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立足发展新阶段,积极承担首都银行责任,紧紧围绕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融入首都高质量发展大局。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银行强化首都银行定位,不断加大对“两区”建设、城市副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的金融支持,加快普惠金融发展,不断擦亮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绿色金融的鲜明品牌。公司整体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零售业务转型取得重大突破。
未来,北京银行将进一步加快转型,强化“商业银行+投行”、“融资+智慧”、“线下+线上”的综合服务能力,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金融动能。
全面服务首都的重大战略
北京银行紧跟政策部署,全力服务“两区”建设。北京银行将服务“两区”纳入全行“十四五”期间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将“做好两区建设金融服务工作”确立为2021年总行层面重点调研课题,主动对接政府机构和监管部门,积极落实工作要求,深入贯彻“两区”建设政策方针。
据悉,北京银行优化网点建设,设立21家文化创意特色支行,完成北京自贸区4家支行更名,进一步整合专业人才、信贷资源、专业运营、创新试点、科技赋能,发挥特色网点金融效能;升级“两区”金融服务方案,先后发布北京自贸区金融服务方案1.0版和2.0版。在交易会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上,发布“自由贸易汇聚,跨境电子金融”北京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两区”客户量身定制全链条自由贸易金融服务;紧跟政策实施步伐,稳步开展“两区”创新产品研发,在北京首批自贸区推出NRA外汇账户即期结算业务,推进与海关总署、地方电子口岸接入海关“单一窗口”项目,跟进本外币账户整合及相关政策,继续推进跨境电商项目。
同时,北京银行发布《北京自贸区及优质企业外汇业务准入实施细则》,进一步落实贸易便利化。北京银行通过跨界的专业产品和优质服务,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北京“两区”金融建设向纵深发展。
北京银行紧扣区域布局,全力服务城市副中心建设。根据城市副中心“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城市副中心将保持每年1000亿元以上的投资强度,计划五年实现投资8000亿元。北京银行紧跟城市副中心发展规划,全力服务重点区域项目建设。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北京银行累计向通州区项目提供授信519亿元,为职工周转房项目、城市副中心集体土地项目、城市绿心项目、北京国际度假区环球主题公园、凉水河环境综合治理、萧太后河(环球影城段)改线工程等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北京银行紧跟国家战略,全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银行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相关要求,围绕京津冀非首都功能和重点项目,全力提供金融服务。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北京银行支持动物园四达大厦、动物园世纪天乐大厦等各类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贷款余额58亿元,为北控搬迁重点项目河北新发地农副物流园项目、北京锦绣大地市场搬迁至高碑店新发地经开五金建材市场提供表外融资支持。
统计显示,北京银行为京津冀地区其他重点项目提供贷款,包括积极支持大兴新机场和北京新机场线一期工程建设,支持北京新机场综合服务楼、停车楼项目,支持永兴河北路、大理路、李青路旧线道路、管廊建设等pro 空经济区市政配套项目,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化做出了贡献。
全力提升特色金融服务
立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定位,提升科技金融服务。在发展过程中,北京银行充分依托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区位优势,不断升级科技和金融的供给,制定并推出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服务方案,提出在规划定位、服务对接、专营模式、产品体系、科技支撑、多方合作等六个方面实现全面升级。
据悉,北京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经信局联合发行“高精尖双惠贷”产品,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创新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重大科技计划实施等提供资金支持;与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署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协议,深化知识产权在科技和金融服务中的创新应用;抓住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的契机,加大对“专精创新”小企业的服务,服务北京新三板75%的精选创新企业和全国22%的精选创新企业。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全行科技金融余额1653.5亿元,较年初增长2.4%。
围绕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丰富文化金融内涵。“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作为国内文化金融领域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北京银行不断加大信贷投入和产品服务创新,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自2021年起,北京银行与北京文化资源中心合作,构建“文化信贷”文化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体系;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发布“漫步北京·网络名人金融支持计划”;与北京电影局签署《关于支持北京电影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创新推出“电影加”版权质押贷款金融产品;支持长津湖战役等多部主旋律影视作品。截至三季度末,该行文化金融余额723亿元,较年初增长7%。
紧扣“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的长远规划,加快绿色金融发展。“双碳”目标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将引发中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广泛而深刻的绿色变革。2021年以来,北京银行紧扣“双碳”目标,加快绿色金融高质量跨越发展。首先是改善管理结构。北京银行总行成立了绿色金融专营部门,分行成立了专职团队。二是发布“绿色金融+”绿色金融品牌。北京银行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碳中和”小额贷款债券,落地“双碳”背景下北京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业务。三是探索特色网点建设。北京银行获批成立通州绿色支行,成为北京首家以“绿色”命名的支行。四是拓展业务合作渠道。北京银行与通州区政府签署绿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与北京绿交所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绿色行业重点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五是实现规模快速增长。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北京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54.3%。其中,北京绿色贷款规模较年初增长61%。
全力帮扶小微企业
多年来,北京银行始终坚持基本建设和产业转型的大方向,全力支持高科技、文化创意等领域的中小企业发展。
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资金链高度紧张。北京银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为企业提供追加授信额度、还款计划变更、贷款不还、延期还本付息等救济措施,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推出专项解决计划“精诚贷——吕雯餐饮振兴扶持专项计划”;与保利影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供10亿元意向性授信及一揽子金融服务,支持其院线运营,帮助影视行业恢复生产;为《嗨,妈妈,一朵小红花》和《牺牲》等热门电影的制作和发行提供财政支持。
在中国接种的新冠肺炎疫苗中,科兴中威生产的“可来福”疫苗占有很高的比例。这背后,还有北京银行贡献的一份力量。
早在2003年非典爆发前,北京银行就与科兴中卫的母公司科兴控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十多年来,北京银行提供了数亿元贷款,支持其疫苗研发、工厂扩建等。,见证了科兴控股从跌跌撞撞起步到发展壮大的全过程。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科兴控股管理层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相关事宜。但由于疫苗研发前期投入巨大,科兴中威作为科兴控股的研发平台,主要从事疫苗研发,收入很少,资金来源成为最大问题。
在了解到新冠肺炎疫苗项目启动相关的资金需求后,北京银行联合总部、分行、支行,第一时间主动对接。仅用三周时间就完成了6000万元的综合授信,并成功为企业发放首笔3000万元贷款,帮助企业快速启动疫苗研发工作。
据悉,北京银行是第一家为科兴中威提供贷款的银行,也是唯一一家为人民银行提供专项再贷款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银行。这笔贷款的利率只有3.05%,综合融资成本只有1.6%左右。
除了为科技文化产业提供融资服务,北京银行还积极为企业提供“智融”支持。
2015年,北京银行成立银行业首个创客中心,2018年成立首个文化创客中心。创客中心定位为孵化器+加速器,创新推出“创业培育工程、导师大讲堂、创业路演、文化沙龙、精品私人聚会、一对一投贷”等多种特色主题活动,努力打造“融资+智融”的服务新模式。
北京银行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帮助小微企业对接投融资资源;邀请行业专家诊断企业脉搏,梳理企业经营问题,为企业发展提出专业建议;邀请大型企业负责人为小微企业答疑解惑,分享经验,帮助小微企业更好更快成长。
面向未来,北京银行将进一步加快业务转型发展,强化“商业银行+投行”、“融资+融通”、“线下+线上”的综合服务能力,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金融动能。(建宁)
编辑:阎石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北京银行强化首都银行定位 助力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700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