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参加金融普惠政策活动。(资料图)钟欣摄
西宁。本报西宁2月27日电(孙睿)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27日公布,2017年青海省社会融资规模1208.38亿元,比2016年多60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近两倍,有力助推了青海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843.21亿元,增加257.03亿元,同比增长4.6%,各项贷款余额6353.05亿元,增加635.89亿元,同比增长11.12%。全年社会融资规模1208.38亿元,比2016年增加600亿元,同比增长近2倍,有力促进了青海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据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介绍,2017年,青海率先出台一系列助推全省经济“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措施,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将更多信贷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满足全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同时,我省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网络普惠、信用普惠、绿色普惠”建设,显著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及性和满意度,有效助推了青海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2017年,全省开展扶贫小额信贷业务,建立扶贫小额信贷尽职免责制度,使“三有无”(有致富意愿和项目、有劳动技能、有资金需求、无贷款和利息拖欠的贫困户)达到54%。
说起小额贷款,家住海北州刚察县果洛村的牧民都会竖起大拇指,用很不标准的中文说:“党的政策好,协会的服务好,牧民的生活好。”
蔡去年被评为信用差用户,刚察联社发放信用贷款10000元,无抵押无担保。贷款资金被用来养肥牛羊。贷款在牛羊育肥饲养过程中赚取了一定的利润,家庭条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2017年,刚察联社继续加大对菜丹家的贷款支持力度,给予其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期限延长至3年。
中国人民银行海北中支支行副行长唐顺新说,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以来,刚察联社已为全县1333户贫困户建立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建档立卡率达到100%。其中,像蔡这样符合“三有一无所有”的贫困信用用户835户,授信额度达到2268万元。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全县村容、村容、村风都有了很大改善,村民信用意识明显增强。截至2017年12月底,联社累计发放贷款16409.3万元,其中不良贷款仅1.5万元,不良率仅为0.01%。“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以来,刚察县的变化,刚察联社董事长刘深有感触。
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表示,通过发展扶贫小额信贷业务,建立扶贫小额信贷尽职免责制度等一系列扶贫普惠政策,不仅解决了贫困户无自主发展能力、无扶贫项目的问题,还形成了产业带动扶贫的长效机制,并加强监管,促进各项政策落实。截至2017年末,全省各类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125.96亿元,同比增长21.38%;其中,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5.88亿元,同比增长64.74%。(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青海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近两倍以上,青海省融资性担保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882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