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亲姊妹结伙非法买卖公民信息怎么处理,亲姊妹结伙非法买卖公民信息

亲姊妹结伙非法买卖公民信息怎么处理,亲姊妹结伙非法买卖公民信息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日前,滨海公安局潘麟分局经过缜密侦查,成功破获一起电信诈骗案,涉案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在了解犯罪分子如何精准诈骗受害人时,警方发现了一个以亲戚姐妹为首的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团伙,两个月内非法获利30余万元。8月16日,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团伙胡某在武汉落网,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本报记者王

通讯员王超

网贷遭遇精准诈骗。

今年4月,家住德州市临猗县的黄因资金周转困难,在微信群里搜索网贷信息。期间,他联系了一个自称是宜信贷款公司的工作人员,声称可以帮他办理贷款业务。在对方要求下,黄如实登记了相关个人信息。“当时他说等公司总部回来审核通过了就可以放款了。”

过了几天,联系黄某的宜信贷款公司工作人员称,公司回访时,黄某的回答并不满意,审核未通过。就在黄准备再次找贷款公司的时候,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陌生号码。对方自称是宜信贷款公司的工作人员,其贷款审核已经通过。他需要提供电话号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以及手机上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在他们电话沟通的过程中,犯罪分子已开始从黄提供的银行卡中转出资金,先后5次骗取金额6674元。

4月29日,分局刑事打击中心接到黄报案后,经过一个多月的海量信息分析,成功锁定两名犯罪嫌疑人。由于犯罪嫌疑人经常在北京、湖北、河北等地不定期活动,给抓捕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6月5日,潘麟警方发现涉案嫌疑人在山东临沂出现后,迅速部署抓捕工作。6月6日中午11时许,在滨海局相关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专案组在临沂市平邑县某商圈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缴获作案用手机、银行卡、姓名不详的手机卡、POS机等作案工具一部。

审讯中,犯罪嫌疑人称,他们曾是北京某公司的同事,因参与网络赌博被骗数十万元,于是铤而走险,决定实施网贷诈骗来还贷。起初,他们只是假装贷款公司人员给受害者打电话。如果有贷款需求,他们会让事主把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等信息发过来,然后转到他们网上。他们上线时会用受害人的身份信息注册“中国银联快通”app。事主发送短信验证码后,可以在线上扫描商家的app,可以多次转账1000元以下的金额,不保密,在线提现后会被支付一定的金额。

为了快速赚钱,还贷款,两人决定单干。买了5部手机,下载了“中国银联快通”app,然后从网上买了很多公民个人信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用同样的方法诈骗了数十人,直至被公安机关抓获。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追根溯源,切断信息交易网络

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活动十分猖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公民容易购买的个人信息进行通讯诈骗、套路贷、暴力讨债等各种犯罪,社会危害极大。受信息来源、去向不明等因素影响,公安机关准确打击此类犯罪存在诸多困难。黄诈骗案被破获后,亲警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犯罪分子如何知道哪些人需要贷款,这些有需要的公民的个人信息又是如何落到犯罪分子手中的。带着这个疑问,潘麟分局刑事打击中心民警再次前往看守所讯问犯罪嫌疑人,发现犯罪嫌疑人多次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5000余条,包括姓名、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等信息。

“买卖信息的犯罪分子都是虚拟身份,资金复杂频繁,给案件侦破带来不小的挑战。”潘麟分局党委委员、刑事打击中心主任耿继刚表示,鉴于案情重大,潘麟警方迅速成立了专案组。在滨海局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们从海量信息中寻找有价值的线索,梳理犯罪嫌疑人之间的上下级关系,确定河南籍的连丽丽(化名)就是提供信息的“上线”。

7月29日,潘麟分局派出2名民警赴豫开展工作,期间经过100多个小时的视频资料调取、昼夜分析、比对研判,确定了一个由连丽丽、连芳芳(化名)、霍某、宋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组成的犯罪团伙。31日,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办案民警在河南禹州成功将连丽丽、连芳芳、霍某抓获,当场缴获作案手机、银行卡、电脑等作案工具一箱。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连丽丽对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其交代,她在一家贷款公司做操作员,期间发现买卖公民个人基本信息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于是辞职在网上购买了大量个人信息。为了把“生意”做大,她伙同曾在某通信公司工作的姐姐连芳芳、丈夫宋、姐夫霍实施了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罪。“从犯罪分子手中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主要有两类人。以买卖有贷款需求的公民信息为例。有的是为了精准找到客户可以提供贷款的公司,有的是用来作案的诈骗团伙。”潘麟分局网安大队副大队长陈瑞介绍,潘麟警方破获的这起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案,主要涉及买卖实时信息、隔夜信息和历史信息。“信息越新鲜,价格越高。”

据了解,所谓实时信息,就是不法分子在出售当天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每条信息的价格从1.3元到1.5元不等;隔夜信息是指非法交易前一天或两天的信息,每条信息价格在0.5元左右;历史信息是犯罪分子过去非法收集的手机号码等简单信息。每条信息的价格从0.01到0.05元不等。警方现已查明,连丽丽等人在两个多月内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40余万条,涉及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区公民,非法获利30余万元。目前,该团伙已抓获的三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分局采取强制措施,宋已被网上通缉。为彻底切断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网络,经缜密侦查,临时民警于8月16日在武汉将连丽丽的下线胡某抓获,并采取强制措施。此案也在进一步调查中。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亲姊妹结伙非法买卖公民信息怎么处理,亲姊妹结伙非法买卖公民信息":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511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