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骗子冲业绩,很多地方已经发现以下骗局要识别!人呆在家里,从天上骗。花样千奇百怪,宅男需要防范。近日,吉安市公安局清苑分局民警接到群众反映,接到诈骗信息。接下来,边肖为大家列举了这些最近发现的电信网络诈骗套路。
富坦的Z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吉安市公安局的陌生电话,让她配合调查。幸运的是,Z女士在不久前警方上门走访时宣传了电信诈骗防范知识。所幸Z女士立即向辖区警方求证,避免了上当受骗。
欺诈套路1
冒充“公检法”骗局
关键词:
涉及违法犯罪,查问题资金,涉嫌犯罪,配合调查,通缉令,逮捕令,安全账户。
犯罪分析意味着:
(1)利用公检法的威信,打破心理防线,让当事人陷入恐慌,失去正确判断。
(2)利用当事人思维中的暂时“短路”,诱导套取银行卡、信用卡等个人信息。
(3)利用当事人提供的个人信息,通过误操作等手段激活银行系统,保护当事人银行卡(“冻结”),进一步击溃当事人的心理防线,消除短时间反应过来的疑虑。
(4)最大限度地切断你与外界的联系,切断你亲友的建议和警告,增加警察警告你的难度和时间。
欺诈方法分析:
这种诈骗利用受害人对“公检法”的信任,震慑恐吓你突破心理防线,在你发呆的时候,他们会上演“请入瓮”的戏码要求你转账汇款,诈骗就成功了。
边肖提醒:
“如果你真的涉嫌犯罪,公安机关也提前告诉你你犯罪了?给你时间逃跑?我已经来逮捕你了。”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QQ、微信等电信或网络渠道办案。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也不会要求公民转账汇款。
最近,新圩某微信群里频繁出现兼职等信息,条件简单,报酬诱人。大部分都是兼职刷单诈骗。好在警方多次普及防骗知识,群众对诈骗信息比较敏感,不容易上当受骗。
诈骗套路2
“单一类别”骗局
关键词:
导师指导,轻松高薪,日薪。
返利,居家,月入过万,兼职。
犯罪分析意味着:
(1)利用即时聊天软件、各大网络平台、短信等方式传播兼职广告。
(2)承诺受害人通过刷单赚取外快,每天结算工资,诱导群众在指定网络平台购买物品。
(3)长期钓鱼往往会把最初的几个小奖励返还给事主,让事主尝到“甜头”。不法分子还会曝光别人兼职的收入和支付截图,然后继续刷大的来拉黑受害者,或者账户被冻结,需要缴纳解冻款、保证金等。进行诈骗。
欺诈方法分析:
刷单诈骗是指骗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借鉴真实的刷单(非法)工作流程进行诈骗。受雇的“刷客”完成刷客交易后,会以系统故障、网络延迟等各种借口,多次要求“刷客”汇款实施网络诈骗。
为什么轮到你用手指赚钱了,你不离开家赚大钱谁还会出去打拼?刷单、刷信誉等行为已经被明令禁止,不属于合法的兼职。广大市民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一陌生人混入福田中学某班级群,换成班主任头像,并声称向学生家长收取信息费进行诈骗。在福田派出所民警的宣传下,家长防骗意识强,迅速识破假班主任的伎俩,避免上当受骗。
欺诈套路3
冒充“班主任收费”骗局
关键词:
班级群,班主任头像,学费,材料费,二维码,付款码,红包。
犯罪分析意味着:
(1)广撒网,搜QQ群,微信群。
(2)混在班级群里换头像,伺机行动。
(3)发布通知、二维码实施诈骗。
欺诈方法分析:
冒充“班主任费”诈骗,主要是利用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和对孩子学习的期望。一般费用不高的话家长不会反复确认,比较容易成功。
一般学校和老师在群里发布二维码和支付码都不收费。应该反复确认和审查集团新成员的身份。不要相信别人发来的信息。最好当面或电话与老师确认付款。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小技巧
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保护个人隐私;
不要轻易相信“领导、熟人”的贷款电话,转账前联系确认;
不要点击各种链接,防止特洛伊病毒入侵手机和电脑;
不要盲目汇款,注意核实收款人;
不要贪小便宜,“网络刷单”都是诈骗!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牢记“五要五不”公式
警惕陌生来电,不要大意。
网络信息要核实,不要轻信。
小心可疑链接,不要搞砸了。
查资金转账,别着急。
一旦上当受骗,报警,不要犹豫。
来源:清远公安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冒充公检法、刷单…吉安已有人中招,请认清以下骗术!":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246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