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收款码借给我,给我老婆付住院费。我不会让你白帮的,我给你5%的手续费……”在柔情和利益的双重诱惑下,杂货店老板把自己的收钱码借了出去。
9月1日,财付通官方发布了一段关于租用个人收款码的视频,讲述了上述案例。视频最后,原本在副食店正常交易的收款码,变成了不法分子洗钱的工具。老板本人也被大量的租码广告骚扰,账户最终被限制交易。
除了发布视频进行提示,财付通官方还详细介绍了新的“推推式”租码模式的流程和风险。在这种模式下,犯罪团伙中的“推人”会在线下挨家挨户向商户收取支付码,声称只是简单无害的现金,并约定每转账一笔向商户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推手”在获得一定数量的支付码后,会将收集到的支付码交给“分级员”,分级员再将支付码分发给网络上实施诈骗的人,也就是俗称的“键盘手”。“键盘手”在网上设置各种骗局,诱骗事主扫码支付,被骗的钱被转到商家账户。
“推送模式”代码租用流程图片来源:财付通
不知情的商家此时成了犯罪分子的帮凶。按照约定扣除手续费后,商家会把收到的钱转给借码的“地推”,而“地推”会从中提取一部分手续费,把钱转给“码摊”,最后流向“键盘手”。几个回合下来,就形成了一个赃款转移的闭环。
北京商报记者今日注意到,早在2019年,多地警方就对租用支付码的行为发出风险提示,媒体也有报道称用户受到“躺着赚手续费”的利益诱惑,无形中卷入洗钱风波或造成自身资金损失。为了防止普通用户收到钱后不转账,不法分子还可能要求用户预先支付一定费用,或者提交个人信息进行“信用担保”。
时隔两年,在“推送模式”的重新包装下,出租收条码的犯罪行为再次引起广泛关注。在博通分析高级分析师王鹏博看来,“推送模式”下的借书码实际上是将原来的线上借书码搬到了线下,围绕借书码的犯罪活动与买卖个人银行卡、电话卡如出一辙。
“聚合支付兴起后,洗钱黑产盯上了收钱码。除了上述模式,不法分子还可能通过网上兼职提成、网上商城等方式对骗局进行各种翻新,诱导用户提供收款码”,王鹏博指出。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收货码”和“洗钱”,发现围绕收集用户收货码的犯罪频发。在文件编号中(2021)晋05 34号山西省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5月17日发布的判决书中提到,某被告人在明知自己在网上从事电信诈骗犯罪的情况下,利用自己与亲友的微信、支付宝、银行卡账户,帮助诈骗团伙转移诈骗犯罪所得资金,最终被认定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图片来自:中国裁判文书网截图。
另一方面,近年来,电商平台购物退款、学生账户注销、贷款账户激活等各种骗局层出不穷。用户意识到被骗后,往往很难追回被骗的钱。在这种情况下,财付通的解释是,犯罪分子在短时间内通过洗钱链条将钱“洗”出来,拆分到不同的账户,增加了警方追踪被冻结账户的难度。
财付通进一步强调,如果支付码很容易被租用,一旦落入犯罪团伙手中,就可能被用于网络赌博中的资金转移、网络诈骗中的诱导支付、违禁品交易等违法行为。所以用户千万不要以为租码就是单纯的帮助套现。如果他们在租用收款码后无意中参与了犯罪行为,支付账户将被限制交易,账户的交易功能可能被永久禁止,并受到法律的惩罚。
王鹏博还指出,除了支付机构要加强对商户的审核和控制,商户要加强对套现行为的防范,普通用户也要加强防范。“个人收款码和账户也有收款和转账的功能。当收到不明来源的大额转账或发现此类催收码时,应主动向支付机构或警方反映情况。”
王鹏博表示,目前监管对这种套现、洗钱的打击力度一直在加大,但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大量用户无意中成为了帮凶。为防范此类隐形犯罪,用户需要保管好个人支付账户、银行卡等隐私信息,不要与陌生人进行各种资金交易。对各种兼职收入、佣金奖励等信息保持警惕,不要盲目相信高利益导致上当受骗。
北京商报记者岳品瑜廖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看好你的收钱码!租借收款码现“地推模式”,是何流程?怎么防范?":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991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