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好日子结束了。近日,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大规模监管和清除行业乱象将集中在7、8月份,互联网金融业态即将面临大变局。与此同时,上月底,股转系统发布的《分级管理办法》和《关于金融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都将P2P等无证互联网金融拒之门外,互金企业短期内挂牌新三板基本无望。
我以为资本的寒冬即将结束,春天不会遥远。没想到,春风还没到,一股更强的寒流却来了!互联网金融已经冷得瑟瑟发抖,P2P满腹委屈。“我们说好牵手的,你却自己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在风中”,一个忘恩负义的“资本哥”!
监管寒流虽然严酷,但一定程度上冷却了火热的市场,让投资者冷静重新审视市场,让P2P等互金公司进入新的洗牌阶段!监管部门用过哪些杀手锏?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将何去何从?听听作者的详细解释
此次确定向成年人转让股份,全面取缔P2P等无证金融企业。目前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不足。7500多家企业欲抢占融资份额。粥太多,实体不够吃。股份转让给成年人,你们这些金融杀手怎么来跟行业竞争?更何况分层机制即将落地。在这个改革的关键时刻,股转成年人不得不异常谨慎。P2P这两年犯罪太多,承载了很多行业污点,防不胜防!
一、为了维护新三板市场的稳定发展,股转大人亮出了四大杀手锏。
1.关闭主入口:所有将不被接受!
向成年人转让股票的官方公告如下:“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典当公司等大多数具有金融属性的企业处于新兴阶段,其细分行业发展尚未成熟,监管政策有待进一步明确和统一。他们面临的监管形势复杂,行业风险突出。在相关监管政策明确之前,暂不受理其他具有金融属性企业的上市申请。”
在准金融企业的监管中,除了“一行三会”的亲儿子,养子的银行、证券、保险、私募机构,P2P、小额贷款、商业保理都是被遗弃的野孩子,股转大人首先残忍地关上了前门。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目前,P2P网贷平台共有4080家,倒闭和有问题的平台总数为1307家,占平台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么高的命中率,股转系统怎么敢让他们进入新三板这片处女地!
2、破准入:拿到上市同意书,还要回去!
对成年人的股份转让是无情的:“对其他具有金融属性的在审企业,采取终止审查措施,待相关监管政策明确后重新申报;对已取得上市函的其他具有金融属性的企业,终止上市程序,已取得的上市函予以撤销,待相关监管政策明确后重新申报。”
只是时间问题,股转大人斩钉截铁的告诉你——那些不算,下次再来。恒通小贷、九鼎农贷、中和贾蓉等几十家处于反馈审核期的企业都在哭。
且不说前期给三方中介的费用和红包都浪费了,更重要的是企业和投资人的信心一落千丈。尤其对于终端的中小投资者来说,缺乏对政策和市场的整体把握,企业暂停上市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很大。据圈内朋友透露,监管政策出台不到一个月,一些即将上市的P2P和小贷已经被投资人强制兑付。如果企业内部现金流再次紧张,风险准备金不足,很容易导致挤兑,甚至无法继续经营。
3、封捷径:借壳上市,没门!
股转成人从根本上杜绝借壳行为:“申请上市的公司虽不属于其他具有金融属性的企业,但持有其他具有金融属性的企业20%以上(含20%)股份或为第一大股东的,暂不受理,已受理的终止审查;不属于其他金融属性企业的上市公司,不得将募集资金用于参股或控股其他金融属性企业。”
这是很清楚的。要上市的企业想顺便和其他金融企业一起飞,但是没有办法!连上市公司都不允许碰P2P等互联网金融公司,这显然是为了断他们的后门。反观市场,以P2P行业为例,新三板P2P行业所谓的一流企业,无一例外都是走后门上来的。
比如PPmoney借万惠金科,金蛋金融借软智慧科技,团贷网借影人,温商贷借瓷爵士,安信贷借嘉旺股份...要么持股,要么参股。总之,登上新三板的殿堂是不正当的。
此次监管的鼓点直接敲到了企业借壳的软肋上,基本拒绝了以往所有的借壳方式,可见监管层整顿市场的力度和决心。
4.强要求:不做市,不进入创新层。
要上市的P2P公司被各种方式“排挤”,上市公司并没有过上安稳的日子。股转成人明确要求,不允许其他金融属性的企业采用做市交易(已采用的除外),不允许进入创新层。
这样P2P企业只能停留在基础层面,采用协议交易的方式。监管层的出发点还是围绕新三板市场的安全性:一方面,做市交易比协议交易更具流动性,但对于资质较差的企业来说,较强的流动性会将风险转嫁给市场上更多的普通投资者,减少风险放大的机会。
另一方面,创新层处于试点阶段,受政策、制度、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尚不稳定。P2P等金融企业擅长资本运作。将其锁定在基础层,防止其趁乱吸金,阻碍新三板市场改革。
第二,业绩不佳,经营业态混乱,是监管的大隐忧!
1.年报成绩单让人大跌眼镜,P2P公司很难盈利。
很多P2P公司在宣传中喜欢用以下句式:本平台注册用户xxxxx万,月交易量xXX亿,成功促成xxxXX单笔贷款交易,资金委托xxx银行,平台信用度高,安全可靠。
几个重量级人物就能忽悠很多投资者。这些P2P公司真的有这么好的业绩吗?我们来看看新三板市场上已经曲线上市的P2P公司。
年报显示,金蛋金融的壳公司软智能科技营业收入586.66万,较去年同期减少215.05万,同比减少26.82%,净利润-330.73万,较去年同期减少464.63万;PPmoney的壳公司万汇金科净亏损397.3万元。合并资产剔除亏损,商誉减值,去年净利润只有25.64万元。团贷网的空壳公司虽然没有亏损,但营业收入只有1000万,净利润只有67.88万。这是“小而美”吗?;更糟糕的是,温商贷的壳公司瓷爵士至今未完成年报,直接停牌。
看这张成绩单,和平日里自我塑造的高个形象反差很大。这些都是上市公司,在阶段或细分领域已经遥遥领先于行业,在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合法合规性等方面都远远高于普通P2P公司。可忙起来,只剩下一点点盈利甚至全线亏损。这不是一两家企业的个别现象,而是整个行业都处于商业模式的混乱期。
面对这样的成绩单,股转大人没有勇气给P2P等互联网金融公司开门!
