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遗嘱公证和继承公证什么区别,遗嘱公证和继承公证有什么分别

遗嘱公证和继承公证什么区别,遗嘱公证和继承公证有什么分别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2018-07-19 09:27

作者:记者尹

市司法局昨日一一回应。

同时承诺遗嘱公证期限不超过三个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窗口”,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市评估办、市民情建议征集办、浙江财经大学城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联合推出“问计于民”专栏。

这是杭州最权威的市民参政议政平台。希望大家为我市建言献策。

您的建议和意见可能会提交到市委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办公桌上,为杭州建设世界名城提供参考。

从7月初至今年年底,《问计于民》栏目希望推出十大民生话题。

第一个题目,我们锁定“最多跑一次”。

你对“最多跑一次”的改革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吗?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改进,需要提高?欢迎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谈。

其他九个题目重点是什么?我们也想听听大家的看法。欢迎通过以下五个渠道留言-

2.在“杭州新闻App”频道或首页“问计于民”栏目留言;

3.在快报官方微信(微信号:dskbdskb)下的“问民”按钮中留言;

4.在官方城市快报微博里私信;

5.发送电子邮件至:kbshizheng@163.com。

提出建议时,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反馈。

提出建议

7月5日,都市快报报道了《杭州82岁大叔公证遗嘱,要跑四个部门办五证》,多位市民也反映在公证过程中遇到了麻烦。

看来“最多跑一次”Vs“严格公证”真的很矛盾。

公证为什么这么麻烦?为什么遗嘱继承公证很难“最多跑一次”?在不影响公证法律效力的前提下,如何让群众尽量少跑路?

昨天,市司法局主管公证的领导王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回答了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

公证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办案”过程

随着社会法治进程的加快,公证服务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留学,买房,继承遗产...这些都需要公证的“帮助”。

目前,杭州市共有公证机构12家,从业人员260余人,年均公证业务量23万余件,涵盖国内民事、国内经济,民事、经济领域的涉外、涉港澳台事务。

今年上半年,全市公证行业提供遗嘱公证法律咨询2878次,接受70岁以上老人预约登记1263次,完成遗嘱免费公证751件。

什么是公证?很多普通人认为公证就是简单的在白纸上写一份证言,然后加盖公证处的印章。

这个不会错,但这只是公证的“结果”,公证最大的难点在于“审查过程”。

从法律上讲,公证制度是一种预防性的司法制度,公证的根本功能是预防。公证审查就像一个非常严谨的“办案”过程,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公证文书一旦制作完成,就具有准司法文书的效力,高于一般证据,有的需要管理十年二十年。如果公证过于简单,看似给当事人带来了方便,实际上却是一个隐患。事后发现公证有问题,会给当事人造成很大损失。正因为如此,公证员必须对人民负责,把好法律关,防范风险第一,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公证有严格的审查规定。

公证业务主要依据《公证法》。另外,根据不同的公证业务,需要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

《公证法》对公证程序中的审查环节有严格的规定,需要审查当事人的身份、申请公证的资格以及相应的权利;提供的文件内容是否完整,意思是否明确,签字盖章是否齐全;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是否真实合法等。

同时,《公证法》也明确,公证机构对申请公证的事项和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需要核实的,应当核实,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法予以协助。也就是说,当事人也有义务积极配合审查。即使是普通人提交证明材料,公证员在审查过程中也必须对疑点进行调查核实,所以存在要求当事人回去补充相关证明材料的情况。

比如,在实际办理业务中,公证处多次遇到当事人为了继承财产而故意隐瞒事实的情况。在公证的过程中,一定要严谨,所有的疑点都要一一澄清。这是对当事人和其他继承人负责。

遗嘱公证与继承公证的关系比较复杂。

并不是所有的公证事项都实行“最多跑一次”,最明显的就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遗嘱公证和继承公证。

这种公证往往涉及重大财产分割,各种关系盘根错节,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具有个体性和复杂性。

比如实践中,100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杖来到公证处办理已故子女财产继承公证;当事人为了继承财产,故意隐瞒死者父母健在,或者死者父母在死者去世后死亡。有时候,当事人会故意隐瞒死者有养父母,或者与父母形成寄养关系。当然也有独生子女不能顺利继承父母遗产,需要舅舅、叔叔、阿姨、叔叔到场签字的情况。

所以办理这样的公证,需要反复反复的取证、判断、筛选,很难一次做到。

市司法局推出“最多跑一次”的“杭州方案”

公证需要很多证明材料,其实是必须的;如何让老百姓办事方便?在完成司法部要求的“四类九项”[出生、身份、曾用名、学历、学位、职务(职称)、资格、证书(执照)、文字匹配]的前提下,杭州市司法局推出公证“杭州方案”。

延伸服务。如全国公证处新增生存、住所、经历、无犯罪、有犯罪、未婚、无婚姻记录证明、婚姻、亲属关系等9项涉外公证事项,实行“最多跑一次”;桐庐县公证处增加了拆迁安置房分配协议公证,实行“最多跑一次”。

延迟服务。如遇办证高峰,各公证处办证窗口都有相应的应急分流措施。为下班时间还没叫到的排队号提供延时服务。州、钱塘等公证机构也实行周末值班制。对于特别紧急的突发事件,如死亡、丧事、出境、意外、涉外公证等,会当场取证。提供预约上门服务,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开通绿色通道。

延伸服务。有条件的公证机构尝试开发网上办证系统,开展网上办证、网上预约、网上咨询等“互联网加公证”服务。比如东方公证处的“自助办证系统”,可以通过自助机器扫描向内部办证系统提交相关信息。临安公证处拓展电子存证业务,与市场监管局联合推进辖区商事登记公证合作,实现“一键公证”。

此外,杭州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还设立了公证处。目前已安排国家、东方、西湖、钱塘四家公证处轮流在中心提供服务。市内公证机构向当地行政服务中心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派驻公证员,并在仙林、江村、转塘、下沙、大江东设立公证服务窗口或办证点,常年定时值班,提供服务。

在全市建立公证“信息库”。

“我们的目标是让老百姓尽量少跑。”王说,在“最多跑一次”的大背景下,人民群众对公证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司法局正在积极想办法深挖潜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提升公证服务能力,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或不跑路也能享受公证服务。

目前,市司法局正在配合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牵头的“公证信息采集”项目,计划在全市建立公证“信息库”,方便用证部门及时准确地调查核实公证信息,办理相关政务,实现跨部门“最多跑一次”。

同时正在积极申请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的权限,开放相关政府信息(如犯罪记录、户籍信息、家庭关系信息、婚姻信息、房产信息等)的查询。)发给公证员,方便公证员查询办证所需的各种资料,减少公民提供证件和证明材料的数量。

接下来,我市公证行业在“四类九项”公证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事项范围,深化“最多跑一次”的改革要求。

市司法局也明确表示,将继续完善遗嘱公证,引入预约分流制度和限时办结制度,根据公证机构受理预约数量统一调配公证资源,承诺办理时限不超过3个月。

同时,杭州首次将小额继承免费公证限额从5000元提高到10000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遗嘱公证和继承公证什么区别,遗嘱公证和继承公证有什么分别":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894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