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真正好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真正好家庭教育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作者: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协会副会长。

2021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里程碑,是新的历史起点。《家庭教育促进法》极其重要,内容丰富,其根本点在于明确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协同支持。这是父母需要理解和践行的法律义务,也是国家和社会需要落实到位的法律责任。

毫无疑问,新时代不仅赋予了父母神圣的责任,也对父母的教育素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和要求,因为新时代需要强大的父母。没有强大的父母,就没有强大的后代,就没有强大的民族和希望。

事实上,面对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一代又一代的父母承担着家庭教育最重要的责任,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健康成长足以证明绝大多数父母是称职的,甚至是有实力的。但是家庭教育指导有一个明显的误区,就是对家长的批评太多,支持不够。很多家长都有很尴尬的回忆,比如被老师骂或者挖苦。似乎孩子的任何缺点都是父母的错。试想,如果父母内心崩溃,家庭教育还有什么希望?诚然,青少年儿童的成长深受家庭影响,但夸大父母的责任并不利于解决问题,也不利于增强父母的自信心。家庭教育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相信父母,相信父母有强大的能力,相信孩子也有强大的潜力。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教会父母如何理性地爱孩子,包括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孩子的权利,划清是非界限等。,最终培养出以幸福为目标的真正健康发展的人。

《家庭教育促进法》在总则第二条明确规定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职责:“本法所称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素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指导和影响。“《总则》第三条也强调:“家庭教育以德育为根本任务”。第十六条还规定了家庭教育的六项具体内容。这些法律原则表明,家庭教育有其本质和特点。是一种丰富多彩的生活教育,用生活实践教会孩子做人,而不是以追逐考试名次、进名校为目标的“鸡宝宝”竞赛。这是根治性切除的指导,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对家长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成长和教育是有规律的。到底什么是强势父母?或者说好父母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或许,基本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陪伴、榜样、发现、尊重、支持、成长。

陪伴

就像幼苗离不开阳光雨露一样,未成年人,尤其是幼小的孩子,非常需要陪伴,他们需要爱和智慧。《家庭教育促进法》确立了“亲力亲为,加强亲子陪伴”的原则。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教养理论告诉我们,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石。没有养育,就没有养育。所以,父母的第一天职就是有爱相伴。请注意,孩子不仅需要母亲的陪伴,也需要父亲的陪伴。

陪伴需要爱,需要体力,需要毅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际奥委会驻华首席代表李红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经典案例。她在天津长大。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她爸爸就每天带着她跑步,直到她高中毕业。12年的陪伴,12年的坚持,即使李红进了大学,后来出国留学,她也一直在跑。李红养成了坚持锻炼的好习惯,成长为一名自信自强、学习成绩优异的大学生。中小学九年可谓成长的关键时期。可能伴随着多少矛盾和坎坷?父亲坚持陪跑,让女儿进入了成长的绿色通道。这就是陪伴的魅力。长期陪伴最大的收获是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杨邦

俗话说,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所以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家风对人的成长影响很大,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形成家风的关键因素。正如洪明博士所说,对于一个人来说,价值观在他的人格结构中占据核心地位,对他的行为、思维、道德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是一个人价值观的摇篮,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是由他的家庭价值观(家风)决定的。因此,父母的榜样作用成了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家庭教育。比如要求孩子自己先做事,不允许孩子自己做事。父母带头读书,影响孩子爱上读书的例子很多。

家庭教育主要是生活教育,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好的生活是好的教育,坏的生活是坏的教育。正如褚研究员所言,与以往只从道德约束的角度反复强调“做人”的旧教育不同,陶行知极大地丰富了“做人”的内涵,以培养“生命力”为基础,以创造理想社会为“做人”的目标。生命力包括“健康的身体、劳动技能、科学头脑、艺术兴趣和改造社会的精神”。《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比如父母热爱生活,能做好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就给孩子树立了好榜样,孩子就很可能热爱生活,甚至愿意做家务。如果父母讨厌家务,家里缺少烟火气,总是习惯叫外卖,家庭生活又穷又无聊,孩子怎么会喜欢家庭生活?更不可能喜欢做家务。国庆节前夕,我回青岛老家给97岁的母亲过生日。因为老人卧病在床,我建议减少在家吃饭的次数,但老母亲坚持“饺子归家”。想起来,我离开家乡43年了,每次回家都很享受这个传统。不仅如此,家里的面条和饺子都有“妈妈的味道”。所以,我觉得老母亲真的是人生英雄,是我们全家的榜样。

