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贷平台风险的逐渐暴露,多家银行正在收紧或已经终止对网贷平台的资金存管业务。“以前我们银行做几十家网贷平台的资金存管业务。去年开始陆续撤出清理。到目前为止,基本没有做网贷的资金存管业务。”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华北地区一位网贷平台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存放网贷资金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较少。银行已经停止做增量,正在减少和压缩网贷平台的存款数量。“只有少部分网贷平台与股份制银行合作,大部分网贷平台与地方城商行、农商行合作。”他说。
去年9月“白名单制度”实施后,不合格的中小托管银行逐步退出。例如,未进入“白名单”的广东华兴银行宣布,从6月21日起分批清理部分网贷资金存管账户。
此外,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进入“白名单”的安徽新安银行已与近30家网贷平台终止合作;上海银行、北京银行、浙商银行等多家银行也进入紧缩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网贷平台的资金存管业务找不到银行。王新银行、百信银行与多家网贷平台开展了新的合作。”上述华北地区网贷平台人士表示。
多家银行退出网贷存管。
日前,新安银行发布公告称,因市场环境变化及平台自身原因,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经与平台友好协商达成一致,现终止与以下平台的网贷资金存管业务合作。终止平台为聚米科技、户部金夫、赣易贷、迪化创投、信融贷、永和金融。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新安银行获得托管银行资格没多久。2019年1月25日,新安银行宣布,经过4个月的业务论证、系统建设和系统完善,于2018年10月23日迎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现场评估,并对该业务相关的系统、制度和协议进行了检查,最终于2018年11月16日顺利通过评估,成为第42家进入存管白名单的银行。
然而,不到一个月后的2月11日,新安银行发布公告,终止与赢赢金融即Profinet、人人赢金融、知道金融、掌柜金融的资金存管业务。3月,新安银行终止与丁友才、河北金融、易易金夫、农金宝、金瑞龙的存管业务;4月和5月分别终止了与365易贷、尚辉众投、Jinxin.com、龙居贷、信用宝、雪山贷、小诺理财、环市金夫,以及爱健康金融、东方车贷、Woo Woo贷、融足E投、蔡佳猫、华侨宝等平台的存管业务合作。
与此同时,未进入“白名单”的银行也在逐步退出此类业务。今年6月10日,华兴银行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加强账户管理,引导客户合理安排和使用账户资源,6月21日起将分批清理部分网贷资金存管账户。
根据华兴银行公告,存管账户余额为零,2018年4月30日前未升级且与华兴银行终止合作的部分点对点借贷平台网贷资金存管账户将被清理。同时,清理操作后的网贷资金存管账户将无法办理任何业务。
早在2018年,贵州银行就表示,因业务转型,将于当年3月底前全面退出网贷平台资金存管业务。今年年初,上饶银行终止了与部分网贷平台的合作。上海银行、北京银行、浙商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在加紧开展网贷存管业务。
华南某网贷平台人士表示,目前网贷行业不确定性很大,银行不愿意涉足,怕影响银行声誉。
“网贷平台存在很大的信息不透明,信息披露存在很多问题。银行无法深入了解平台的情况。接受资金存管相当于给平台背书,容易给银行带来麻烦。银行宁愿不做这项业务,也不愿带来风险。”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告诉记者。
欧阳日辉表示,网贷平台要想得到银行的认可,只能以高度透明的方式向银行披露自己的信息,接受银行的最佳调整。
Sack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世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资金存管业务不赚钱,还面临声誉损失的风险。这是很多银行打算退出网贷资金存管业务的主要原因。对于银行来说,资金存管业务并不划算。随着监管的收紧和网贷平台的曝光,能存管资金的网贷平台越来越少,从去年初的2000多家下降到目前的800多家。”
王世强表示,目前银行从事网贷资金存管,一般会对合作平台进行资质评估,网贷业务必须合法合规。未来网贷平台数量会下降。平台在选择存管银行时,应尽量选择合作网贷平台较多、在白名单中的存管银行。
“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资金存管成本一个季度就是几百万,平时的系统维护和Bug修复都要另外付费。当然,知名的存管银行在网贷平台的业务中起着主导作用,这也是一些网贷平台宁愿多花钱,也要找有实力的银行进行存管的原因。”某网贷平台人士表示,如果更换资金存管银行,不仅对平台信誉有影响,平台还需要额外花钱在新的托管银行搭建新的系统,且原托管银行的系统无法迁移。
助贷模式或为平台出路
7月18日,陆金所宣布停止网贷业务并转型,称其P2P业务正在积极响应和配合“三减”的监管要求,现有产品和客户权益不会受到影响。
今年3月,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突然宣布清算计划;6月,在美国上市的信而富宣布,由于监管变化和P2P市场的不确定性,正在停止相关业务,转型为助贷业务模式。
“网贷平台一直在尝试向助贷模式转型,但银行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引流。银行需要平台提供真实的信息及其来源。”欧阳日辉表示,从事放贷的机构可以分为两类:纯放贷机构——有金融牌照的引流机构,提供信息服务,充当贷款中介;联合放贷机构——以部分保险机构、融资性担保公司为代表,以资金与金融机构联合放贷。目前,在贷款援助的风险承担机制中,大多数情况下,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是最终的风险承担者。
欧阳日辉表示,助贷机构的发展应该局限在信息中介的范围内,不能触碰资金和信用,不能成为最终的风险承担者。理想的放贷模式是,放贷机构同时向持牌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和数据,金融机构自己对客户进行筛选和判断。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促进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利于助贷业态的健康发展,避免网贷发展的混乱局面。
对于网贷的转型,王世强表示,除了助贷模式,还可以通过收购互联网小贷牌照、参股消费金融公司等方式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但这些转型路径只适合股东背景强或者资金实力强的平台。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网贷公司退出市场,网贷行业全面退出":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742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