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独立是从有自己的房间开始的。伍尔夫
文/八九零(吴晓波频道)
最近“大城市买房女性激增”的话题被热搜。
一时间,骂声爆棚。有人坦言“房子比男人靠谱”,有人说“经济实力决定买房话语权”,有人笑称“女人买房的唯一障碍就是男人”。
2019年女性住房报告显示,女性购房者占比从2012年的10%上升到2018年的46.7%,几乎与男性购房者占比持平。
除了买房比例,女性买房的实力也是有杠杆的。报告显示,在一线城市买房的单身大龄女性(30-50岁)中,31.5%选择全款,二线城市这一比例高达35.7%。
当然,女性买房热情的背后,是经济实力带来的自信。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中国女性职场调查报告》显示,职场女性整体收入约为男性的76%。2019年,男性平均月收入为9467元,女性为7245元。
此外,另一项数据显示,28-30岁女性购房比例最高。在此之前,女性在职场中成长,随着事业的攀升,经济实力的积累,会很快决定买房。
数据来自上海链家市场研究中心。
结合新闻报道和身边女性买房的案例,小巴总结出热衷于买房的女性基本分为三类:
1.未婚女性,婚前买房(房子在手,心里更有保障)
2.已婚女性,和老公一起买房(推动家庭买房,老婆起关键作用)
3.经济实力强的女性投资房地产(女性高管和企业家的投资眼光和决心不亚于男性)。
针对女性热衷买房的话题,小巴采访了几位大佬。他们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女性买房背后的心理。律师分析了离婚会遇到的房产分割问题。此外,他们还邀请女性代表畅所欲言。
如果说婚姻是个人的独立决定,那么两个人组成家庭后,婚姻就是双方的合作与博弈。
婚姻中,除了双方的合作,夫妻双方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喜好,都希望从中获益。虽然不排除其他因素,但一般来说,人们会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至于谁收益多谁收益少,就涉及到游戏中的分配问题了。那么,这个时候双方都会考虑:怎样才能让我从婚姻中获益更多?这就要看双方在这场婚姻谈判中的“地位”了。
决定“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谈不拢会怎么样”,指的是一旦婚姻破裂,双方能得到什么。
换句话说,离婚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假设离婚会导致一方的情况算不了什么,那么这一方不愿意离婚,不离婚的后果就是,为了维持这段婚姻,他必须把更多的利益让渡给另一方,比如付出更多,吞下更多,等等。
基于这个前提,夫妻双方都希望提高自己在婚姻中的地位。这个职位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个人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这也是为什么女性参加劳动的比例在增加。
在很多大城市,女性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事业,因为如果回家做家庭主妇,一旦离婚就会落得很惨的境地,即使做好家务也不会得到家庭以外市场的认可。女性在事业上的提升,意味着即使离婚,生活也有保障。
那么,买房也是一样,就像女性的个人能力在职场中会不断增值一样,房子本身是有价值的,也有保值增值的功能。一旦离婚,房子就是一种财产,受法律保护。
综上所述,经济越发达,婚姻越不稳定,女性的经济实力越强,希望在婚姻的合作和博弈中获取更多的利润,这也是女性热衷于买房这一趋势背后的底层逻辑。
以前一个家庭真正决定买房的主要是男性,因为男性承担了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是后来慢慢发现,男人买房是理性的,要权衡各种性价比,而女人买房是感性的,基本上喜欢就买。
可惜的是,在买房路上速战速决的多愁善感者,大部分都是贪便宜,基本涵盖了买房中的所有好处,比如早一点上车,不限购,买同小区最划算的时期。
久而久之,男人不得不承认女人买房的方式数量是随机的,但结果却是惊人的,于是慢慢把主动权让给了女人。
而且,没有男人的阻碍,女人买房会更快。
另一方面,近年来女性在物质上越来越自信,在消费上也越来越独立。女人爱买奢侈品,男人爱买数码。但是,房子更像是奢侈品,买需要眼光。所以很多喜欢买房的女性越来越沉迷。