法显

我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儿童教育的整个使命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就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首先是发现,好的父母会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和需求,给予孩子必要的理解、帮助和支持。更早发现孩子的潜在优势,是有实力的父母特殊而神圣的使命。没有人比你更关注、更了解你的孩子。你找到谁了?但是,人的一生都是靠优势来发展的,甚至是靠优势来生活的。没有优点的人生,可能是浑浑噩噩的一生。就理论基础而言,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描述了框架。每个人都有8种以上的智能,但每个人的智能组合或优势是不一样的。中国说的“360行最好”也道出了其中的玄机。问题是孩子的潜在优势不容易发现,这不仅需要关心,还需要条件,尤其是丰富多彩的实践。当然,发现孩子的优点有一个过程,从虚假的优点到真实的优点,从小的优点到大的优点。不断的发现就是成长,越早发现,越有可能掌握教育的主动权。同时,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特别注意孩子的自我发现。正是在11岁的时候,我发现了一种强烈的阅读幸福感,开始了改变人生的文学梦。这个发现就像是我心中强大的引擎给了我成长的动力,也像火炬一样照亮了我漫长的人生道路。如果没有这个发现,我很难想象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尊众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最难做到的就是尊重孩子,而强势父母的显著特点就是尊重孩子。比如,很多家长期望孩子进入名校,获得高薪、安全、体面的工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家长最希望孩子选择公务员等职业。然而,当孩子做出与父母期望完全不同的选择时,你又是什么态度呢?青岛一位妈妈告诉我,她女儿高考成绩很好,可以进清华北大,但她选择了一所涉外警察专业的大学,因为她的梦想是做一名现代警察。母亲心里很纠结,但还是尊重女儿的选择。今天,父母应该注意一个变化。随着中国逐渐进入富裕时代,孩子的选择可能会发生明显变化,即不再以求温饱为目标,而是更加关注个人兴趣和梦想的实现。这自然是文明的进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6年提供的调查数据证明了这一点:从2005年到2015年,孩子对学业期望的主要顺序仍然是博士,其次是硕士和本科。但00后对博士学历的期望比90后下降了16.3%,家长对孩子学历的期望也呈现同样的下降趋势,逐渐回归理性态度。(3)教育家蒙台梭利有一个基本的教育观点,就是父母不应该是孩子的塑造者,而应该是孩子成长的帮助者。就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而言,我们应该尊重儿童或未成年人的四项基本权利,即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简而言之,就是“儿童友好型”,优先考虑儿童,最大化儿童利益。当然要看到未成年人的不成熟。尊重孩子不是说孩子只听自己的意见,而是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接受合理的意见,分析引导不合理的意见。比如深圳市翠北实验小学等学校就有很好的家庭教育模式,就是经常召开家庭会议,既保证了孩子参与家庭生活的权利,也解决了很多孩子困扰的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尊重。

支持

孩子是最需要支持的人,因为孩子有丰富多彩的梦想,却缺乏实现梦想的能力和经验。他们最渴望得到成年人的帮助。毫无疑问,有爱心的父母最有可能给予孩子支持,尤其是解放孩子。教育家陶行知有一个重要命题:解放孩子的思想、手、脚、空 time,让他们充分地过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实践证明,孩子的健康成长尤其需要父母的理性关爱,例如,拥有积极的解释风格,摒弃消极的解释风格,因为父母的解释风格对孩子的人格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解释或评判,几乎是父母教育孩子最常用的方式,可以说是家常便饭。童年既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也是犯错最频繁的时期。父母的解释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方向。积极的解释导致自信和乐观,消极的解释导致悲观和绝望。孩子的健康成长还需要父母的另一种支持,那就是成长关键时刻的鼓励和引导。很多时候,孩子已经发现了自己的潜在优势,做出了适合自己的选择,但不一定能坚持下来,因为学习的任何一个方面都离不开克服困难。北大一女生回答:“什么是好爸爸?”他说:“一个好父亲,百分之九十温柔,百分之十冷酷。”这说明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爱,也需要父母的理性。

成长

成长作为强势父母的六大特征之一,最终绝不是无足轻重的,而是尤为重要且具有底层价值的,甚至是新时代强势父母最本质的特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信息世界,面对的是千百年不遇的巨变,面对的是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再厚的家庭墙也抵挡不了社会的影响,没有哪个家长能轻松应对。新时代父母唯一的出路就是陪孩子一起成长,学习再学习,成长再成长。信息社会有许多“后喻文化”的特征,即在某些方面,长辈需要向晚辈学习。所以,学习孩子的优点成为了有实力父母的新特点。

当我们谈到家庭教育主要是生活教育的时候,完全可以理解不是所有的生活都是美好的生活,不是所有的生活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作为强势父母,我们有太多的知识和能力需要学习。我们用一个事实来说明有多少家庭被手机和网游困扰。一家人在一起是什么感觉?一个人拿着手机,家人很少交流,父母和孩子很难说话。可以说,人近在咫尺,心在天涯。作为父母,你的灵丹妙药是什么?北京时嘉小学四年级小学生朱发出倡议:“让我们放下手机,让我们真的在一起”,这是孩子们参与改变生活的美好实践。半年来,1000多位家长响应孩子的建议,放下手机共计54000个小时,即每天晚饭后不玩手机超过两个小时,陪孩子聊天、玩游戏或学习,有效促进了亲子和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尊重孩子的参与权是多么重要。父母和孩子能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这才是真正充满活力的家庭教育。

标签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只要你陪伴,以身作则,发现,尊重,支持,成长,你就是好父母,强势父母。新时代需要父母强大,孩子也需要父母强大。强大的父母是振兴家庭教育的希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真正好家庭教育":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421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