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巴塞尔协议iii对商业银行监管资本的规定,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iii对商业银行监管资本的规定,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影响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1.巴塞尔协议三的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欧美国家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的重大漏洞。因此,金融稳定委员会和巴塞尔委员会对国际金融监管框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降低银行风险,增强银行稳定性。由于金融海啸,巴塞尔协议III仅用了两年时间就被一致通过。

2010年12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发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与前两版巴塞尔协议相比,其最新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单个银行层面,重点从资产端延伸到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要素;第二,就稳定而言,关注点从单个银行的稳定延伸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第三,从宏观角度看,关注点从金融体系的健全性延伸到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因此,最新版巴塞尔协议着眼于更全面的角度,从更广阔的维度和视野监管银行风险,体现了银行监管在三个层面的拓展,加强了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在监管内容的发展方面,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发展是提高资本充足率标准,引入留存超额资本和逆周期资本缓冲,引入杠杆率监管指标,同时增加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额外资本要求。在实施新监管标准的过程中,第三版巴塞尔协议要求各成员经济体于2013年1月1日实施新监管标准,并于2015年正式完成资本充足率相关指标。除调整资本充足率相关指标外,增加核心一级资本需满足的留存超额资本,标准不低于2.5%,2016年至2019年正式实施。由于留存的超额资本由核心一级资本满足,最终监管指标增加了两个标准。到2019年,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和总资本的最低标准分别为7%、8.5%和10.5%,这将导致银行一定程度的资本挤压。

除了资本充足率和留存超额资本,巴塞尔协议III杠杆率是对风险资产要求的可靠补充措施。因为杠杆率是资产负债表中总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比率,是衡量债务风险的指标。因此,杠杆率的引入旨在用简单、无风险的防御措施强化基于风险的要求。杠杆率的要求是在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的平行期内,按照3%的最低要求进行测试。

全世界的银行要达到巴塞尔协议ⅲ的相关资本监管指标并不容易。银行必须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现有资本充足率。对于世界不同地区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差别很大。欧盟的银行需要在2019年前达标,需要注入超过1万亿欧元才能达到资本充足率。美国银行的资本状况略好于欧盟,但并不乐观。因为亚洲的原始资本要求已经很高,原始金融资本充足率高于其他区域市场,资本压力相对于欧盟和美国要小一些。自巴塞尔协议ⅲ以来,各国相继制定了相关的资本监管指标来提高资本充足率。2013年7月2日,美联储还批准美国银行实施《巴塞尔协议III》的相关资本规定,承诺为华尔街大型金融机构制定严格的新规。

2.中国新监管标准对银行的影响分析。

2.1巴塞尔协议III在中国

2011年4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中国实施新银行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中国被视为巴塞尔协议ⅲ。《意见》制定了我国相关资本监管指标。明确提出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到2019年全面达标。

同时,将提高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额外资本要求,暂定为1%。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情况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分别不低于11.5%(8%+2.5%+1%)和10.5%。对于杠杆率的要求,《意见》指出,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控制银行表内业务风险,即一级资本占调整后表内资产余额的比例不低于4%,高于巴塞尔协议ⅲ要求1个百分点。

《意见》中的相关监管指标与《巴塞尔协议ⅲ》一致,在资本充足率、留存超额资本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等方面均符合要求。因此,巴塞尔委员会也对中国银行业的资本监管体系给予了积极的评价。2013年10月,巴塞尔委员会提交了中国资本监管规则与国际资本监管规则一致性评估报告,总体评估结论为“合规”。在资本监管框架的14个组成部分中,12个被评为“合规”,两个被评为“一般合规”。

2.2中国新监管标准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根据银监会近年年报数据统计,2010-2012年末我国银行加权总资本充足率在12%以上,达到10.5%-11.5%的资本充足率。截至2012年末,509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全部超过8%,其中工行、建行、中行等系统重要性银行总资本充足率超过9%,只有少数非系统重要性银行触及资本监管红线,基本符合《意见》新标准的相关要求。可见,我国银行业监管标准原要求已经较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较高,需要完成《意见》中的相关监管指标。(数据来源:银监会年报)按照《意见》中提到的杠杆率4%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过去的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普遍超过4%的要求,因此该指标的影响暂时有限。

3.面对新标准中国的对策和建议

面对《意见》中新监管标准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挑战和压力。银行应加强管理,积极推进业务转型,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具体来说,有以下建议:

3.1准确把握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

自2013年初以来,新一届中央政府提高了对经济下滑的容忍度,这意味着其对收紧流动性带来的短期副作用的容忍度也在提高。国务院常务会议曾宣布:“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合理保持货币总量”,表达了从紧的货币基调。在实践中,央行一再坚持从紧货币的实际行动,进一步表明了不放松资金面的态度。所以在2013年的6、12月份,由于央行的坚持,货币宽松的预期彻底破灭,导致银行“钱荒”,整个市场出现短期混乱。

与此同时,2013年6月,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打响了互联网理财的第一枪,随后多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这类互联网金融产品具有随时随地存取、收益高、每日结算支付收益等特点。,受到了众多用户的青睐,因此在市场上迅速推广,影响了一些小额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一些低收益的金融产品的市场份额,对银行业造成了伤害。

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2014年1月银行存款减少近万亿元,这与互联网理财的兴起有直接关系。银行应认真研究对策,解决如何提高理财产品的吸引力,以增加对小额存款客户的吸引力。因此,在这种新的银行环境下,银行应未雨绸缪,充分利用巴塞尔协议2013年至2018年的过渡期,逐步增强消化内外部脆弱性的能力,从而从容面对一切可能的风险,在这种新的银行环境中把握主动,提升竞争力。

3.2积极推进业务转型

业务转型的关键是调整业务结构,包括信贷客户结构、销售区域、产品品种、产品期限等。扩大对中小企业和城乡居民的信贷投入。银行需要关注近年来移动端金融软件的发展趋势。随着近年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移动终端在购物平台上的交易金额和支付金额逐年快速增长。因此,银行需要创新服务,积极发展和完善移动终端服务、网上银行等拓展业务,扩大金融覆盖面,充分调动社会储蓄,为资产业务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3.3提高风险管理能力,降低操作风险。

银行应以新监管标准为契机,梳理和分析以往风险管理框架、手段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建立符合新监管标准、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更加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首先,我们需要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其次,要普及新的风险计量工具,提高风险识别水平和风险计量的准确性;最后,要加强基础数据和信息系统建设,为风险计量工具的应用奠定数据基础。

3.4加强对新监管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跟踪评估。

商业银行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通过日常资产变化实时测算和预测资本充足率变化,根据资本充足率变化提前规划资本补充计划,实施深度、及时、精细的资本管理。监管部门要保证监管的透明和清晰,提高操作和监管的效率。2013年,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正式进入过渡期。各级监管部门要将新监管标准的实施情况纳入日常监管范围,督促银行业如期达标,持续观察和监测银行业各项监管指标的水平和变化趋势,跟踪评估新指标实施对银行业经营的影响,总结分析实施新标准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分析实施新标准后对自身的影响。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并配合监管部门做好监管工作。

4结论

巴塞尔协议ⅲ从更广的角度监管银行业,同时大幅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标准,短期内会对银行业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充足率方面一直保持较高标准,但在新一届中央政府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必须未雨绸缪,积极推进业务转型,才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掌握主动权,提升竞争力。作者:刘奕雯单位:深大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巴塞尔协议iii对商业银行监管资本的规定,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影响":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353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