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一些人或经营主体透支信用卡,或向金融机构进行信用贷款或抵押贷款,因收入水平下降等原因导致还款困难,产生违约。“过去两三年,受经济形势影响,每个金融机构都有相当数量的信用卡和贷款违约者。如果这些纠纷都进入诉讼程序,司法机关的压力会很大。”泉州中院相关人士介绍。针对这一问题,今年2月底,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市中院、人民银行等8个部门联合成立了金融纠纷综合调解中心。中智本着“调解先行,诉讼垫底”的原则,运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从金融机构源头减少诉讼量,调解率比传统模式高出近4倍。
□泉州晚报记者黄敦亮子通讯员
“一个窗口”接受“闭环”处置
按照“一个窗口”受理、闭环处置的流程,调解中心分为金融纠纷协调区、多元纠纷解决区、司法保障区三个区域。
第一站金融纠纷协调区,是一个很大的平台办公间,已经进驻了我市29家银行的68名工作人员。在人民银行泉州中心支行的监督指导下,通过智能平台,工作人员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联系“信用卡、小额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四类逾期案件当事人,督促当事人按规定履行义务。对于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工作人员会直接与其协调,或者通过一键系统将案件转至多元纠纷解决区,由纠纷解决区的调解员与其协商解决。“金融纠纷协调区起到了类似金字塔底座的作用,小额信用卡违约等相当一部分案件都是在这个工位上解决的。”丰泽法院金融审判巡回法庭庭长吴新柱告诉记者。
对于较为复杂的金融纠纷,工作人员会引导当事人通过调解解决,即进入第二站——多元纠纷解决。这里有六个调解室,由泉州银保监分局牵头。首批从金融机构中选派5名专职调解员,采取视频连线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调解。与诉讼相比,调解因其过程简单、时效快、无诉讼费用负担而成为大多数当事人解决纠纷的首选。前不久,市民石先生来到这里,解决了一件烦心事。几年前,他用自己的房子做抵押,从某银行泉州分行贷了108万元本金。由于疫情原因,经营困难,贷款逾期。专职调解员主持诉前调解,通过耐心解释和说理,促使双方就涉案贷款达成分期付款的调解方案。
金融纠纷中被告的困境是多方面的,并不是所有的都适合多元调解。对于无法调解的案件,银行工作人员会通过调解平台的一键转档功能,将案件转入诉讼程序。
调解中心的司法保障区是为金融纠纷提供“诉讼底”的终极驿站。在这个地区,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有庭审,驻扎在丰泽法院金融巡回法庭的法官忙得不可开交。据统计,截至5月10日,泉州金融纠纷一体化调解中心三大功能区共处理金融纠纷4902件,调解率比传统模式高出近4倍。
部门联动联合调解的专业权威
"输入的案件总数为28,891件..."近日,在调解中心的金融大数据分析中心,大屏幕实时显示着调解中心的运行情况。“其实我市法院案件很多,一直都有金融纠纷案件排队等待诉讼。”调解中心的工作人员说。随着银行机构的全面启动和宣传,将会有更多的金融纠纷进入调解中心系统。如何解决这么重的案件,跑出调解“加速度”和高质量?除了依靠调解中心的工作人员,部门之间的联动也是重要保障。
据悉,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泉州中心支行、泉州银保监分局、市中院分别负责不同板块,其他部门根据各自职能特点提供充足资源支持调解,使调解工作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例如,在多元调解团队建设中,丰泽区CPPCC为CPPCC成员在调解中心履职设立纠纷解决室,充分发挥CPPCC成员人才济济、智力密集、人脉广泛的优势,深度参与金融领域纠纷的高效化解。
“在我看来,CPPCC委员在调解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是见证,有时是‘一脚进门’。”丰泽区政协委员洪说。前不久,南安某企业老板被银行要求还一笔500万元的款项作为担保,逾期贷款未还。感觉压力很大的老板,希望银行在利息和违约金方面做出更大让步。参与调解的洪从中立的角度肯定了案件转入诉讼后双方的利弊:由于事实清楚,被告可能承担败诉的诉讼费。经过权衡,被告同意了调解方案。
全过程在线服务,解决“网上”纠纷
调解中心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成果,打造“全流程在线服务”平台,推进纠纷解决“在线办理”。
比如,在金融纠纷协调中,调解中心使用了电话号码智能初筛、批量呼叫等功能;在多元调解环节,运用远程调解、刷脸认证、电子签名等技术,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完成一次可信调解;在审判阶段,调解中心审判组收到立案申请后,将自动审核案件要素,将案件划分为简单案件,批量排期,一键送达当事人,并进行远程审理,实现批量事实和裁判文书的自动生成,大大提高金融审判效率。
记者了解到,根据市金融纠纷整合调解中心收到的案件,市中院将进一步调配司法力量,最大限度地利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不断消化金融纠纷存量,减少金融纠纷增量,进一步满足各方停纷需求,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
未病先防。
受经济形势影响,各类金融纠纷日益增多。传统的金融纠纷解决模式占用大量司法资源,客观上导致诉讼周期长、结案率和执行率低、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放在前面”的论述精神,积极解决我市“诉讼难、执行难”的困境。在市金融纠纷一体化调解中心,全新的纠纷解决方式和高效的运行效率得到了各方好评。
在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未病先防”的前瞻性理念,在金融领域实现预防为主、治理为先。金融机构要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防范金融纠纷和金融诉讼风险的能力,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对于金融消费者,监管部门要建立必要的金融消费保护机制,广泛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加强教育,从源头上增强人民群众合法合规使用金融产品的意识和能力,更好地保护金融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优化泉州金融生态环境。(舒华)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解决金融纠纷的基本途径,金融领域矛盾纠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021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