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具活力的经济细胞”和“减震器”,承担着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活跃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改善民生、稳定社会、优化经济结构等重要任务。为了发展宜良非公有制经济,宜良县委、县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第一,抓组织领导。为确保全县非公企业积极健康发展,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副县长为副组长,国土、环保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县经济技术局设有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所有入驻宜良的非公企业,无论大小,一视同仁,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做好协调服务。同时,对全县每一家非公企业,县领导要联动,每月召开一次企业项目推进会,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
第二,注重制度建设。一是根据政府机构改革,适时调整充实宜良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领导小组。二是设立宜良县工业园区,将县内重点非公企业置于工业园区直管,配齐工业园区领导班子,全程为非公企业提供良好服务;同时,宜良县工业园区“一园五区”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并获得省工信委批复,为非公企业发展起到了规划引领作用。三是县委常委会议专题学习。在县工程局成立“宜良县中小企业服务站”,核定事业编制3个。四是成立宜良县政务服务大厅,抽调相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为企业手续办理提供一站式服务;对需要到省市办理手续的企业,县里安排专人带领企业跑省内,帮助企业办理手续;同时,建立了“宜良县企业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大大缩短了企业项目审批和核准时间。
第三,注重政策落实。一是省市稳增长政策措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出台后,宜良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宜良县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出台了《宜良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三是结合实际,起草了《宜良县促进招商引资若干规定》,经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即将印发实施;对于所有愿意来宜良投资的企业,除了享受国家、省、市的优惠政策外,还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优惠。同时,对于入驻宜良的企业,无论本地还是外地,始终坚持抓大不放小,始终做到“亲商、助商、安商、富商”。第四,严格把关,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引进的企业必须有技术、有资金、有实力,防止企业占用资源。
第四,抓企业融资。宜良县政府以开投公司和盐城小额贷款公司为平台,通过召开政银企座谈会,为发路联营煤矿协调贷款1800万元,正在为小发路煤矿协调贷款1600万元。同时,协调县投资公司采取入股形式,对茅坪水泥厂进行2000万元资金支持,全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同时,针对全县房地产去库存现象严重,县委、政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化解房地产“去库存”,出台了促进全县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八项政策措施,筹集补贴资金1.2亿,对购房家庭实行300、400元/平方米的购房补贴,使房地产企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已销售商品房1212套13.8万平方米,兑现奖金4830万元。
第五,把握化解能力。为确保及时有效化解全县过剩产能,县政府严格按照要求积极作为,从几个方面化解过剩产能。煤炭方面,自2014年4月16日以来,首次关闭了12对煤矿。现在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计划再化解20%的产能,关闭煤矿6对,化解煤炭过剩产能39万吨/年。硅产能方面,引进四川西昌工业硅生产合作方,对宜良县创业矿业有限公司原有设备进行改造。现在工业硅已经生产成功,工业产值预计达到每年4000万元。水泥产能方面,在企业多方融资5000万元购买设备的基础上,县开发投资公司注入2000万元股份对原茅坪水泥厂进行技术改造,现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正常生产后,年产值3.1亿元,税收4800万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彝良县总工会,彝良县政协":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028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