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是最新款,时尚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面对身边这样一个年轻人,你有没有想过他(她)不是富二代,而是在借钱消费的负一代?
对此,法律和经济领域的专家发出警告:对于一些90后来说,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免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压力。
拿到八千工资直接还钱
“妹子,赶紧给我招商银行卡转6000块钱,我明天还你。”就在姐姐说了一个“好”字的时候,李云(化名)挂了电话。后来他在微信上告诉妹妹,当天是他分期还钱的最后一天。“我今天还,明天借出去,就可以还你了。”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李云已经记不清她从姐姐那里拆了多少次钱了。“微信的微贷一个月6000,支付宝的蚂蚁借3000,花呗2000,房租2500。吃饭,交通,水电等。三千元。”刘芸给北京青年报记者算了一笔账。“这16500元差不多是我现在每月的固定支出了。”
刘芸是标准的90后。他从大学开始用花坛,借花坛,但当时额度不高,所以就算欠,也欠不了多少钱。“跟家里要一点,再紧一点,差不多就能还了。”
工作后,李云的消费上升了,小额贷款、蚂蚁花呗、借呗的额度也提高了不少。"加起来差不多有8万英镑。"
起初,刘芸还能“留着”,不敢透支太多。但后来,刘芸发现,从小额贷款上借钱,可以用蚂蚁借的钱来还,只是多了一些利息。“不用找别人借,放款速度也很快。”
于是,刘芸开始大胆使用小额贷款和蚂蚁花呗。几次大额支出后,他突然发现自己在两个平台都没有贷款额度了。他要分期办理所有贷款,勉强还清第一期后,没钱还第二期。李云说,一年多来,他的工资卡似乎成了一个中转站。“工资8000,每次还没热身,我就把钱全还了。”
刘芸觉得这样不好。他申请了一张信用卡,套现,实现资金的流通。但是没想到信用卡额度太低,之前借的钱都用不上了。刘芸这才有些急了。
做一个表格,记录还款时间和金额。
与刘芸不同的是,黄金(化名)一次性小额贷款5万元,然后用信用卡套现来来回回还钱。“利息已经几千了。”
虽然欠了几万块钱,工资也不高,但黄金并不强迫我“节衣缩食”。手机是最新的XS,衣服是名牌,口红买的时候是好几种颜色,香水也是。“跟我消费有什么关系?”
高德做了一个表格,里面详细列出了自己各个平台和信用卡的还款时间和金额。我每天都要看。“我怕会错过。”
在连续几次辗转反侧后,金发现自己欠的钱越来越多,但即便如此,她还是无法“拯救”自己,为此苦恼不已。“后来,我想把它打开。就这么办吧。”但是,只有到了大额还款的时候,黄金才会着急。“很多时候,几乎是不够的。”后来黄金算了一下,这几年的利息支出也达到了几万元。
网贷平台贷款3万利息近2万。
与刘芸和金金不同,徐磊(化名)不仅借了小额贷款和蚂蚁花呗,还借了小额贷款。当他想起那笔贷款时,徐磊心有余悸。"利息太高了。"
徐磊一直在兑现他的信用卡,以偿还小额贷款和借款。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几万块信用卡无法还款了。“我不知道钱去哪了。”徐磊尽了最大努力,但他没有得到足够的钱。他不得不从一个网贷平台借了3万元。他原本想三个月还清。结果他没想到中间会有事。花了六个月才还上,利息也付了差不多2万。徐磊形容自己那几天睡不好,吃不好,害怕平台催债。“整个人精神都很差。”
贷款平台上的钱还清后,徐磊睡了一个好觉,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现在徐磊仍有10多万元欠款,但在家人的帮助下,他制定了还款计划,并按计划每月还款。“还会有其他消费,但大额支出都在控制之中,他不会乱买东西。”
专家预警
贷款一定要认识到风险。
北京史静律师事务所张信年律师认为,超前消费是一种消费形式,会受到贷款平台的营销活动、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个人的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虽然超前消费本身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不在法律调整和规制的范围之内,但它可能包含更为复杂的借贷法律关系。
张信年强调,年轻人仍处于人生的不稳定阶段。网贷平台为了放贷,如果通过任何手段向年轻人传播“超前消费”的观念,通过借钱的方式误导年轻人热衷于盲目、非理性的消费。虽然法律很难介入,但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这显然违背了商业道德。
另外,如果涉及诈骗、诈骗活动,则另当别论,应依法打击。
同时,张信年指出,过度消费、过度消费很容易导致年轻人陷入信用卡逾期、“套路贷”等债务束缚的深渊,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会对学业、工作甚至个人声誉、家庭和社会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至于如何规避这样的法律风险,张信年表示,年轻人其实最需要钱的是学习、社交、恋爱婚姻、养老助老、生活旅游等等。,而且他们面临很多迫切的需求,却经常入不敷出。社会应该为年轻人创造更多改善福利、升级消费的制度空,通过宣传教育明确过度消费的类型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让年轻人理性起来。
张信年律师最后提到,如果遇到“套路贷”、诈骗、侵犯个人隐私、非法逼债等违法行为,要保留好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切不可盲目走极端。同时,面对债务逾期、失信等问题,也要积极止损,向银行、学校或单位反映情况,积极与亲友沟通求助。
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过度负债和提前消费是90后的一些特征。相比于80后的精打细算,有些90后热衷于提前消费也就不足为奇了。“我担心很多90后的年轻人已经堕落到到处借钱过日子的地步,随时有‘破产’的危险。建议90后年轻人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消费观念。说一分钱花一半,有点夸张。至少,他们要学会量力而行,把自己从一个‘消极的人’变成一个真正的有钱人。”另外,在贷款中一定要看清风险,没有认真评估贷款风险的放贷行为,不仅可能导致借款人的悲惨后果,甚至会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伤害。
本组文/本报记者张睿统筹/余美英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超前消费贷款消费,超前消费是不是贷款消费":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907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