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蚂蚁花呗”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花呗 联合贷款

“蚂蚁花呗”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花呗 联合贷款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来源:北京青年报

央行紧急调查银行网上联合消费贷款。

花芽的相关指标单独统计。

本报讯(记者程洁)昨日,多位银行人士透露,已收到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关于开展网上联合消费贷款调查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据业内人士提供的信息,为掌握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创新情况,央行决定开展本次网上联合消费贷款调查,调查对象为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所涉及的网络联合消费贷款,是指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获取合作机构推送的客户信息,按照约定比例向与其他机构签订的同一借款协议中的同一借款人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

《通知》要求,银行需在今年1月至6月,以及2018年12月末、2019年6月和2019年12月的每个月末上报相关数据,包括:网络联合消费贷款月末余额、当月发放的网络联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当月发放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个人信用卡透支)加权平均利率、月末网络联合消费贷款不良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联合消费贷款月末余额和不良率两项统计中,要求金融机构分别列示“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的合作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在“当月发放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一栏,需要列出与“蚂蚁借呗”合作的利率。

这份调查让人想起7月17日刚刚发布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与其他具有贷款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发放互联网贷款的,应当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的管理机制,并在合作协议中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商业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无放贷业务资格的合作机构发放贷款提供资金,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格的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同时,商业银行应对其投放的贷款独立进行风险评估和授信审批,并承担贷后管理的主体责任。

但总体来看,《办法》对联合贷款的规定比较笼统,实际操作中的细节并不明确。比如联合贷款中“双债权人”的放款比例,违约的处理。

对于央行要求银行分别列出“蚂蚁借花”和“蚂蚁花呗”的相关信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蚂蚁借花的规模较大,在业内具有非常重要的代表地位。

切题

部分用户信息已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目前,部分蚂蚁花呗用户的信息经其授权后已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未同意授权使用花呗的用户暂时不受影响。支付宝客服表示,如果政策有变,不排除以后花呗所有用户都必须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据介绍,如果用户不知道是否有获取央行征信的权限,可以在花呗里找到答案——“我的”——“相关合同及产品说明”。如果产品协议只包含花呗服务协议、芝麻服务协议和产品说明,说明相关信息未接入央行征信;如果有个人用户信息查询提交授权委托书和花花印章及存款协议,说明已经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据悉,花呗在向央行征信系统提交相关信息前,必须获得客户授权。哪些客户会收到相关提示?客服介绍,客户在申请花呗提现或者收到服务升级提醒时,都会看到相关页面。

华远数据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意味着各大互联网巨头的支付贷款系统中的主流借贷产品已经全部完成了与央行征信系统的对接。业内人士认为,这对我国社会征信体系建设非常有利。对于用户来说,不要害怕更多的约束。毕竟,征信系统的数据越完善,值得信赖的用户就能获得越便捷的金融服务。

据了解,蚂蚁花呗和蚂蚁借贷主要通过在重庆等地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向借款人放贷。央行最新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1373.49亿元,占全国贷款余额的13.27%,是全国小额贷款余额最大的城市。

根据《办法》,商业银行应当按照适度分散的原则审慎选择合作机构,制定合作机构导致业务中断的应急和恢复预案,避免因过度依赖单一合作机构而产生的风险。

文/记者程维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蚂蚁花呗”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花呗 联合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919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