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讯(通讯员李)冬天,当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的时候,我们沿着公路,踏上北极镇北峪村的乡村水泥路,在红底白字的“宾县荣成农业科技集团公司”标牌的指引下,一路走进宾县荣成扶贫产业园。
宏伟现代的高大厂房,干净整洁的厂房,醒目的标志,花园式的绿化,翠绿的冬青,使园区充满生机和活力;车间里,窗户光洁,井井有条...
宾县荣成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北极小镇扶贫产业园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的演变,实实在在地触动了我县探索“三变两五”扶贫模式的强劲脉搏。公司董事长马军带领一班人,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抢抓机遇,因势利导,开拓创新,不遗余力,全力打造八个第一:全国第一条果袋生产线(目前全国最大生产线80条,荣成建成后有150条);中国首家R&D现场配方有机肥中心;全国首个跨省扶贫产业园(与甘肃共建10万亩有机苹果基地);陕西第一家以荣成产业帮助贫困农户的金融合作社(让农民手里的死钱变成活钱,土地入股分红);陕西荣成百佳苹果直销中心;咸阳首个苹果出口基地;咸阳首个容城苹果营销运营大数据平台;宾县首个返乡创业示范扶贫基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业之路,为实现贫困人口长期脱贫和企业、村集体、农民共赢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董事长马军,北极镇北峪村马家嘴人,1968年出生。在国外工作多年,拥有多家优秀的实体公司,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对家乡人民怀有深厚的情谊,富裕难忘,用实际行动服务家乡。
2016年2月,马军以饱满的热情回到家乡创业。在他的努力下,一座现代化的扶贫产业园在家乡迅速崛起。
宾县荣成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农果业全产业链配套农业设施企业,总投资8.5亿元。公司在北集镇和易门镇投资建设的两个扶贫产业园,定位“8+2”涉农项目。即:8个生产厂(果袋一厂、果肥厂、黄花菜加工厂、肉驴养殖厂、苹果储存仓库、物流中心、果袋二厂、工业宣传展厅);两个万亩扶贫示范基地(黄花菜种植示范基地和有机苹果示范基地)。
北极扶贫产业园建成投产。
北极镇荣成扶贫产业园计划总投资4亿元,占地300亩。规划建设富民果袋一厂、富民果肥厂、富民果仓、富民肉驴养殖厂及办公区。
目前园区已投资1.74亿元。投资5000万元建设60条果袋生产线,富民果袋一厂,已投产。该生产线是陕西省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果袋厂,预计年产果袋60亿袋,产值2.4亿元。已成功举办首届果袋展销会,签订订单30万箱,价值3750万元,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261人,带动贫困户52户,人均月收入2800元。
据北极园总经理曹海信介绍,投资7000万元的富民有机肥厂于2017年10月底正式投产,预计年产量3万吨,产值2.6亿元。其产品辐射陕西、甘肃等地。该肥料采用测土配方技术,使用公司千驴养殖基地的粪便,经过高科技现代化处理系统,添加有益菌,使用农作物秸秆加工生产的配方有机肥,可提高肥料利用率5% ~ 10%,增产10% ~ 15%。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既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获得稳产高产,又能改善果实品质,是增产、节肥、增收的技术措施。拟投资1亿元的富民肉驴养殖厂已完成前期征地和附属物清理,预计2018年6月正式投产运营。
北极有机苹果基地初具规模。
北极有机苹果示范园总经理马表示,董事长马军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他看到了当地苹果种植面积大、果农多的优势,投资建设了果袋厂和果箱厂,达到了预期效果。他试图吸引附近的村民利用自己的承包地或果园成为股东,以便发展大规模种植。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形成了土地入股、贷款入股、资源入股、技术经营入股、集体资产入股五种类型的入股模式。目前,已有100多户贫困户入股,形成8家企业、2个万亩果蔬种植基地,带动2000多人增收致富。
笔者一行在荀琳路沿线的刘佳、齐家、古老人村看到,一片片新栽的果树苗被雪白的塑料纸包裹着,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银光,微风吹过,随风摇摆,掀起铺天盖地的白浪,追逐着一波又一波,蔚为壮观。
这是荣成农业科技集团今冬新建的3110亩有机苹果生产示范基地。该项目以“三改两五改”为载体,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计划用4年时间,通过示范园的辐射带动北极高原、旬邑县地庙镇、甘肃正宁的群众,到2020年建成10万亩以生产有机苹果为主的现代果业园区。完成集生产、加工、贮藏、包装、销售于一体的有机苹果全产业链。
