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中保协贴出公告,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银安盛人寿”)拟变更股东,获三位股东通过。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五矿”)将其持有的10%股权转让给子公司五矿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矿控股”)。
时代周报记者试图就股权变更和业务发展事宜联系工银安盛人寿,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回复。
五矿资本入市
事实上,权益变动早在去年11月就公布了该议案,但当时工银安盛人寿的三位股东正在对该议案进行审议,尚未完成表决。而且需要五矿资本股份有限公司(600390)的股东大会批准。SH,以下简称“五矿资本”),a股上市公司。
同时,五矿资本发布关联交易公告。按照市场法增值率为77.14%,五矿控股拟以15.81亿元的价格收购中国五矿持有的工银安盛人寿10%股权。其资金来源是五矿资本到五矿控股。
如今,工银安盛人寿10个月后再次宣布。内容上并无实质性区别,只是该议案已在程序上获得三位股东通过,并获得五矿资本股东大会批准,只需银监会审核即可。
时代周报记者致电五矿资本安全事务代表小斌,他表示:“这期间正好三会的组织和人员有所调整,与监管部门的沟通时间较长。交易计划还是按照去年的公告。”
五矿控股前身为五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由中国五矿全资控股,负责境内外资本市场的金融投资及相关资本运作。2010年,中国五矿利用该平台管理旗下全部金融业务,将其持有的五矿股权转让给中国五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矿”)。
2016年,中国五矿重新整合,五矿控股纳入上市公司,成为五矿资本的全资子公司。目前,五矿控股的业务范围涵盖信托、融资租赁、证券、期货、基金、商业银行等。
五矿资本在公告中指出,此次收购的目的是进一步整合集团内部的优质金融资产,丰富金融牌照业务,增强盈利能力,为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小斌在电话中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此举是为了推动五矿资本成为中国五矿内部金融企业的专业财务管理平台的目标。目前有银行、租赁、信托、证券等子公司。因为收购保险股权是小股东,是投资,意在长期股权投资,依托工行大股东的优势和资源,尽快做强做大,分享成长收益。
此外,根据中国五矿股权转让的资产评估报告,早在2017年8月,转让方案就已由五矿资本总经理办公会决议通过。根据方案,中国五矿之所以转让10%而不是全部12.5%,是因为2.5%是安盛集团要购买的期权标的,只交易剩余的10%股权,以避免未来2.5%股权期权的限制转让问题。
这意味着中国五矿未来可能会退出持股,安盛集团持股比例可能会增加2.5%-30%。
严重依赖关联交易
工银安盛人寿是一家中外合资银行,注册资本125.05亿元。2012年7月由工商银行、安盛中国和中国五矿合资设立,股权比例分别为60%、27.5%和12.5%。
工银安盛人寿前身为金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由法国安盛集团旗下安盛-中国公司和中国外贸融资租赁公司于1999年5月在上海成立,分别持股51%和49%,注册资本22.05亿元。此后,该合资企业经历了两次股权转让。2004年,中国外贸向中国五矿转让49%股权;2010年,安盛中国、中国五矿和中国工商银行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2012年完成股权转让,三方持股比例形成现在的局面。金盛保险更名为工银安盛人寿。
在工行的加持下,工银安盛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快速增长。2013年以来,保费收入长期位居外资合资寿险公司第一。
年报数据显示,工银安盛人寿净利润由2012年的亏损1.08亿元,转为2013年盈利2000万元,2014年增至7100万元。2015年,工银安盛人寿净利润飙升至4.5亿元,之后稳步增长,2016年实现净利润5.03亿元,2017年再次增至6.24亿元。
保费收入从2012年的47.51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02.87亿元,翻了一倍多,在外资合资寿险公司中排名第一。2014年小幅增至154.00亿元,2015年增至235.38亿元,2016年再次增至342.71亿元。但2017年工银安盛人寿保费收入增速放缓,实现保费收入396.51亿元。
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工银安盛人寿2018年二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1%,上半年净利润为3.31亿元,2017年上半年仅为2.68亿元;但保险业务收入为181.8亿元,较2017年上半年大幅下降42.28%。
其中,与工行的关联交易成为工银安盛人寿最重要的保费收入来源。年报显示,工银安盛人寿和工商银行2013年保险代理业务总规模保费达到89.5万元,占当年总保费收入的87%;2014年,这一收入为140.5亿元,占比91%;2015年增至206.19亿元,占比88%;2016年,这一数字飙升至319.31亿元,占比93%。时代周报记者根据2017年四个季度的关联交易不完全统计,该数据当年达到364.15亿元,占比92%。此外,工银安盛人寿还与另外两家股东存在小额关联交易。
工行成为控股股东后,工银安盛人寿开始不断增资。2012年、2013年、2014年、2017年进行了四次增资,注册资本从22.05亿元增加到125.05亿元。
此外,2018年工银安盛人寿管理层也发生变动,总裁一职在空空缺近9个月后终于尘埃落定。
2017年10月13日,工银安盛人寿宣布总裁离职。原行长张在任4年后,于2017年9月底不再担任工银安盛人寿行长职务。根据股东提议及相关监管规定,工银安盛人寿首先任命斯图尔特·爱德华·哈里森(Stuart EdwardHarrison)为公司临时负责人,任期三个月。
但直到2018年6月才确定最终人选。吴前程曾任工银安盛人寿总裁。在此之前,吴前程担任公司财务总监。
此外,2018年4月更换了董事长一职。原董事长孙20岁退休,由马健接任.一个月前,马健从工行总行调任工银安盛人寿党委书记。
来源:时代周报
(编辑:郭)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2020工银安盛人寿保费收入,工银安盛人寿是上市公司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873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