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金融业务迎来调整。3月11日,企业调查数据显示,小米金融旗下的珠海小米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小额贷款”)注销。对此,小米金融相关负责人回应北京商报今日记者称,“由于内部业务调整,小米金融主动取消。”
工商信息显示,珠海小贷成立于2017年8月,注册资本3亿元。法定代表人为鸿峰,由珠海小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全权控制,实际控制人和最终受益人为雷军,持股比例为77.8%。
但也有分析认为,小米金融此举与地方政策有关。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世强认为,小米金融取消珠海小贷的主要原因是在珠海注册的小贷公司对外融资有限,无法满足小米金融业务的需求。
据王世强介绍,目前,珠海小额贷款公司仍按照2009年颁布的《广东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资本金、捐赠资金、不超过两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金,且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50%。”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注意到,除了珠海小贷,小米还有另一家小贷公司——重庆小米小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小米小贷”)。但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小米小贷可以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工商资料显示,重庆小米小贷的经营范围为:在重庆主城九区开展各类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业务。除重庆主城区外,上述业务仅通过互联网在线开展。
对此,零一研究院院长余百成表示,点对点借贷业务是各互联网金融巨头的核心业务之一,小米金融也不例外,因此不存在放弃的可能。目前小米贷款业务主要由重庆小米小贷有限公司开展,该公司是一家互联网小贷公司。重庆有大量的网络小贷公司,可见当地政策的开放程度。从业务范围来看,珠海小米小贷不属于互联网小贷,有清算记录。显然在业务拓展上不怎么样,普通小贷牌照价值不高,没必要生存。所以对于小米来说,撤销珠海小米小贷公司,应该是很自然的业务调整,而不是点对点借贷业务策略的改变。
除了业务变化,小米的财务管理也发生了变化。近日有市场消息称,小米金融CRO兼信贷负责人陈的职位将发生变动,将迎来新的高管。北京商报记者近日获悉,目前,已经在负责小米香港虚拟银行的筹备工作。
小米集团于2015年正式进入金融领域,随后开始在金融领域撒网。根据小米集团2018年6月公布的招股书,小米集团的金融相关业务已经重组为小米金融。但基于未来业务发展规划,集团拟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逐步剥离小米金融作为独立运营实体。从业务规模来看,招股书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金融的营收和税前净利润分别占小米集团的0.9%和0.22%。
截至目前,小米的金融团队已经达到800人,业务线涉及互联网小额贷款、移动支付、互联网理财产品代销、互联网保险、供应链金融和海外板块。谈及小米的金融布局,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今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具体行为来看,小米的金融业务布局基本基于入股和自营两个方面。
王世强指出,全牌照是所有金融科技巨头所期待的,小米金融也不例外。但相比蚂蚁金服、苏宁集团、腾讯,小米的金融牌照仍然较少,优势也较少。主要优势是利用集团的流量和数据开展业务,获客成本低。利用团体背书可以从金融机构获得廉价资金。目前小米集团布局多,涉及国内国外,错综复杂,难以掌控。小米金融业务独立运营更有利于监管和风险隔离,这是监管政策鼓励的。(今日北京商报)
编辑:贾宝元编辑:新媒体部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米金融机构,小米金融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519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