女性热衷于买房的趋势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一些影响。比如在商品房的户型设计上,开发商会把重点放在储物、衣帽间、厨房这些女性使用最多的地方。未来,以女性为研究对象的家居产品研发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房产和婚姻交织在一起,纠纷就多了。婚姻中房产的法律问题比较复杂,其中婚前买房涉及三种分割问题。
第一种:一方婚前贷款买房,婚后共同还款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其对应的财产份额需要在离婚时由登记产权方补偿。
比如婚前男方贷款买房,房间里写的是男方的名字。婚后女方在家带孩子,男方收入丰厚,负责家庭开支和银行贷款。
几年后夫妻关系不和睦,因为财产分配问题闹上了法庭,最后法院判决财产归男方,男方给女方一定的折价补偿。房子的首付属于男方婚前的定金支付,但婚后男方的收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所以归还的贷款部分应该属于夫妻共同偿还,不能因为女方不工作就认定不偿还。最终女方享有房屋返还贷款对应的一部分房产价值。
第二种:一方婚前全款买房,婚后想卖掉,所得钱财属于一方个人财产。
更进一步,一方拿着房款买了套房。谁拥有新买的房子?
这要看这套房的产权登记在谁的名下:如果还是登记在这一方名下,还是属于个人财产;登记在另一方名下的,或者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的,成为夫妻共同财产。这其实是一个合法的赠与。
第三种:婚前父母一方出资购买房产,离婚后财产如何分配?有两种情况。
房屋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属于父母对子女的个人赠与,财产归一方,离婚时另一方无权分割。
房屋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的,属于父母一方对夫妻双方的赠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的话,另一方可以得到相应的房产份额。
更复杂的情况是,婚前双方父母出钱买房怎么办?比如婚房100万,男方父母出70万,女方父母出30万。这种情况下,男方会占70%的产权,女方占30%。即按照双方父母出资比例,享有房屋产权份额。
这种情况与产权登记在谁的名下无关。即使男方付出多,女方付出少,女方离婚也能得到相应的份额。需要提醒的是,离婚容易产生财产纠纷,投资凭证一定要保留。
最后说说房本加名行为的法律认定。
婚后,有时一方会要求在房产证上加自己的名字,变成两个人的房产证,这在法律上是赠与。无论房产是婚前个人财产还是父母购买的,即使另一方不出资,加名后房产也成为夫妻共同财产。
很多人办理这个手续很轻松,因为夫妻之间加户口本名字不需要交任何税。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名字的行为,它涉及到很多财产性质的变化。建议你谨慎一点。
无论男女结婚与否,我认为至少应该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婚姻的本质是合作关系,但任何关系都有可能破裂。名下有房可以增加我们婚姻中的幸福感,尤其是女性,手里有房,不慌。
买了房,女人就不用为了找个住的地方而结婚了,也不用害怕在没有栖身之所的情况下委身于痛苦的婚姻。房子也会带来持续的租金收入和不断上涨的投资收益。我也相信永久工是有毅力的。如果他们有房还贷,自然会积极生活,更加努力工作。
当然,女性学历高,修养好也是受人尊敬的点。但这些都是软实力,相对来说,房子是硬实力。
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我将根据自己的经验提供一些建议:
1.买房前考虑城市GDP(重点是人均GDP及其来源)、人口净流入、上市公司数量、服务业占比。
2.最值得去的中国二线城市:杭州、武汉、南京、天津(排名前后)。
3.投资买房不讲抄底,因为房地产是个锅,10年不一定能抄,可以适度追涨。
4.房子要适度滚动,买卖按自己的节奏,不要让钱闲置。
作者|李梦晴|责任编辑|堤丰|责任编辑|郑|编辑|魏丹芝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女性杀夫骗保,女子杀丈夫":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421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