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报融媒体记者毛报道
“全村信用”可以为村民提供发展创业的“备用金”,同时引导村民形成守信用的文明意识,深受基层群众欢迎。2月15日,新华区金融工作局局长拓介绍,今年一季度,新华区计划实现行政村“整村授信”全覆盖,每个信用等级好的村民都能有金融机构的“备用钱包”发展生产。
新华区下辖11个镇(街道、街道筹备组)31个行政村。目前,本区焦店镇、象山街道筹备组等5个镇(街道、街道筹备组)的徐洼、石桥营等25个村开展了“整村授信”。这25个村的65户村民享受到了普惠金融472万元的贷款,精准“滴”到了他们的农作物、畜牧、蔬菜等产业。
象山街道筹备组杨贯英村村民宋边娜是新华区第一个享受该项金融政策的农民。“我有三年的养羊经验,有兴趣扩大养殖规模,但厂长创业需要资金,钱不够,想法无法实施。”宋边娜说。
去年7月24日,正当宋边娜为资金发愁时,新华区金融工作局和金融机构来到杨贯英村开展“整村授信”工作。得知宋女士的情况后,他们当天就完成了贷前调查。然后,仅用两天时间就成功发放了10万元贷款,并指导宋女士在手机银行上取款,讲解了用贷款降低资金成本的提示。“我真的要打瞌睡了。人家财政局送‘枕头’上门,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宋边娜说。让宋边娜高兴的是,她符合应城市农商银行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的优惠条件,还享受了特殊的利率优惠。
新华区高度重视“整村授信”工作。该区金融局坚持“扶(持)农扶(持)小”的定位,延伸金融服务的触角,将金融力量投放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对接农民需求,将金融服务送上门,用“整村授信”“放贷”激励农民敲开致富之门。
“村村通”采取政府主导、银行参与、农民自愿的方式进行。通过优化服务模式、完善信用评价机制、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动更多金融资源向农村聚集,为农村原有产业“插上翅膀”,助力乡村振兴。其间,新华金融局改变工作方式,下沉服务重点,做好金融宣讲,让村民掌握更多金融知识,了解“整村授信”工作。同时做好村民信息采集、建档、信用评级、授信等工作,达到“晴天带伞,饥饿带粮”的效果。“既要做好‘整村信用’工作,又要做实、做活。”新华区金融工作局副局长曹燕说,去年夏天,新华区金融工作局利用晚上村民在村文化广场的闲暇时间,以“金融夜市”的新服务模式,为村民提供错时“整村授信”服务。
据拓介绍,去年由于疫情等原因,全区仍有6个行政村没有开展“整村信用”工作。今年春节后,新华区金融工作局将“整村授信”提上重要工作日程。近期将陆续深入这6个行政村,了解群众对发展产业和财政资金的感受,力争今年一季度实现全覆盖。
“引入金融活水,关乎乡村振兴。‘全村信用’让发展产业的村民有了‘备用钱包’,可以‘带伞饿粮’,放下包袱发展致富。”新华区委副书记、区长张为民表示,新华区要用好惠民利民金融政策,加大“整村授信”工作力度,努力“加快”产业发展,“出借”乡村振兴新成果。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新华区“整村授信”“贷”动乡村振兴 计划一季度实现“全覆盖”":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430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