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手机和电脑的连接,帮助2000公里外的西双版纳景洪二中的孩子们学习英语,这也是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一直在做的事情。为了保证在线英语教学的全覆盖,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医院这几天推出了一个名为“心翻译云南”的小程序。通过这个小程序,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在线提交申请,通过面试后,可以与受助中学生对接,进行教学指导。
得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景洪二中的孩子们推迟了开学时间,落下了很多作业。作为一名老志愿者,浙江大学学生吴欢心急如焚。她准备再次参加西双版纳的在线英语教学,通过“云课堂”为当地孩子提供英语课程辅导。
打开小程序。浙江工商大学学生点击“我要帮助TA”,填写信息报名志愿服务。西双版纳景洪市第二中学的学生可以点击“我要上大学”进行注册,他们将获得匹配的“辅导员”进行学习。
“这个系统不仅仅是为了方便注册,它可以将中学生与大学生匹配起来。”发起这一公益项目的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李豪表示,当大学生志愿者通过面试成功成为导师后,可以通过这个小程序了解到求助者的信息,并互相协商上课的时间和方式。"
去年年初,李豪在云南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后,萌生了将教学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想法。他说:“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第二中学师资短缺,学生学习内容单一,很难接触到课外英语知识。我们这里的英语专业,正好可以帮他们做线上教学,给他们送去暖心的辅导。"
浙江外国语学院和景洪二中开展的“云特长班”是去年开始的。目前有169名学生分批给西双版纳的孩子上课。而微信小程序搭建志愿者与受助者之间的桥梁还是第一次,这也为“云教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少帮助。
“无论是从灵活性、管理便利性还是未来发展的角度,小程序的建设对活动的开展都是大有裨益的。”李豪说,孩子们在“云端”上课,“特殊班”是“硬核”。疫情期间,教育部门推出了“停课不停学”的网络教学方案,正好可以服务有学习需求的中学生,让孩子呆在家里不浪费时间。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生白宇翔是此次公益活动的第一批“辅导员”。说起这一年的教学经历,他有一种特别的感受:“疫情发生前,我们都是在学校机房和当地的孩子一起集中进行云教学。辅导是一对一的,经常没有足够的座位或‘辅导员’,所以有些中学生不能按时得到辅导,所以我们只能在周末给他们补课。”
今天这个小程序平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李豪说:“网上报名不仅可以增加辅导员队伍,还可以把辅导员从空和时间中解放出来。无论在哪里,大学生志愿者都可以支教,同时也不会因为档期而错过志愿服务。”据悉,报名平台上线不到三天,就有近300名大学生申请成为“辅导员”。(通讯员林晓颖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闫洪峰)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浙江商学院事件,浙商大校长":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695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