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丹东3家生产防护服企业,丹东抗疫

丹东3家生产防护服企业,丹东抗疫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来源:经济日报

Left:12月5日至6日,首届中国(丹东)服装周2020暨防护服产业博览会在丹东举行。图为模特在服装周展示丹东服装企业防护服新品。刘海东摄(中经视觉)

右图为丹东防护服企业生产线。刘海东摄(中经视觉)

从一件到每天百万件,辽宁丹东防护服产业的崛起只用了半年多时间。如今,丹东的防护服产量占辽宁省的80%,出口占全国的15%。本来是在关键时刻被勒令转产,没想到却顺势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在市场整体下滑的形势下,今年前9个月丹东服装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逆势增长66%,其转型故事也成为一段佳话。

跨境生产转换与时间赛跑。

“我是小‘老虎’吗?”丹东市海河谷服装公司总经理魏亮仍然觉得当初的决定有点草率。那天恰逢农历正月初二,辽宁省紧急部署召开防疫物资调度会,号召当地企业捐赠防护服应急。没有多想,举起了手,丹东华阳服装公司总经理于也接过了“国旗”。

那时候,别说丹东市,辽宁省也没有专业生产医用防护服的企业。生产所需的净化车间,检测设备,生产资质都没有了。“从普通服装换成医用防护服,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跨界。我接任务的时候没想过要面对这么多问题。”接下一个任务的和余开始进入梦乡。

哪里可以买到防护服面料?和余分别给各个供应商打电话,但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优先考虑本地使用,在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结果两人在朋友圈紧急请求转发,终于得到了回应。苏州大排纺织公司准备捐赠。但公司负责人胡伟提出的条件是,政府要出具保证书,保证生产出来的防护服捐赠给防疫一线。

丹东市工信局局长马立即向上级汇报,加盖丹东市政府公章的保证书在半小时内送到了苏州。胡伟非常惊讶,在微信里对丹东的工作效率大“赞”。

双方都在和时间赛跑。李楠是丹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他在正月初五乘最早的航班飞往上海接受捐赠。与此同时,苏州捐助者也争分夺秒将50卷2万米(2.2吨)的布料直接送往上海虹桥机场。

这是一个难忘的春节。企业方面,工人紧急返岗,但车间依然人手不足。政府方面,马带队到企业现场办公,12名驻厂专员负责“补缺”。丹东市工信局消费品工业科科长刘志进,从办理货车交通路线到融资,都尽力为企业服务。

农历正月初七中午,第一批用于生产医用防护用品的面料运抵丹东。当晚,“海河谷”和“华阳”开始生产医疗防护用品。首批5000件隔离衣迅速捐赠给辽宁一线医护人员。和余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他们没想到真正的考验来了。

产业联盟深化合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丹东几乎所有户外运动服装企业普遍遭遇销售困难,不少企业被迫停产,转产防护服成为服装企业的一条出路。但防护服订单爆满,单个企业却很难独当一面,无论是设备还是原材料都无法满足爆发式的市场需求。此时,余和萌生了建立防护服产业联盟的想法,并与防护用品公司总经理刘永玉、服装公司董事长兰一拍即合。

做就做,四家公司把产能捆绑在一起,把管理层一起派到“海河流域”去工作。统一订单,统一采购,统一生产,统一销售。设备互相调剂,订单与销售渠道共享,剔除总成本后按件支付利润分配。

从此,丹东服装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大订单,生产规模跃居东北第一。伊恩·任勇为他的冒险感到高兴。“很难想象如果防护装备的生产不转型会是什么样子。以前代工怎么可能有独立能力?”

我见过很多产业联盟,但刘永玉觉得松散的合作比不上融入血液的团体。“我没见过不保守商业秘密的团体合作。大家都抢着做,也没人管。联盟的领导人现在比他们的兄弟更亲密。”刘永玉告诉记者,他手头有很多广东的供应商资源,但是连夜跑到机场,发现口罩不够用了,根本买不到。他赶紧叫朋友送口罩,两个朋友送来了8个“珍贵”的口罩。“那时候采购防疫原料不容易。付现金排起了长队,很快联系到了货空发货。我觉得为所有人工作比为自己工作更重要。”采购回来的刘永玉只好把自己隔离在酒店里。

钱从哪里来?最初对隔离袍的无偿捐赠,让联盟企业的现金流更加匮乏。后来改为政府采购,平价销售,一套防护服卖86元(市场价已经超过300元)。资金链即将断裂,企业拿不出钱买胶条。此时,丹东市工信局再次“拍马屁”,报请市政府协调财政部门解决危机。CDB、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纷纷伸出援手,向联盟企业发放无担保低息贷款。就这样,“上气不接下气”的余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

做大做强自主品牌

随着时间的推移,好消息和坏消息接踵而至。国内好消息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坏消息是防疫物资产能供大于求;国际上的坏消息是国际疫情愈演愈烈,好消息是防疫物资市场需求旺盛。

特殊时期扩大产能很有必要。疫情稳定后该怎么办?改用医用防护服可持续吗?国内订单骤减,国际出口认证尚未完成。丹东服装企业该怎么做?于算了一笔账。公司光是获得欧盟认证就要花200万,清洁设备的维护费用一年就要几十万。“其他人认为我们在制造防护服上赚了钱。其实市场翻得太快了,企业压力非常大。”余对说道。

防护服的销售并不顺利。要不要回去代工?产业联盟的领导们聚在一起讨论:代工的利润只有3%到7%,但是自主品牌防护服的利润可以达到7%到15%。“赢得市场的关键是加大研发力度。”余说,国际知名品牌防护服因为做工精细、轻便透气、强度大,从来不降价。丹东服装企业也应该走这条路。疑虑打消了,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创建自己的品牌。他们一方面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拓展国内民用防护服市场,例如满足防化、采矿、军用防护服等非医疗需求。

由于非医用通用防护服价格低廉,市场需求量大,行业标准不统一。“海河流域”和“金奎大”还主动向广东省标准化协会提出了多项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

在产业联盟4家企业的示范带动下,现已有117家企业成员加入防护服产业集群,多家企业获得欧盟ce认证。数以亿计的防护服和隔离衣已经从这里销往世界各地。四大龙头企业前9个月产值突破10亿元,年产值规模跃升至1亿元。

目前,丹东全口径防护服和隔离衣的日生产能力分别为30万件和100万件。从无到有,丹东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防护服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户外运动服装(产业)名城”的丹东市,近日被授予“中国防护纺织品名城”称号。丹东市委书记裴卫东表示,丹东服装企业的转型是企业团结共赢的力量,也是政府长期亲商的回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孙千玺)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丹东3家生产防护服企业,丹东抗疫":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764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