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兰姐姐
5月17日,绿地集团高管陈军被实名举报与已婚女下属偷情并涉及挪用国有公款、洗钱的消息让整个地产圈一片哗然。根据绿地控股集团纪检监察室5月16日发布的声明,近日,我集团收到一封署名为石的举报信,反映了陈军的相关情况,经初步核实,信中提及的陈军并非绿地集团高管陈军,而是绿地集团旗下京津冀事业部市场部负责人。
公开资料显示,绿地集团确有高管。高管陈军是绿地控股的CEO,同时兼任绿地香港的董事长兼CEO,是绿地控股海外地产平台的一把手。
一点资讯查阅港股公开资料发现,绿地控股持有绿地香港59.11%的股份,是绿地香港的实际控制人。
我们来看看事件的最新进展:
5月17日晚,微博认证名为“sushbs”的用户深夜爆料,称:“她被老公威胁,索赔500万,有家暴……”并表示“她和老公一起花了60 ~ 70万”。....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绿地近年来的第一桩丑闻。2015年,绿地安徽事业部董事长石(后为绿地集团副总裁)因涉嫌向安庆城投原董事长张继林行贿121万元被捕。
比起将绿地推上风口浪尖的桃色丑闻,我们更关注上海最大房企绿地的债务危机。
市值五年蒸发3800亿。
绿地控股作为老牌房企,大有可为。官网显示,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地”或“绿地集团”)是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它成立于1992年7月18日,总部设在中国上海。在中国a股市场整体上市(600606。SH),并且还控股了多家香港上市公司。官网显示,绿地集团,2019年销售金额3880亿元,全国排名第六,上海房企第一。
2015年8月,绿地集团通过金峰投资借壳进入资本市场,并更名为“绿地控股”。再加上自身的国资背景,绿地曾经风光无限:是中国第一家以房地产为主业并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是继上海汽车集团之后第二家成功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沪资企业。在2019年7月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中,绿地控股排名第202位。在房地产主业上,一度表现抢眼。2014年登顶房地产销售宝座,超过万科。
但是相比上市之初25元的业绩,绿地现在可以说是跌到谷底了!截至5月19日中午,绿地控股收盘价为5.56元/股,跌幅0.71%,市值677亿元。相比2015年37.55元的高点,市值蒸发超过3800亿元。
与同期的万科、保利相比,市场对绿地的忧虑显而易见。
上市五年,绿地控股利润翻倍,市值却蒸发千亿,与万科等头部房企的差距越来越大。
2015年,绿地控股上市时,市值为3054亿元。对此,绿地控股董事长兼总裁张玉良曾公开表示,绿地在资本市场的股价与实际情况存在严重偏差。“我们认为它被严重低估了”。张玉良认为,一方面与资本市场对房地产行业整体估值较低有关;另一方面,绿地自身股权的流动性和交易量不足也是原因。股权稳定性太强,股价上不去。
外强中干,短债破千亿。
作为龙头房企,绿地丑闻的影响几何暂且未知,但不容忽视的是,绿地的短期负债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年报显示,2019年,绿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4278亿元,同比增长23%;利润总额306亿元,同比增长2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30%;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93亿元。年末总资产11457亿元,是万亿规模。
虽然公司销售回款仍能保持稳定,但开发产品积压已经超过1500亿元,在上市房企中绝无仅有。曾经,绿地控股的存货基本都是房地产业务的存货。在2015年房企开始的去库存销售高潮中,绿地控股凭借前期库存优势,应该在随后几年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事实并非如此。绿地销售不达标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2019年绿地控股销售额3880亿元,没有达到4000亿元的目标。张玉良解释说,房地产销售业绩和预期之间仍有差距。
2019年,绿地控股房地产业务的合同销售金额达到3880亿元,与上年的3875亿元相比几乎没有增长。在此之前,2015-2018年绿地控股分别实现合同销售额2301亿元、2550亿元、3065亿元和3875亿元,2016-2018年合同销售额增速均超过两位数。但2018年26%的增速刚刚创出新高,销售几乎一眨眼就停了。
在销售放缓的同时,绿地控股并没有提高支付质量。2016年至2019年,公司销售返点率分别为79.41%、79.97%、76.59%和77.58%。一般房企还款率在80%左右,一线龙头房企中的佼佼者都在90%以上,绿地控股再次落后。
与销售不达标相比,年报披露的负债情况不容忽视。2019年,绿地控股有息负债余额为2937亿元。其中,短期有息负债1165.7亿元,长期有息负债1767.7亿元。
报告期内,绿地控股货币现金889.0亿,短期债务与现金之比为0.75,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之比为1.50,均较2018年同期下降,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a股上市房企中,2019年收入过千亿的房企中,只有一家连续五年净负债率超过100%,即绿地控股。据Wind资讯统计,2015年至2019年,公司净负债率分别为273.99%、288.12%、215.03%、176.33%、155.6%,领先于龙头房企。
绿地控股不仅有巨额有息负债,而且短期负债比例也很高。即使短期贷款占比较高,如果有足够的现金覆盖,那么公司可能也不用太担心流动性问题。绿地控股的问题在于,其货币现金无法覆盖短期贷款。
2015-2019年末,绿地控股货币资金分别为438.09亿元、626.83亿元、753.76亿元、810.2亿元和889.02亿元,货币资金规模远小于短期负债659.89亿元、955.38亿元、933.43亿元和937.9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收入超千亿的a股上市房企中,绿地控股是唯一一家剔除预收账款后资产负债率仍超过80%的房企。
年报披露前,绿地控股(600606。SH)发行180亿元公司债券的方案获得上交所受理,公司评级通过本次发行最终获得AAA级认可。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债券发行前,绿地控股是销售规模排名前10位的龙头房企中唯一一家非AAA级企业,公司“AA+”评级已延续多年。
绝大多数销售额过千亿的房企在国内都获得了AAA评级,绿地控股的评级并不容易,甚至为时过早。
从营收规模来看,绿地控股遥遥领先于房企,但盈利表现确实差强人意。是外强中干还是真金不怕火炼,绿地还是需要给市场一个答案。
2019年,绿地控股房地产业务的合同销售金额达到3880亿元,与上年的3875亿元相比几乎没有增长。在此之前,2015-2018年绿地控股分别实现合同销售额2301亿元、2550亿元、3065亿元和3875亿元,2016-2018年合同销售额增速均超过两位数。
2018年,26%的增速刚刚创出新高,一瞬间,销量几乎停止。在销售放缓的同时,绿地控股并没有提高支付质量。2016年至2019年,公司销售返点率分别为79.41%、79.97%、76.59%和77.58%。一般房企回报率在80%左右,一线龙头房企优秀企业回报率在90%以上。拥有规模优势的绿地控股再次“浪费”规模优势。
预收账款增速的下降就是最好的证明。2019年末,绿地控股预收账款3811.46亿元,同比增长略超10%。2016-2018年,公司预收账款增速超过40%。
对此,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不断加强主营业务销售的回款力度,预收账款持续稳定增长。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绿地地产怎么了,绿地后续事件":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061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