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消息(中青日报·中青网见习记者赵)疫情对工薪家庭和小微企业的财务健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于近日发布了诊断疫情对弱势经济体金融健康的影响及政策建议。调查显示,70%的工薪阶层家庭预期收入减少,应急基金储备不足。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的数据,个体工商户、家庭作坊企业、流动摊贩等。现有的家庭微观经济模型涉及3亿个家庭,约占家庭总数的63%。疲软的经济能否恢复或维持财务健康,关系到亿万家庭的福祉。
家庭方面,疫情冲击了工薪阶层的收支预期,家庭应急资金储备不足。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70%的工薪阶层预期家庭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工薪阶层手中近60%的救急资金只能在三个月内维持与疫情前相同的生活水平,只有20%能维持半年以上。
除此之外,工薪阶层家庭的收支管理较差。32%的工薪阶层家庭预期收入入不敷出,但根据他们提供的数据核算后发现,73%的工薪阶层家庭实际上入不敷出,但债务偿付能力相对可控。
企业方面,疫情导致大部分小企业净利润受损,纯线上经营的企业净利润受影响最小。71%的企业主表示,疫情期间,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但纯线上经营的企业中,净利润未受影响的企业比例为32%,净利润有所增长的企业比例为10%,均高于其他商业模式。
疫情爆发后的三个月内,是大多数企业的“生死线”。调查结果显示,微型企业经营中断风险高,对小额稳定贷款需求强烈。65%的企业主表示,自有资金只能维持不超过3个月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58%的企业主表示,所有能够借入的资金只能维持不超过3个月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这类企业资金缺口在100万元以下,企业偏好还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建议,政府、金融机构和弱势经济体共同努力,减轻疫情对弱势经济体金融健康的影响。从政府层面,要重视财政政策的作用,如直接降低运营成本、补贴、发放防疫等措施;金融机构密切关注微型企业的现实困难,有针对性地调整金融产品或服务;弱势经济体也应该进一步增强自身能力,改善金融健康状况。
本文来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企业一年内将到偿还期的长期借款应列入,企业中长期贷款利率是多少":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952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