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汪涵
今年以来至4月中旬,a股持续走强,在股市暴涨的形势下,多渠道资金涌入股市,甚至包括商业银行流出的信贷资金。配资热之后,由于披露流程管理等原因,违规挪用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罚单陆续曝光。
据经济观察报不完全统计,2019年,监管开出十余张行政处罚,直接针对“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个人贷款在证券市场被挪用”,罚款金额超过800万。
与此同时,央行公布的最新金融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存款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700亿元,1-4月份个人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市场炒作“存款少贷款多”是否有银行资金流入股市、楼市之嫌?对此,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张文泓在媒体吹风会上做出了上述回应。“目前我还没有从统计数据中看到明确的说明。”
虽然今年年初银行信贷资金确实参与了股市上涨。但是依靠贷后抽查是无法完全量化资金涌入的。为什么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屡禁不止?在银行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抽查的操作下,“投机”漏洞并没有被堵上。除了银行监管手段有限之外,贷款中介机构也功不可没。
信贷资金入市“实锤”
贷款消费是我们公司长期使用的空,但是贷款炒股一直是不可触碰的红线。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因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楼市而受到处罚,国有银行、股份银行、城商行无一幸免。
5月24日,青岛银行因“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被罚款50万元。同样在5月,上海银保监局披露的三张罚单,都是因为上海农商行、南京银行、上海嘉定洪都村镇银行2017年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审核不严,贷款资金用于证券交易。3月,平安银行和邮储银行也因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受到行政处罚。
3月7日,台州银保监局开出的两张罚单引起市场热议,两家银行因“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被监管部门处罚。记者曾向当地银保监局举报并核实:“市场对这两张罚单有过度解读。从现场检查到最终出票再到出票公告,需要很多流程,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时间一般都需要时间,但显然不是股市上升阶段的事件。”
此外,虽然网上公布的罚单日期是2019年,但违规发生在2018年底。如中国银行深圳分行被深圳银保监局罚款210万元,指出“个人消费贷款被挪用于股市”。无锡农村商业银行被罚款50万元。罚款原因是信贷管理不到位,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和房市。中国建设银行金华分行被金华银保监分局罚款70万元。违法违规的原因包括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等等。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机构人士3月中旬对记者表示:“监管层采取了明确的政策来抑制风险,银行信贷资金入市一直是监管层明令禁止的。这期间肯定会受到监管部门的特别关注。更多始于银行信贷资金的处罚案例将浮出水面。”
借贷中介火上浇油。
为什么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屡禁不止?在银行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抽查的操作下,“投机”漏洞并没有被堵住。其实除了银行监管手段有限,还有贷款中介推波助澜。
记者以贷款咨询客户的身份发现,一些贷款中介打着“帮客户高贷”的噱头,提供贷款援助服务。
从事贷款行业多年的上海某贷款中介赵军(化名)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今年2、3月份股市行情好,我们给客户做了很多单,从银行套利到基金、炒股、买房。”“如果有房产,我建议做个房子贷款,年化利率只有5%-6%。根据房地产的市场价值评估,我们可以做其他材料。如果对资金需求不高,可以走个人消费贷款。具体方向可以是装修贷款,婚庆贷款。年化利率比房贷高一半。”
赵军以装修贷款为例。贷款中前期,中介机构参与办理假流水、装修材料甚至办理征信资料,全程陪同客户向银行提交材料,贷款获批后提供信用卡套现服务。“我们不在乎钱去了哪里。我们要避开银行的贷后调查,来回倒钱。银行找不到。”赵军的保证担保。
客户申请个人消费贷款时,应使用消费发票、交易市场供货单据、商户电子账单、银行卡刷卡单据等消费单据作为贸易真实性的证明材料。实际操作中,银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可以在电商网站、POS机上消费,甚至流入股市、楼市。
他承认,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能这样操作。“我们的网络在四大行和十几家城商行。只要客户配合,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问题。”
像赵军这样的贷款中介,往往收取贷款金额2%左右的手续费。如需其他增值服务,将根据内容加收服务费。
现实真的那么简单吗?事实上,记者在对多家银行内部贷款人的采访中了解到,消费贷款合规自查不定期进行,存在个别贷款违规流向楼市和股市的情况,但数量较少。“我们银行对消费贷款设置了一定的门槛,主要针对公务员、教师等职业群体。其他客户如果贷不出款,就会向信贷经理投诉。”华东省会城市某城商行客户经理吐槽。“对于贷款中介的合作,行业会严厉打击。如果发现客户是中介介绍的,客户质量无法保证,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马上辞退。”某股份行信贷经理告诉记者。
现有的案例发现显示了“各种”违规路径。比如以企业集团为单位,可以用承兑汇票提取银行资金;签发无实物交易贸易背景的承兑汇票,在商业银行贴现获得资金。另外,就个人行为而言,假按揭、消费贷款使用不当、循环贷款、信用卡非法套现等都可以成为获取银行信贷资金的手段。
法律禁止,但银行很难控制。
对于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监管部门是严格禁止的。一系列相关处罚公告都强调通过法律依据控制信贷资金的输出。
实践中,信贷资金从银行出来后不会直接违规投入股市,而是经过多个环节,往往在最后一个环节以合规资金的身份出现。
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给银行带来更大的信贷违约风险。“信贷资金违规入市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贷款‘三查’制度不落实。银行对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约束确实有限。以借款人企业A为例。a从企业B处购买,银行直接支付给企业B,这是第一手。如果手多,银行就很难在放贷前和放贷后进行调查。或者A和B之间没有真实的贸易背景,信贷资金替代了公司自有资金,让后者直接进入楼市和股市。”一位银行信贷部人士分析。
银行会通过贷款使用凭证、贷后回访等多种方式对已经贷出的贷款进行重新核实。对于金额较大的消费贷款,甚至可以与借款人见面,收取相关资金使用凭证,对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如果发现在股市、楼市被非法挪用,银行有权提前支取。
华东一位主管向记者坦言,“具体细节我不能多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单个银行能看到的资金账户非常有限,主要集中在银行。监管可以通过转账凭证、多银行账户跟踪资金流向,也可以通过反洗钱系统和支付结算系统监控资金。”
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始终难以准确量化。“值得一提的是,官方并未公布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统计数据。我只能从不规范的银行行政处罚‘信贷资金违规入市’中略知一二,但显然相关监管从未放松。”上述监管人士坦言。
在2018年12月24日的NPC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国家审计署披露的2017年度审计发现的问题发现,在金融风险防控问题上,国有银行219.83亿元资金违规流入楼市,其余141.04亿元已清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严查银行贷款流入股市,贷款资金违规进入股市":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377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