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动、经济活动;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
经济繁荣,金融繁荣;经济强,金融强。
习近平
海峡金融商务区。
福州日报记者欧阳金泉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邹家华提供。
了解百年来福州金融发展的脉络。
4月22日,“百年红色金融——福州百年金融展”在竹子坊45号院举行。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福州百年金融展除了汇聚金融行业人士,还吸引了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学习、了解、运用金融,提高运用金融工具和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金融展分为“金融是国家重要核心竞争力”、“革命烽火后不忘为民初心”、“赋能金融辉煌发展”、“延续红色基因拥抱新发展”四个部分,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实物等形式,生动展示了中国红色金融发展历程和福州百年金融历史。线下展览将持续到10月,免费向公众开放。市民还可扫码观看“云上3D馆”,体验“邀你游福州百年金融河”H5。
福州金融展“第一”
第一展厅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现在就去做。在各地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走进福州百年金融展第二展厅,观众可以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为民和红色基因的本色。福建红色收藏家洪荣昌说:“红色金融从大革命走来,经过革命篝火的锤炼,有着光荣的传统和优良的作风。”
八闽大地作为重要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老一辈红色金融家情系人民、心系国家,在战争的硝烟中不断探索、前行。中国第一家农民银行——杨娇农民银行、中央苏区第一家股份制银行——闽西工农银行、红色金融史上第一部“银行法”——闽西工农银行章程...
走进第三展厅,记者感受到了“金融荣耀城市发展赋能”的磅礴力量。讲解员说,在这个展厅里,你可以看到福州百年金融的几个第一。千年古城福州的金融业态历史悠久。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州金融业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精神,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新发展、新跨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金融发展速度加快,金融组织体系日益完善。
1951年8月,福建省第一家农村信用社福州新店信用社成立,这是福州农村商业银行的起点。1986年12月,福州第一家城市信用合作社——晋城市信用合作社开业,福建海峡银行由此发端。1988年8月,兴业银行在复兴财务公司的基础上重组成立。
1987年,福州被列为全国第三批金融体制改革试点,福州市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立。2012年,福州市投资促进局(福州市金融工作办公室)成立;2015年,福州市金融工作办公室成立;2018年调整为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保留福州市金融工作办公室。
此外,福州首家村镇银行闽侯民本村镇银行于2012年开业,福建首家全国性国有法人保险公司海峡金桥于2016年开业,福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17年成立。3家政策性开发银行、6家大型国有股份制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省级分行全部落户福州。目前,福州引进的台资银行数量位居大陆省会城市前列。
市民参观金融展。
福州上市公司市值已过万亿。
“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离不开金融“活水”。近年来,福州一直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福州加快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上市公司是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地方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尺。1993年6月,福耀玻璃成为福建省首家上市公司。2017年2月,福建海峡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上市,成为福州首家上市的市属国企。2019年7月,科技创新板、福建第一股富光上市,是首批25家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之一。截至2020年底,福州境内外上市公司91家,市值超万亿元。
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福州金融业在改革开放创新中加快发展,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为建设福地之州、幸福之城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三五”期间,福州与荣臻金融机构签署1.4万亿战略合作协议,累计向福州投放信贷资金5100多亿元,为“一带一路”、“三个福州”、滨海新城、乡村振兴、扶贫攻坚提供了有效的金融供给。福州金融集聚释放新动能,五四路中央商务区、海峡金融商务区、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等金融集聚能级快速提升,形成了保险大厦、律师大厦、私募大厦等税收超亿元的大厦。同时,福州以创新引领新发展。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已公布五批80个金融创新案例,其中12个案例被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为全国第一。首个私募基金综合服务平台、首个全国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合作银行、全省首个普惠性补充医疗保险项目相继落地,福州在多项工作中先行先试。
到2020年底,福州金融业增加值将达到1150.8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1.49%,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0.48%;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达到3.7万亿元。
珍贵的展品吸引了众多粉丝前来参观。
建设海斯核心区的金融中心
第四展厅带领大家走进十四五期间的福州金融。
目前,福州金融业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的精髓。“十四五”期间,将着力打造海斯核心区金融中心,打造数字金融创新、海上金融先行、产业金融发展三大高地,全面服务福州加快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福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篇章。
据介绍,“3820”战略工程提出在福州建设商业金融中心。近年来,《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的意见》、《福州市引进培育金融机构奖励办法》、《关于落实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金融支持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福州市金融精准扶贫四项措施》、《抗击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出台,福州市不断加强政策引导,不断改善金融营商环境。
“十五”期间,福州金融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突出“海斯”核心区的战略引领,服务和融入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大局,打造连接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海斯核心区金融中心。 服务两岸、辐射东南亚、面向国际,努力打造“一个中心、三个高地”的新型金融中心。
打造数字金融创新高地。依托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双循环”平台,高效聚集数字要素资源,推动数字金融创新发展。大力引进金融科技领军人才,加快金融科技基础和应用研究,打造金融科技标准源头。积极争取央行在数字货币方面的试点,探索设立数字资产等新型要素交易机构,搭建“产权转让+投融资+增值服务”的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发挥省会城市的引领作用。
打造产业金融发展高地。加快推进海斯沿线“两国双园”合作模式,探索“产业+园区+金融”联动,加强战略直接投资和并购服务,搭建产业链和供应链国际合作平台。引进区域性或功能性金融总部,设立创新领先的金融业态和产品,发挥资金聚集区的载体作用,激发创业投资活力。围绕区域科技走廊,推进企业股票和债券融资双驱动,打造海斯产业金融生态圈。
打造海上金融领先高地。充分发挥“海斯”核心区和自贸区政策的叠加效应,积极争取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推动本土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布局。推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加快台资板建设,用好“两岸跨境金融服务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推进“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试点。加快跨境金融发展,探索具有“海斯”特色的离岸金融,争取本外币账户和跨境金融管理一体化。
五四-湖东路传统金融聚集区。
★花絮★
特殊货币
你见过75美分的纸币吗?
现实中,我们见过百元大钞,1元和5元大钞,一角和一角,但你见过75分的大钞吗?
1937年10月,陕甘宁边区银行成立。根据国共合作协议,边区没有银行,没有货币。边区政府授权边区银行以光华商店的名义发行2分、5分、1分、2分、5分的对价券,作为法币的二级货币流通市场。之后发行了75美分的大面额辅币,这在中国货币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不仅解决了代币的短缺,而且取代了主要货币。这个面额很奇怪。它的秘密在于,两个是1元5角,四个是3元。
/image-56亿元纸币。(福建江夏学院货币博物馆供图)
60亿只能买70粒大米,你信吗?
你知道的最大面额的纸币是什么?100万亿津巴布韦元,或者越南的50万印尼盾...但是你知道中国有60亿面额的纸币吗?
在金融展上,一张老照片展示了一张面值60亿元的钞票。
福建江夏大学货币博物馆工作人员张林友介绍,这张60亿元纸币是1949年5月国民党政府新疆省银行发行的,是在极度通货膨胀的形势下发行的。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面额的纸币,现收藏于上海银行博物馆。下端还印有“相当于10000元金圆券”的字样,这是唯一一张标注有两种面额的纸币。虽然面额大,但是购买力不怎么样。当时在上海市场只能买到70粒左右的大米!
[责任编辑:马春林]
来源:福州新闻网作者:欧阳金泉邹家华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心得,绘就蓝图奋进新征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401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