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宜都。在潘家湾土家族乡梁山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身着土家族节日盛装的西安一家与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一起观看了十九大直播。在他家大门的正中央,有一块“山清水秀”的牌匾,是一家人对幸福的理解。
梁山村,位于雾灵山残脉,是土家族聚居地。村里有77户贫困户,64岁的冼于文平是其中之一。两年前,市里派出的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梁山村,为每个在册贫困人口流转1亩蔬菜基地,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山区无公害蔬菜。同时建成了分布式光伏电站,为贫困人口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以一事一议的形式新建了一条高速公路,山村面貌焕然一新。鲜宇文萍一家也搬到了11公里外的集中安置点,住上了新房,还用无偿贷款1万元,在家里发展蜜蜂养殖。
“清澈的水和葱郁的山是无价的财富”。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被引入土家村,回荡在咸文平耳边。现在,依靠村里的蔬菜基地、光伏电站和家里养的40多箱蜜蜂,仙于文平年收入不低于3万元,日子越来越红火。十九大的胜利让他对小康有了新的希望。
“总书记说,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句话挺好的。以前青山绿水是我们的家训,现在青山绿水是我们致富奔小康的‘法宝’!”西安于文平感慨地说。
门匾是当地土家族特有的文化习俗,也是家风家训的一种传承。在文平的老房子里,有一块“美景”的牌匾。看到过去的青山绿水变成了真金白银,冼文萍一直想把老房子里的牌匾搬到新家。为此,市财政局扶贫工作队请人照原样给他延长了一块,还特意给他送去了。
看着刚刚挂上去的牌匾,冼文萍异常激动:“今天,这个愿望实现了,党的政策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说,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这也让当地扶贫的工作人员有了更明确的工作方向。
市财政局驻凉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孔金说,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利用凉山的山水资源优势,建设发展我们的生态农业,让我们的村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版权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稿件来源:湖北宜都网”的文字和图片,版权归湖北Yidu.com所有,未经本网站同意,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经本网批准的媒体和网站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湖北宜都。com”下载使用。否则,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站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的,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被篡改为“稿件来源:湖北宜都。com”,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
(3)如果本网站涉及版权问题,请在两周内致电或致函湖北Yidu.com。
(4)通讯员对投稿文章享有合法著作权,不得报道虚假新闻或抄袭他人作品,各通讯员对文章真实性负责;通讯员一旦向本网投稿,即表明作者已同意授予本网作品使用权,本网有权删除或修改通讯员投稿!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庆典开张的牌匾,挂上门匾庆盛会好不好":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026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