项目采用股份制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集约化经营和规模经营。即土地股份:贫困户以承包土地股份参与经营,享受固定分红(土地出让金)和效益分红。刘佳、齐家和古老头村的贫困户投资了1690亩耕地。前五年每亩地享受300-500元固定分红;五年后,除了固定红外,每亩地还将享受每年500元的效益分红;资金入股:利用贫困户小额贷款或产业扶持资金入股,贫困户按约定比例享受分红。资源和管理技术入股:招募有经验的返乡大学生和农民工参与企业管理,获得管理收益并成为股东,按7:3分红(个人70%,企业30%);集体资产入股:根据企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在北峪村试点入股,荒山荒坡、水域、林地、道路、房屋、机械、项目资金、扶持资金等资产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按总资产的1.5%入股,用于发展公益事业,帮助贫困群众。
易门扶贫产业园全面开工建设。
2017年9月,集团公司继续发力,在易门扶贫产业园开工建设年产3万吨黄花菜深加工厂;年产50万个水果包装材料厂;水果冷库5万吨;富民果袋二厂,90条生产线;果业物流中心;发展万亩黄花菜种植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速度就是效益”。易门园区总经理郭宽如表示,今年是公司重大项目建设的突破年。公司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采取一对一的目标责任制,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提前谋划,全力攻克,确保了所建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付,为“三改五改”开了个好头、起了个好步,为园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我县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其次,公司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发挥村级合作社的作用。以村级专业合作社的形式,黄花菜全脱产或半脱产苗圃种植,新鲜蔬菜保价收购,由宾县荣成农业科技集团公司统一加工销售。全托是贫困户用1000元产业扶贫资金投资合作社,合作社代种1亩黄花菜,利润90%归贫困户,10%归合作社;半托就是政府免费提供种苗,所有贫困户自己种1-2亩黄花菜。企业保本卖黄花菜,收入归贫困户。对于非贫困户,政府提供每亩300元种苗费,企业承担200元。企业每年每亩提供100元肥料,农户和企业按照95%和5%的比例分红。目前,已有600户受益于全职护理,种植了600亩黄花菜;616户贫困户受益半托,种植黄花菜368亩,非贫困户368户,种植黄花菜1530亩。
31岁的孙是北极村的本地人,一直在外打工。荣成工业园建成后,回家上班方便多了。她高兴地说:“离家近,工资好,收入稳定。我一月只发150块钱的生活费,包我吃饭,经济实惠,条件也不错。感谢荣成公司给我提供了这份好工作。”
“我是今年3月份来园区工作的。加上自己的努力,11月份,基本工资和提成一共4500元。我可以在这里工作挣钱,照顾家人,比在其他地方工作舒服多了。”曹飞笑着说道。
村里57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马友玲高兴地说:“荣成集团让我的人生有了奔头!”
笔者了解到,荣成公司积极推行“三改双五”模式,对我县扶贫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们立足本地,整合产业优势,抓住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把握战略性产业发展趋势,突出产业优势,强化“8+2”产业发展体系。产业扶贫的雏形已经形成,只要他们不懈努力,展翅腾飞指日可待。
他们本着“产业集聚、特色明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原则,通过多种方式加大投入,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建设发展成效显著。辐射带动效应日益显现,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明显的“三变双五”示范效应。
“易门公园建设如火如荼,大力推进。只要我们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相信明天会越来越好。只有这样,荣成农业科技集团公司才能风起云涌,再创佳绩。”马军对笔者说:“荣成农业科技集团公司两个扶贫产业园‘8+2’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2亿元,利润可达2亿元,可容纳1800多名农民工。”
谈及下一步,董事长马军自信地说:“九层平台,从累土开始。要实现公司“八个第一”的目标,“我们必须不去想空思考,不去关注空洞的声音,一步一步做好。“荣成农业科技集团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离不开乡亲们的关心和爱护。我们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以“三改两五改”模式为重点,加快园区后续项目建设,尽快全面投产。以实际行动带动家乡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彬县融诚公司发展情况,彬县融诚农业科技集团公司发展见闻":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858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