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获悉,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在全省范围内大力组织开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金融数据综合应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推广等示范工程,有效推动全省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强化金融数据集成应用和风险管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已筛选出46个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引领全省金融机构借助新金融科技改善产品供给、降低服务成本,推进农业产业链数据自动采集、可追溯信任、智能分析,不断推动资金流、物流、商流深度融合。
“以前去银行网点需要两天的票据贴现业务,现在15分钟就可以在网上完成。”临猗华泰电池有限公司的姚经理告诉记者,“小额票据、短期票据、小企业票据贴现难、价格高、时间长等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小企业的难题。现在有了新的商票模式,我们的资金周转快了,确实帮了我们很大的忙。”
姚经理提到的新商业票据模式是中国银联山东省分公司与尚林银行合作,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农业企业打造的农业票据二贴服务。自2021年9月商业新票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共安排线上贴现1335笔,二次贴现金额3.88亿元,涉农企业商业票线上融资成本较市场融资降低1-2个百分点,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还大力组织省内金融机构加快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向社会开放四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推动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
如齐鲁银行投产的“基于大数据风控的农业信贷服务”,针对农业信贷产品种类缺乏、小微企业贷款难、风险不可控等问题。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对风控模型的参数进行可视化展示和拖动,提高了风控模型的构建和迭代效率,缩短了特色农贷产品的研发周期。截至2022年4月底,已开发风控模型30余套,为经营农户量身定制“养殖贷”、“黄瓜贷”等专项信贷产品,累计为9000余家涉农企业和经营农户发放授信9亿余笔,不良率保持在0.7%以下,促进了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金融科技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画卷已经在齐鲁大地缓缓开启。金融机构积极利用API接口、物联网等技术,将银行数据与工商税务、企业抵押物物理状态、企业生产经营等政府数据进行整合应用,实时监控绿色经济中企业和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经营状况。利用5G、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时掌握并定期分析企业有价物品的情况,实时查询企业信息,持续监控企业账户风险,方便企业结算开户信息的核查。
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正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进《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的实施,支持制定《山东金融科技发展指数(2022年版)》,找准发展短板,明确工作方向,推动山东省金融科技从“以栋梁之材”进入新阶段。(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鑫磊报道)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创新突破看山东·金融篇|山东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迈入“积厚成势”":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513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