2,打着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幌子,忽略了模式的关键环节。
在P2P上市公司利润下滑的阴影下,另一方面,市场上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是创新还是借贷游戏的另一种玩法?
近日,某借贷宝被曝为“裸贷”,利用大学生裸照等隐私信息作为信用抵押。一旦贷款不能如期偿还,这些信息就会在网络等各种渠道曝光。这些P2P平台打着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幌子,招摇撞骗。笔者认为,利用互联网撮合借贷交易,只是增加了一个交易渠道,谈不上创新!
究其根本,无论是线上的P2P网贷平台,还是线下的小贷公司、保理公司,包括传统银行,涉及的重点都离不开资产端、运营端、用户端。资产端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商业模式的成败。然而,一些P2P平台为了快速吸引投资者的资金,在资产端并没有做深入的尽职调查和风险控制措施,甚至将这部分工作外包出去。
另外,很多P2P平台的定位不是金融信息中介,而是企图做“信息+信用”中介。如果还款方违约,平台会对投资人进行还款。听起来是个大人物,但偏偏他死在了第一笔大坏账上。
整个P2P行业模式不清晰,风控能力不足。如果此时进入资本市场,风险系数会成倍增加,危害程度不可控!
第三,被资本市场抛弃后,P2P的道路会更加艰难。
P2P公司为什么急于进入新三板?事实上,和大多数上市公司一样,P2P公司也想来资本市场拿回自己的钱。
目前P2P企业大多以自有资金运营,规模有限,缺乏进一步拓展市场的资金能力。进入新三板市场后,不仅可以增加融资,还可以高估值获得低成本的信贷资金。有了这笔钱,你可以轻松干掉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实现产业并购。而且那些前期参与企业投资的VC、PE也可以在二级市场溢价退出。
除了钱,P2P还需要资本市场为其信用背书。不要小看那一行小小的股票代码。有了它,老百姓会更加认可企业的金融产品。这一次,新三板半路杀出的P2P公司,立刻遭到部分投资者的深度质疑,甚至要求赔付。可见资本市场在大家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以上想法只能埋在心里。新三板大门紧闭,P2P企业不仅能赚钱,还能获得资本背书,这甚至会影响一级市场投资机构对P2P乃至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股权投资。这虽然可以淘汰一些无良企业,但也会对真正有风控体系、掌握金融大数据、第三方支付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产生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抑制行业的发展进度。
因此,需要尽快出台明确的监管方向和标准。
第四,寻求资本的破解,你可能还有机会!
看了作者以上的解读,P2P企业肯定更郁闷了。这场资本盛宴最终会过去吗?就在股转系统发布监管政策的第一周,新荣基发布公告,收购郑州万福小额贷款公司49%的股权。这是监管脸吗?还是这家公司糊涂了?
该股东表示,“不属于其他金融属性企业的上市公司,不得使用募集资金参股或控股其他金融属性企业”。笔者反复琢磨这句话,反过来是不是属于其他具有财务属性的企业可以钻空 sub。非募集资金可以参与吗?新荣基是一家主营担保和小贷的公司,性质上属于其他具有金融属性的企业,但公告中并未说明收购资金的来源,只是打了一个监管的擦边球。如果成功获批并进行工商变更,对拟上市的金融企业将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此外,笔者认为有几条路径值得借鉴:
非敏感资产分拆上市,再逐步装入P2P资产。红岭创投一直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进入a股市场。事实上,许多金融企业经营多种业务。如果能够将部分资产先拆解上市,可以有效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但要妥善处理关联企业的股权关系,避免踩监管红线。上市公司收购P2P企业。虽然对成年人的股票转让非常严格,但是新三板的正门和后门都是封闭的。但a股市场还是有机会的,上市公司可以参与收购P2P企业。如果P2P突然抱住a股的大腿,有什么融资和信用问题?不过,a股公司还是要谨慎。一旦他们收购了一家“滑头”的P2P或金融企业,对其市值的损害不可低估。开启海外上市之路。开阔眼界,海外资本市场还是有机会的。比如宜信旗下的宜人贷,成功在纽交所上市,目前市值7亿美元。虽然没有a股整体估值高,但也吸收了不少资本,为企业下一部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悉,金蛋金融已与天宇大通签署托管协议,搭建类似宜人贷的VIE架构,未来有海外上市的可能。结论:
股转系统严格的监管政策只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预警信号和拦截手段,后续还有一系列针对性的监管方案。浑水摸鱼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难逃此劫,迟早要还的!
但是不要害怕!有了实物,就会在大旗帜的监管下越飞越高,资本的大门永远为优秀的企业敞开。真正的新三板P2P第一股和互金第一股谁来花?我们一起期待!
本文由作者刘(微信号:lxh804155400)独家发布,经创业邦(微信号微信官方账号:ichuangyebang)授权。请注明作者信息及来源,违者必究。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p2p监管平台成立我们就放心了,监管p2p的有哪些部门":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872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