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马路上、楼道里、窗口看到“无抵押、无担保、利息低、贷款快”等小广告。这些贷款看起来申请门槛很低,很容易放贷。它们真的安全可靠吗?姚先生通过这样的广告借了16000元,两个月内债务变成了6万多元。
昨日,记者从市公安局梅溪派出所获悉,打掉5个以小额贷款公司为幌子的“套路贷”诈骗团伙,王等11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被批准逮捕。
报警的债务人
4月9日,有人向市公安局梅溪派出所报警称,市区新华城市广场因为一起贷款纠纷被人堵住了。民警赶到现场,看到两个年轻人跟在姚先生后面,手里拿着姚先生今年1月向他们借1.6万元的欠条和付款记录,要求姚先生还款。
姚先生告诉民警,他们因为当时借了16000元发生了纠纷,借条上也说借了16000元,但实际只收了11467元,另外4533元是对方收取的管理费和押金。双方约定连续还款12周,但加上利息,每周需还款2134元,与双方借款之初约定的不超过3%的低利率不符。结果双方发生争执,姚先生报警。
姚先生的叙述,让市公安局梅溪派出所一大队民警敏锐地意识到,这不是一起普通的经济纠纷,更像是打着“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快贷”的幌子,实施了一起“套路贷”诈骗犯罪。
表面上,警方三缄其口,仍按一般经济纠纷调解双方。民警偷偷找到姚先生,询问他借钱的详细过程。
未偿贷款
姚先生在我市市区一家企业工作。2019年春节,他还在急着回家过年。就在姚不知所措的时候,微信朋友圈的一条消息让他眼前一亮。这是一个“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快贷”的广告。
今年1月16日,他找到新华城市广场的一家实业公司,通过广告借款16000元。签了一堆借款合同,说明书,还留了手机通讯录,微信通讯录信息。对方通过银行汇款到姚先生的银行账户。钱到账后,对方以收取管理费和保证金为名,要求姚某通过微信转账回4533元,并约定每周还款2134元。
姚先生说,工作人员口头上说月息不超过3%,实际月息超过40%。签合同的时候,工作人员没让他仔细看。后来在还款过程中,他才发现,在他签的一堆合同和说明书中,双方都约定了苛刻的违约责任。如果每周三两点前还款,哪怕超过一分钟,也要收200元一天的违约金。如果出借人派人上门收取,收取500元。
如果还款还未还,对方会通过自己当时留给借款公司的手机通讯录和微信通讯录,逐一给自己的亲戚朋友打电话。姚先生忍无可忍。
过完年,对方催还款。因为工资没发,姚先生很难还上欠款。借款公司的周“帮”他想了一个办法:把姚先生介绍到同一栋楼的另一家公司借钱,还清之前的债务。拆东墙补西墙,这也是姚先生的无奈。
但是,这家公司和上一家公司一模一样。姚先生借了8000元,实际拿到的钱只有6675元,分16周还,每周815元。最终,姚先生的还款已经远远超过了欠两家公司的本金,但由于利息越来越多,无法正常还款。接着,姚先生又被介绍给了另外三家借款公司。短短两个月,姚的债务迅速积累到6万多,实际只有1万元。
诈骗团伙被摧毁
警方找到了这些公司的几十名受害人,他们都表示是冲着“无抵押、无担保、利息低、贷款快”的宣传来的。实际贷款后,他们发现利息远远超过了当初的承诺。
以姚先生为例。他借了16000元,实际只拿到了11467元。还款时间12周,即3个月,每周还款2134元。如果算利息的话,要花14141元,相当于年贷款利率535.85%,也就是借1万元一年要花5万多。
许多受害者都是资金短缺的人。一旦他们不还钱,就会被推荐给另一家贷款公司还款,导致贷款越来越多。
在梳理了几家公司的资金流和电信流后,警方摸清了一个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套路贷”团伙网络。查明这些所谓的贷款公司通过制造民间借贷假象、制造资金跑路等虚假支付事实、故意制造违约或任意认定违约、通过转账单账户恶意提高贷款额度、软硬兼施“讨债”等手段进行诈骗。
根据前期侦查安排,6月初,梅溪派出所组织50名警力对新华城市广场5个套路贷团伙进行收网,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现场查扣电脑20余台。通过现场电子物证、文件资料勘查,发现受害人200余人,扣押银行卡10张,冻结涉案资金20余万元。
目前,王等11名借款公司实际控制人已被卧龙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发现类似宣称“低息、无担保、快贷”的小广告时要提高警惕,因为很多“套路贷”案件的受害者最初都是被这类小广告所吸引,最终一步步落入陷阱,短时间内积累了高额债务。
(来源:南阳晚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南阳民间借贷,南阳市民间借贷公司":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899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