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小米提货卡”可以刷单返利?雷军:小心新的诈骗形式

“小米提货卡”可以刷单返利?雷军:小心新的诈骗形式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11月晚,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发了一条微博,提醒消费者小心新型诈骗形式——“小米提货卡”。

“小米品牌安全”微博账号在10月23日发布了一篇博客,称收到了很多关于提货卡的询问,小米从未做过这样的活动。为了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请不要相信和操作。此外,还提醒消费者,在没有购物的情况下,在家领取各类“提货卡”时,要仔细扫码。

“小米取货卡”印有“小米取货卡”字样,正面印有二维码、卡号和密码,并附有印有雷军照片的印章和一封题为“亲爱的米粉用户”的感谢信。扫码后会有网络客服,对方自称‘双11商家补贴狂欢客服100亿’,让消费者提供提货卡的手机号和照片。

同时,上述客服会以有奖注册为由,要求事主下载一个陌生APP,通过关注店铺在软件中刷单,诱导事主充值后实施诈骗。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华发布微博称:“这两天有很多朋友问我准备‘双11’提货卡的事情,我都一一否认了。我在此郑重警告你,小米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活动。”

今年9月,不少网友收到了一张可以免费领取大闸蟹的蟹卡。几个步骤后,会引导当事人扫码入群,然后怀疑遭遇骗局。近年来,大闸蟹概念大热,也让一些人发现了邮寄蟹卡的新诈骗方式。同时,此类事件也引起了消费者对快递行业信息泄露的担忧。

10月5日,上海闵行公安分局发布紧急预警。2023年10月,崔收到一个快递,快递上有一张大闸蟹兑换卡,上面印着二维码。扫码后,他加入了微信群聊,在群聊中,按照客服的指引,关注店铺,下载聊天APP,进行单笔返利。他被骗了2万元。

上海警方表示,当事人扫码入群后,为方便起见会要求其下载APP,启动刷单任务。前期以小额回扣取得被害人的信任。后期要求被害人大额充值后,本金和返利均未返还,最终完成诈骗。新型骗局中,犯罪分子交付大闸蟹兑换卡、湿巾、手机支架等。大规模,并以领奖为由引导受害者扫码入群。

警方提示,收到不明快递时,一定要牢记:登录官网查询物流信息和快递信息,电话联系快递员。对于来源不明的快递,要坚持核实快递员身份和包裹内容。

除了收到蟹卡后在扫码兑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网友质疑自己的电话号码和收货地址是如何被泄露的。目前网友提供的信息显示,发件人使用假名、假电话,并未透露公司具体信息。

一位快递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包裹上标注的货物名称与里面的真实货物不符。有时候商家用它来刷单,也有诈骗分子用它来邮寄物品的情况。至于收件人信息的泄露链条较长,需要具体案例分析。

快递行业信息泄露的问题已经持续多年。2014年8月,警方破获一起信息泄露案。犯罪嫌疑人通过快递公司官网的漏洞登录网站后台,然后通过上传后门工具获取网站数据库访问权限,获取用户信息1400万条,包括快递单号、双方姓名、电话、地址等信息。

近年来,国家政策和快递公司对用户隐私信息进行了多维度的保护和防范。2022年4月,国家邮政局联合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开展了邮政快递领域个人信息安全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泄露、买卖寄递服务信息行为。与此同时,国家邮政局也启动了相关法规标准的修订工作,着力完善行业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制度。

2023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快递电子运单》和《通用寄递地址编码规则》两项国家标准,明确提出快递电子运单上不得显示寄件人姓名、联系电话、地址等完整个人信息,寄件人姓名应隐藏在一个以上汉字中,联系电话应隐藏在六位以上数字中,地址应隐藏在单元房号中。

除了加强外部控制,用户自身也需要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防范诈骗信息。针对假蟹卡事件,平安北京在微博中发文称,“扫码后,大部分是‘入群领礼品’、‘引导下载app’、‘做任务’等操作。说到底就是为了获取信息,骗钱。”“天上不会有蟹肉、月饼、粽子、烤鸭、脆皮鸡、小龙虾、担担面。”

专栏主编:秦虹文字编辑:董题图来源:涂冲创意图片编辑:向剑英

来源:作者:CBN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米提货卡”可以刷单返利?雷军:小心新的诈骗形式":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776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