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南日报记者田一龙
本报记者葛李德伟
4月3日出版的河南日报
“已经种植了400,000棵较大的雪松,小雪松正在返回的路上……”仲春的一天,宜川县委书记李新红在彭坡镇万安山附近的一个国家森林绿化点,认真听取绿化进展情况。“全县计划实施国家森林储备工程新增造林11.3万亩,2019年造林任务3.5万亩。用国家森林储备项目的资金流转土地,建设楸树、香椿、雪松苗木基地2.8万亩。”为了早日完成国家森林保护区的建设,李新红鼓励所有部门参与该项目。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和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三农”工作全局的重大战略。去年9月,河南省《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实施。伊川县抓住“森林河南”发展机遇,根据当地地理环境等特点,大力推进国家森林建设,种苗基地遍地开花。同时,根据河网情况,加快廊道绿化。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理念,利用农村综合体和农业合作社的“光环”和“辐射”效应,加快农村绿化美化建设。
详细描述工笔山水画的优美生态图。
“九皋千年不作画,伊河无弦,是古琴。”这是文人对宜川的描述。如今的伊河绿水满溢,白鹭鸟飞,两岸堤防整修一新,廊道绿化如火如荼。一条伊运河绕过九皋,把龙门河分割成洛阳。伊川县是洛阳“建设生态宜居南部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森林河南”重大战略部署,该县围绕市委、市政府“七绿”工程实施,结合目标定位,规划实施了“一轴两带一廊一园百村”总体生态布局。第一轴围绕伊河生态综合治理,打造40公里长、1.5公里宽的沿河绿色生态轴,与陆浑、龙门相连。两带是指北接万安山,南接郑邵高速,东至登封,西至沂水的20万亩生态带。龙凤山至甘泉河20万亩生态带。第一条走廊是1700多公里、3.5万亩道路的生态绿色走廊,主要包括县内公路、铁路、高速公路和县乡道路。一园是结合地域特色的5万亩特色森林果园。白庄是用5年时间实现全县359个行政村的绿化美化。
该县计划在五年内完成35万亩新造林,将全县绿化率提高19个百分点。
梳树致富,造十万国之林。
培养人需要一百年,但种树需要十年。造林从苗开始,苗也是林。为满足全县大面积国土绿化的需要,节约造林成本,伊川县坚持规划先行,苗木先行,以去冬今春绿化造林工作为重点,重点建设苗木基地,规划总面积4.5万亩。目前已完成2.3万亩,年底前将完成全部建设,实现育苗4300万株。除了保证未来五年造林绿化苗木,还能为其他地区提供2000万株苗木。
据悉,国家森林苗圃基地主要参与建设万亩楸树苗圃基地。利用江左镇48个大棚“腾笼换鸟”,前期在10个大棚培育1000万株穴盘苗,然后通过出苗繁殖的方式移栽到田间。建设1万亩香椿苗木基地。以林苗一体化的方式,在牙岭镇流转土地700亩,江左镇流转土地600亩,进行香椿、臭椿大田播种育苗,建设雪松苗木基地8000亩。郑州至邵洛高速公路沿线流转国家储备林项目用地8000亩,从云南、江苏采购雪松苗木220万株。在林木种苗套种方式上,每亩地种植楸树、油松等国家级保护林木56株,套种80 cm以上的雪松种苗277株。当雪松的幼苗长大后,它们被用于土地绿化或出售。
让我们充分利用第一招撬动农村。
“这是一千亩梅花。今年刚种的,花不多。明年,它一定会灿烂绽放,游人如织。”洛阳邵雍文化产业园负责人王凤奎站在一望无际的梅花林中说。王凤奎是伊川县萍萍乡萍萍村人。在北京创业成功后,他决心为家乡做点事情。去年他回老家时,正赶上伊川县开展“大宣传、大调研、大走访”活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和森林河南的战略部署深深影响了他。后来经过一番考察,他决定根据平等乡邵雍的文化和地域特色,开发建设邵雍文化园。项目占地1.9万亩,覆盖平等乡江沟村、萍萍村、古城村、东村、西村、杨寨村、龙王屯村、王庄村、张旗庄村。项目包括:种植景观苗木花卉、千亩百花园、邵雍文化广场、水系灌溉建设、电网铺设、民宿庭院、农家乐餐饮住宿建设、沟壑景观等。项目建成后,将带动附近地区人流的增加,有效拉动平等乡的经济增长和当地经济收入。项目平台可提供450个永久就业岗位和1200个临时就业岗位,预计每年增加劳动力总收入1100万元以上。民宿院子和农家乐餐饮年收入约500万元,为善于经营的村民提供了创收机会。畜牧、水产、花木养殖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目前,该项目已投资1.2亿元。
