限公司出借本金2.3亿元、年利率8%的贷款,贵州万峰谷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万峰谷”)为上述贷款提供担保。今年2月贷款到期,但1.2亿元本息尚未偿还,贵州万峰谷未履行担保责任。阳光100向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贵州万峰谷代为清偿借款本金1.2亿元、利息及逾期还款违约金(至本息支付日止)。日前,法院已受理此案,但尚未发布开庭公告。
此外,2015年,阳光100将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成都市成华区危房改造开发办公室诉至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要求其履行支付某土地开发及居民搬迁项目未付地价款及费用共计5.96亿元的义务。虽然阳光100已于2018年7月向四川省高院提交撤诉申请,并计划尽快与被告达成和解协议并确定和解金额,但相关和解协议直到2018年底仍未达成。
向关联方借款“烂尾”工程该不该重生?
阳光100对外借款中,1.18亿元1年期借款由阳光100全资子公司无锡农林向阳光100控股股东关联公司烟台和盛提供。公开资料显示,烟台和盛是广西嘉祥的全资子公司,广西嘉祥由范晓华和刘朝晖分别拥有60%和40%的股份。由于范晓华和刘朝晖女士均为阳光100的控股股东,阳光100子公司的该笔对外借款构成关联交易。
为什么阳光100在流动性储备收紧,面临较高短期偿债压力的情况下,还向关联方提供这笔贷款?阳光100解释称,烟台和盛主要经营百货商场,公司还计划于近期启动烟台商业地产二期项目,或将在该项目上与烟台和盛进一步合作。公司高级管理层认为,向烟台和盛提供的贷款为烟台和盛与本集团未来的业务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贷款条款公平合理,也将为公司带来可观的回报。
《红周刊》记者了解到,上述“商业地产项目二期建设”指的是烟台阳光100城市广场,该项目一期于2006年开盘。二期建设是芝罘区旧城改造的重点工程,但已停工近十年,成为“烂尾楼”。
面对上述僵局,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季善亭和芝罘区住建局局长任松泰承诺,该项目将于今年正式开工,尽快解决当地居民的回迁诉求。日前,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6月25日核发并公示了阳光白一城市广场二期(海港路D地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项目的第二阶段似乎已经步入正轨。但项目迟迟未能开发,与阳光100资金短缺不无关系。审批程序通过后,解决项目建设的资金缺口以促进二期的顺利实施成为阳光100的一大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烟台阳光100城市广场一期的经营情况并不乐观。从2006年开盘到2018年底,仍有16000平方米的竣工销售面积,且近几年该项目的合同销售从未在业绩报告中呈现。据记者了解,该项目靠近烟台火车站,位于烟台市中心黄金地段,临近烟台大悦城、百盛购物中心、振华商厦。
记者走访阳光100城市广场B座时发现,商场内顾客寥寥无几,入驻商家也不多,大部分店铺都是空空着。据烟台当地居民介绍,去商场的客人大多是去商场五楼的新世纪电影城看电影。值得一提的是,烟台和盛经营的百货品牌“一百货”位于烟台阳光100城市广场B座。但现在,原本挂在商场外的“一百货”牌匾不见了。
转型不利,融资成本高
近年来,阳光100“向轻资产战略转型”,其在近期多个项目中出售股份也被解读为“放弃”不符合转型方向的高成本项目以缓解资金压力。
阳光100从2014年开始调整主营业务,即从传统开发商转型为商业街区运营商。五年后,阳光100董事长易小迪似乎对转型成果相当满意。他在2019年初的公司电话会议中表示,“2018年,喜马拉雅(酒店式公寓)产品线将快速增长,拥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将成为阳光100未来最大的利润增长点;阿尔勒的产品线也走上了以运营创造价值的新轨道,产品价格也在上涨;街区综合体项目也成了当地城市的客厅……”
但从业绩来看,2016年、2017年和2018年,阳光100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9.8亿元、69.1亿元和7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5%、-1.01%和9.95%。这三年的净利润也是喜忧参半。2018年甚至同比下降105.05%,亏损2995万元。过去三年,公司90%的营业收入来自房产销售。同时,阳光100在2018年只完成了69%的销售目标。此外,从其项目周转情况来看,其库存周转天数高达1882.85天,比号称高周转的碧桂园高出近3倍。
所以,易小迪很难赢得业界的认可。根据柯睿发布的2018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额200强,阳光100排名跌至第157位。
在“小而美”的期待中,只保留“小”的阳光100,代价不菲。不久前,阳光100以12%-13%的年利率为代价,将项目公司79%的股权转让给北京信托,并向北京信托融资20亿元,用于其兴隆县高铁新城、兴隆西站广场及河北省高铁项目的开发,并质押剩余21%的股权。如果阳光100在两年期满前还款,将全额收回被转让项目公司的股权。
此外,阳光100 28日发行的美元债券年利率也高于行业融资成本平均水平,这显然是房地产开发白银时代的危险信号。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阳光100集团官网,2021阳光100债务问题":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338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