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的家属们,这杜鹃花是我们的畅销产品……”夏日至日,我们走进位于周宁县四桥乡板坑村的福建天蓝蓝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播正在通过天蓝蓝花之乡Tik Tok的直播账号推广杜鹃花。
鲜艳的杜鹃花和专业的主播吸引了直播间的观众数量飙升。“现在,公司的大部分销售额都来自直播。这种方式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大山深处的杜鹃花也可以遍地开花。去年营业额达到5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王永光说。
作为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周宁县积极探索农村电子商务模式,依托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破山区农业发展瓶颈,开启“云上致富”密码。
从线下到“云”的产品
这几天,在周宁友宇投资有限公司的仓库前,工作人员正忙着将一箱箱包装好的土豆装车,销往各地。
“这些土豆主要销往福州、上海,最远卖到黑龙江。目前线上一天差不多有500单交易,占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二左右。”公司负责人黄表示,公司自2021年成立以来,已成功搭建对接12个电商平台,帮助周宁高山云雾茶、周宁高山马铃薯等农特产品到达千家万户。
周宁是传统农业县,盛产马铃薯、茶叶、葡萄、花卉等特色农产品。曾经,由于销售渠道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当地的优质农产品无法走出大山,卖不出好价钱。
好货在山里,市民买不到,农民卖不出去——如何解决产销对接问题?依托当地优势特色产业资源,周宁县探索出“互联网+农业”、“电商+基地+农户”的模式,不断加强线上平台和线下资源的整合,完善农村电商体系,让越来越多躲在“闺房”里的山货通过线上渠道“飞出”大山。
打开周宁“万仙桃”商场,周宁高山土豆、自制笋干等商品琳琅满目。“我们平台的注册用户超过2万人,黑鸡蛋、干菜等产品广受好评,远销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万城乐购(福建)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表示,“互联网+农业”模式有效促进了小农户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实现了“农户+企业”的共赢。
如今,周宁友谊、周宁县尚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万城乐购、印象周宁、寻味周宁等电商企业发展壮大。截至4月底,周宁县共有电子商务店铺1508家。
同时,以邮政周宁分公司建立的县域电商物流仓储分拣处理中心和电商物流配送中心为基础,依托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周宁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实现了全县147个建制村快递全覆盖,周宁农产品“出村进城”更加便捷。
农民从“会种”变成了“会卖”
"我如何找到我的Tik Tok帐户?"“我的视频发布后,如何才能获得更多关注?”在周宁县女农电商专题培训教室里,“学员”们正积极举手发言。
这是最近举办的一个专题培训班。台下70多名“学生”是来自周宁县各乡镇的农民。“这次我学到了很多电商知识。我要种灵芝,把好产品变成‘聪明货’。”培训班学员、七埠镇七埠村村民陈红涛高兴地说。
在周宁,“卖农产品找电商”已经成为很多农民的共识。但是,很多人并不擅长如何“触网”。周宁县本着“着眼实战,马上用”的原则,以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合作社负责人、返乡创业大户为主要对象,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班助力乡村振兴”、“电子商务后备人才孵化培训班”等。,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电子商务培训。从2020年到2022年,全县共举办电子商务培训30余场,培训3500余人。
“有专业的导师教我们掌握搬运货物的技巧,让我们对农产品‘触网’充满信心。”春池镇春池村村民许淑萍说,作为返乡创业的“新农民”,她希望通过电商平台真正打开葡萄、锥栗等特色农产品的销路,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
在此基础上,周宁县还积极建设电子商务孵化平台、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等。,用于物流仓储、办公、培训、县级特色产品展示,委托福建思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为入驻的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人提供孵化、技术指导、运营、推广等服务。目前已有13家电商、12名大学生创业者入驻。
“下一步,我县将加快培育电子商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举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真正实现‘农民成为主播,手机成为农具,直播成为农活,数据成为农资’。”周宁县工信局事业管理股股长林浩说。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周宁土特产,福建周宁特产小吃":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250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