动员海外优秀人才抓住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机遇,助力生态宜川建设,实现自身发展,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回国创业,建设种苗基地,发展休闲农业。与王凤魁同为古城村的黄爱聪回乡创业,与他人合作成立了洛阳袁林林业有限公司。他投资3750万元,在彭坡镇培育国槐、香樟、桂花、广玉兰等高档苗木基地2000亩,实现年收入500万元。
在国外漂泊创业成功,回国种树留住乡愁。据统计,全县已有近40人回乡投身林业建设王力可丰奎,种苗基地也在裂变辐射,发展了36个厂,总面积1.2万亩。
农村合作社,我们来种树吧。在伊川县,农民在家门口劳动和植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和集体收入,乡镇采取“村+社+农户”的模式,积极发展种苗基地。先后成立了25个苗木合作社,利用水肥地规划建设了5000亩苗木基地,为村廊绿化、村庄绿化准备苗木。县财政也给每个合作社50万元引导集体经济发展,并给予创业贷款支持。每个合作社规划建设苗木基地200亩至500亩,结合贫困户3万至5万元的小额贷款政策,带动20户左右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参与苗木种植管理获得工资性收入。同时发动群众以土地入股参与合作育苗。坚持苗木品种与廊道绿化、村庄绿化树种相结合,确保满足农村绿化需求。这不仅能为村廊绿化、村庄绿化培育优良品种和壮苗,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奏响生态和谐之弦,奏响美丽发展之歌。
如何让生态变美?如何吸引游客?看一下伊川县的种苗基地发展规划,可以窥一斑而知豹。在建设过程中,经过深入调查和规划,结合地域特点、绿化规模、产业发展等因素,他们注重四个结合:一是与廊道绿化相结合。在高速公路、铁路等主要廊道两侧适宜区域规划建设苗圃基地,既实现苗圃化,又提升廊道绿化价值。洛栾高速沿线5个乡镇规划建设女贞、栾树、红叶石楠等苗木基地1000亩。郑州至邵洛高速公路沿线规划8000亩雪松育苗基地。二是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围绕万安山脚下范仲淹墓、姚崇墓的开发建设,围绕邵雍文化园、平泉山庄等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在周边规划建设苗木基地,为乡村旅游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与经济林建设相结合。围绕全县5万亩名特新经济林建设,各乡镇积极做好种苗繁育工作。例如,牙岭镇委托陕西韩城规划建设10万亩花椒基地,江左镇规划通过自繁种苗建设4000亩梅西山庄,高山镇规划建设6000亩特色经济林基地,九候镇规划建设3000亩高档葡萄基地,吕店镇规划建设3000亩红软桃基地等。,都在进行种苗的自繁自育。四是与人才引进相结合。高薪聘请外地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育苗工作,有效提高育苗质量,保证成活率。从炎陵聘请园林工程师指导邵雍文化园育苗工作,从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聘请树木学教授,从洛宁聘请育苗专家指导楸树基地育苗工作。这些“园丁”都为绿化做出了美丽的贡献。
“推进林业建设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发展绿色,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需要。现在老百姓非常愿意投资造林,绿色银行,已经享受到了金山银山带来的红利。”李新红说。
本文所有照片均由Ge高远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陈余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伊川:建绿色银行为“森林河南”增颜值 造金山银山助“乡村振兴”创红利":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790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